先进集体防疫事迹8篇

时间:2025-03-27 09:51:09 分类:作文大全

我们写的事迹材料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能夸大其词,为了写出感人的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从个人经历和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400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先进集体防疫事迹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8篇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1

紧急的疫情防控电话点亮了一间间屋子,一支由司法行政人组成的逆行队伍,从各方汇集至太白司法所。太白司法所4名工作人员化身志愿者,冲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其中年纪最长的赵孝龙毅然接受使命和任务,和年轻人一起积极驰援一线。“关键时刻,我们这支队伍要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太白司法所所长夏克宗冲锋在前。

众志成城,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展现。太白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投身于集中隔离点、g205国道收费站和g4211宁芜高速太白收费站等疫情防控点,承担重点区域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他们依然轮班坚守在g4211宁芜高速太白收费站查验点,他们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把每一项任务作为自己的职责,做好特殊时期的“逆行者”。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他们主动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全力做好人民调解等司法所工作。3月中旬以来,太白司法所指导和协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件,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稽查监控中心坚决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和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快速响应、扎实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一、责任在肩,冲锋在前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到处都有“稽查监控中心人”的身影,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了疫情防控战斗的重任,用敬业和奉献,诠释了稽查监控中心的责任和担当。

二、疫情期间加强辖区巡查

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稽查监控中心一中队全力以赴加强对重要路段及重要收费站、服务区的巡查,每日保障4人1车巡查4次以上,就疫情期间是否有人员聚集,司乘人员是否佩戴口罩作为重点巡查项目,并对收费站是否有防疫点,防疫点工作人员是否佩戴防疫用品,是否及时上报疫区车辆情况等进行检查,截止2月xx日共出动96车次xxx人次。

三、积极配合,保障防控物资及时发放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口罩、面罩、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品的不足,一中队积极配合公司防疫应急中心的调度和安排,协助运送和分发防控物品,截止目前共协助运送防疫物品1000余件,保障了各级防控物品的及时需求。

四、防控措施,以身作则

高速公路一线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只有自身“干净”了才能让过往司乘人员放心接触,才能保障同样奋战在一线的同事安全。一中队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按照规范要求佩戴口罩等防疫用品做好自身安全防控措施,不断学习疫情防护知识,及时的对办公区域和工作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并集中处理防疫物品以免二次污染。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稽查监控中心一中队将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青团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3

20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张颖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张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张颖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4

新一轮疫情当前,作为一支担负兰州市重离子医院集中治疗点消防安全工作的党员突击队队长梁队和队员们担当作为、尽职尽责,有效筑起抵御火情的严密防线,守护“生命方舟”万无一失。

在医院每天的巡查中,梁队带领队员们行走在每一个楼层、每一个角落。组织制定重点区域应急处置预案,利用无人机制作三维实景图,收集各项数据,为灭火救援预案的完善和辅助决策提供有力保障。针对现场实际情况,他假设灾情,救助演练、疏散逃生、病人救治等,等等,一整套程序衔接紧密、秩序井然。

为最大限度向工作人员普及消防知识,他携带大量的宣传标语、提示传单、疏散指示标识等。一边巡查安全隐患,一边张贴疏散指示标识、防火宣传海报,一边建立消防直联直报群,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开展消防知识培训,确保“小火会用灭火器,大火会用消火栓”,会报警、懂疏散。

一些通道上堆放有纸箱等杂物,影响人员通过,他迅速带领队员将杂物清理到安全地带,连一些床位间的医疗用品也都帮忙归置整齐,同时,他带领队员每日开展三次防火巡查,详细记录巡察情况,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清理,有效筑牢了消防安全屏障。在医院里“东奔西窜”,他的防护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他不分昼夜的消杀和隐患排查的身影成为大家眼中安全的“底牌”,防护服上一个个标有“甘肃消防”醒目字样的“红蓝标志”,成为了医院每名工作人员眼中最闪亮的星。医院保卫处负责人看着他笑着说:“看到你们来了,大家心里就有了底,真要是发生火灾,你们就是大家伙通往安全的指路明灯。”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5

37年间,山西静乐县双路乡卫生防疫员王元林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都马虎不得。

见到王元林那天,是6月30日。吕梁山东麓的双路乡迎来一场久违的细雨,静谧山乡透着阵阵凉意。

王元林正准备出门,张亮杰的孩子3岁了,该加强接种流脑疫苗了,半月前娃儿发烧不能注射,今儿得再去一趟。他小心翼翼地把疫苗和冰块从冰箱移入随身背的疫苗箱,边穿那件出门才穿的中山装边说,针眼上的是天大的事,件件马虎不得。

他要去的是15里外的兰家山,从河滩下去,再沿着陡坡爬上去。

61岁的王元林已经这样走了37年。37年中,他为全乡15个村的孩子接种疫苗,接种疫苗达20万人次,实现了规范接种、安全接种,100%完成国家强制免疫。其间,没发生一起基础免疫传染病,没发生一起接种纠纷。

王元林先后获得省级计划免疫先进个人、法定传染病报告先进个人、免疫规划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日前,山西省卫生厅授予他卫生防疫楷模荣誉称号。

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山西省静乐县是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在王元林童年记忆里,就有天花、脊髓灰质炎、流脑等疾病流行。他亲眼看到这些传染病夺去很多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初中毕业后,王元林选择了在县卫校读书。1973年毕业返乡后,他成了全县第一代乡村防疫员,那时候,因为知道怕,就更懂得自己身上的责任有多重!

起初,大山里的人不大明白,自家孩子没病,为啥要挨那一针,还吃那些红红绿绿的药丸丸?王元林只能一趟趟地找上门,一家家地做工作。兰家山村的赵桃娥是个聋哑人,家里3个孩子都到了接种疫苗的年龄。王元林几次上门,任凭怎么说、怎么比划都不行。好不容易请人帮忙用哑语把道理说清了,可赵家又拿不出钱来接种。王元林二话没说,自己垫钱给3个孩子打上了疫苗。

王元林每到一村,总要打听谁家快生孩子了,谁家刚生了孩子。一有新生儿的消息,他就立即上门,为孩子建起健康档案。春去秋来,看着王元林一趟趟地跑,听着王元林一回回地说,乡亲们明白了:这疫苗,谁打上,对谁好。

为了不漏掉一个孩子,王元林走遍山乡,风雨无阻。去年春节刚过,大雪纷飞,正好李天亮家的新生儿到了接种期。王元林背起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直奔10多里外的南黄苇村。两个多小时后,当满身是雪的王元林撩开李家土窑洞的门帘时,李天亮惊诧地说:这么大的雪你还来?王元林却答:这么大的事,我怎能不来?

一次出诊的路上,天忽降大雨。坡陡路滑,王元林左膝盖重重磕在石头上。他挣扎着爬起来,一瘸一拐坚持走到大山深处完成接种。他的左腿从此落下毛病,不能弯、蹲不下,天一凉就疼。跑山路最费的是鞋,王元林每年要穿坏老伴亲手做的七八双布鞋,布胶鞋一年也得两三双。他说:苦点累点不怕,就怕误了娃娃。

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那天,在张亮杰家,王元林仔细给孩子测过体温后,才给孩子接种了流脑a+c疫苗。张亮杰有些不好意思,打一针害你跑两趟,还下着雨!王元林认真地说:发烧是典型的接种禁忌,带病接种是害了娃。为了娃,多跑几个来回算个啥?

如今,双路乡的许多老乡都能说出接种疫苗的禁忌常识:感冒、发烧不能打;吃鸡蛋过敏不能打;糖丸必须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服下,水温千万不能高这都是王元林走家串户宣传的结果。

为保证疫苗安全有效,王元林常年养成两个习惯:不管多远的路,他从不在外过夜,以保证便携式疫苗箱维持正常的低温;一进家门,不管白天黑夜,首先要按一下房灯开关,看是否停电。一旦停电,他就立即将冰模板一个个挪到冰箱冷藏室,以确保疫苗质量。王元林说:一个细节把握不好,就会出大事。

王元林出门喜欢穿4个兜的中山装,兜里总装着几个64开大小的本子。在他家一个纸箱里,这样的小本本有几十个。小本本上详细记录着孩子的名字、所在村庄、父母姓名、出生年月日,曾经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还有每次疫苗的批号、日期、产地和生产日期。每个月,王元林都要根据小本本自行设计一张疫苗接种行程表,哪天去哪几个村、哪个村有几个孩子需要接种,都做了标注,一个都不漏。

王元林生活中,一切都围着疫苗转。一次,王元林高烧39摄氏度,人躺在床上,心里却想着10里外的砚湾村,那里有个孩子等着接种。接种疫苗有规程,不能错过周期,他给自己打了退烧针,就头顶烈日出门了。今年春节,狼儿沟村老赵带着1岁多的孙子回乡过年,正月初八就要返城。初七一大早,王元林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18里外的狼儿沟村。看到王元林冻得发僵,老赵心疼地说,晚打一针不要紧!王元林却说:接种晚了,惹上些病,我可就害了你们了!

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王元林生活的神家村,是双路乡政府所在地。这些年,村里盖新房、建小楼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还开回了小汽车,王元林的日子却过得紧巴巴的。住了20多年的两间老屋漏雨走风,老伴说,要翻修得四五万元,修不起呵!现在老两口借住在同村的二女儿家,家里除了公家配给的电冰箱和一个文件柜外,没什么值钱的家什。

在王元林心里,觉得最亏欠的就是自己老伴和两个女儿。王元林的工资起初只有26。5元,到上世纪80年代,涨到每月60多元,至今,他的工资也只有370元。30多年,王元林没给家里挣回什么家当,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家里的6亩责任田。因经济拮据,大女儿只上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二女儿初中没读完就外出打工去了。由于王元林常年奔走在山乡,家里的农活全靠老伴一个人操持。提到老伴,王元林有些哽咽:她懂得我,我感谢她!

王元林也有不少开心事。我管的辖区,我管的事,娃娃们没一个耽误,都健健康康的。还有许多事,也让王元林感到欣慰。前年,在外打工的女儿、女婿回村盖房。动工那天,没有打招呼,前村后邻的乡亲们都来了,大工、小工全都不要工钱;地里的农活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总有乡亲过来帮把手;走在山间,谁开车或骑车碰上了,都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捎他一程

想想这些温馨事,王元林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乡亲们待见咱,比啥都强!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xx路街道全体人员取消春节休假,逆行而上,冲锋在前,团结一致,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蔓延的防控任务中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和宣传等各项工作。在这期间,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典型事迹。

xx里社区就有一位美丽的社工,她与母亲同是社区工作者,现在都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家中一岁多的孩子只能留给爸爸一人照顾。1月29日下午,她接到大港某社区来电,反映居住在xx东里7号楼的xx女士x在大港区与武汉人有过密切接触史。得知消息后,她马上与xx女士取得联系,详细关心xx女士的身体及情绪现状,并帮助xx女士回忆在从大港回到居住地的过程中的轨迹以及接触的人,添加了xx女士微信劝其自我隔离,并进行24小时的监护。之后,该社工加班把该户情况及运动轨迹详细记录报有关部门,便于必要时通知相关接触者自行隔离。第二天刚上班,带齐防护装备后入户为xx女士送去温度计,并主动关心生活情况……这就是社区工作者,时刻冲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为大家舍小家,义无反顾,义不容辞!

xx花园社区副主任虽然已经52岁,但干工作的劲头丝毫不减。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将自己的小孙子送回到了姥姥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真正发挥了老同志的榜样示范作用。她在疫情防控排查过程中,得知一户居民近期从外地返津,马上联系该居民督促进行家居隔离,反复确定一家人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并每日电话询问身体情况。在疫情防控排查十分忙碌的期间,有一户居民反映楼下燃气热水器排气系统有问题,废气直接排到自己家中,该同志主动协调物业对排气系统进行检测,并利用中午休息时间,陪同派出所民警和物业一起协商解决,真正做到把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中。

xx小区父子两人从武汉返津后家中自行隔离,居委会主任排查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上报,并每天坚持询问父子二人身体情况,主动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和思想上的疏导。初五,天津人有包饺子的习俗,社区主任主动联系该户并按照其列出的清单,一大早连跑了两家超市进行采购,八点半之前就将居民所需的肉馅、韭菜饺子皮、冰糖桔、可口可乐送到了居民家门口,让隔离的群众不隔心,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疫情发生以来,xx社区党委书记坚持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每天拿着小喇叭辗转在社区7个自然小区中,看到居民就提醒一句加强个人防护,看见不戴口罩的居民就嘱咐带上口罩。1月30日上午,昔阳东里的独居奶奶找到居委会,说最近腰疼,儿女都不在身边,这个时期又不想麻烦邻居,想要社区工作人员给自己贴上膏药。书记没有一点犹豫和迟疑,给自己消毒后,细心地给奶奶贴上了膏药。奶奶能到社区贴药,就是对社区工作者的信任,而主动地帮助别人,更是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大年三十晚上,xx社区党委书记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时间,立即排查从武汉回津人员情况,一直坚持到晚十一点左右才完成了核查任务。大年初一,在5名网格员因特殊情况未到岗的情况下,书记带领在岗10名社区工作人员同心协力对居民逐一进行排查,加班加点,如期顺利完成排查工作。这个春节,社区党委书记几乎每一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度过。

xx社区党委书记和延长里社区党委书记从疫情发生开始,放弃休息时间,坚持加班加点,身体力行,亲自带头进行网格走访排查,挨家挨户发防疫知识宣传材料,带领工作人员高标准的完成辖区常住人口摸排工作,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虽然说,他们都是干的小事、平凡事,但在疫情防控战线上,点点光亮汇聚的光亮可以照亮黑暗,那点点光亮,便是全体工作人员的担当和奉献。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7

疫情期间,医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高负荷运转、安全风险隐患增加,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好这类企业消防安全?消防监管责任落到了每名消防监督员的肩上。在这群消防监督员中,有这样一名“拼命三郎”,他就是和田市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十一级干部李干部,他奔走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企业保障消防安全提供靠前服务和远程指导,为抗击疫情提供了一份保障。

疫情期间,和田市医疗防疫物资生产储备基地作为全地区七县一市防疫物资供应企业,各类医疗药剂用品的需求量激增,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隐患风险增加。平时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他,对于疫情防控更是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从接到任务后,他每日穿着防护服工作六七个小时,在控制室、生产车间、水泵房、员工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反复检查测试消防设施,指导企业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员工开展消防培训和逃生疏散演练,到处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工作从凌晨到深夜是每天的常态,家虽然就近在咫尺,但是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防火监督员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冲锋陷阵的先行者。自疫情发生以来,外出执法、消防宣传频次高、任务重,常常因为工作误了饭点,他的胃多次出现不适和疼痛,经常看到他捂着肚子,痛的皱眉头,但是他考虑到不能耽误队里的工作,在经过简单的治疗后便返回工作岗位,每天靠服用强效止痛药物来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繁重的工作任务让身体健康的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每天都要忍受胃痛的折磨,组织考虑到实际情况要求他暂时在家休养,他却婉拒了领导的好意坚定地说道:“疫情形势严峻,工作压力大,平时可以缓一缓,但这样的特殊时期,是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说啥也不能掉队,不能拖全大队的后腿,更不能给“火焰蓝”丢脸!请组织放心,我能够把工作干好!”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却笑着说,“当然累,但是一想到队伍的需要、家人的支持,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选择坚守与奉献的同志,在普通的岗位上点亮的平凡之光,我们才有信心,万众一心,战胜疫情,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在关键时刻以顽强毅力和自我牺牲换取了一方安宁,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消防救援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篇8

xx:共产党员,市执法局柳东分局雒容中队中队长。

在抗疫期间,他根据雒容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负责调度、调整雒容中队各项工作和人员职责分工,将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准确、快速的传达至每一名队员。他熟悉镇区内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雒容镇高岩村大容屯和小容屯被发现有接触过来自武汉人员的信息后,他和8名队员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对所涉村屯进行24小时封村管控。待14天隔离期满解封后,他又连续一个多月不休假,深入雒容镇每一个社区、街道,带领队员们挨家挨户排查人员信息,将外地返柳人员一一登记在案,同时向群众宣传防疫防卫知识,做到前沿精准筛查、群防群控战疫情。能够亲自参与抗击疫情战“疫”,他表示:“虽然不能和家人共度春节假期,但是能在这次战疫中为雒容镇全面打赢疫情攻坚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的荣幸。”

《先进集体防疫事迹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