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书的读后感7篇
读后感应该包含书籍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受,读后感的写作让我们有机会反思书中的道德和价值观,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感人的书的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1
?人的教育》为我们讲述了幼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福禄贝尔在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课程与教育目的问题上,福禄贝尔有一段话至今仍发人深思,他说:“幼儿时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确定,如幼儿绘画并不是为未来成为画家做准备,教幼儿音乐并非以将来成为音乐家为目的,这些活动仍然为发展幼儿时期多方面人性所需,如个体需食物来补充营养一般。我们要帮助儿童真正过着完美的儿童期,为达到这个目的,即使儿童的学校生活需要延后一年或两年来完成,还要比误导他们的人生目标要好一些。”
福禄培尔关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的“自动”发展的原则。
福禄培尔认为,这种“自动”发展是个体利用自我能动的力量,通过内部表现于外部和外部表现于内部的两个阶段实现的。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动”发展的教育原则,还在于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但福禄培尔并没有因此使儿童的发展绝对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福禄培尔研究了儿童的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幼儿期、少年期和学生期。在他看来,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我想,所谓教育,就是在孩子这张“白纸”上进行描绘。描绘的次数多了,这张白纸上的内容也就越丰富。随着内容的丰富,想要再次描绘,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方法和手段必须调整。这样,才能在画纸上,描绘出更为丰富多彩的画面。
在幼儿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在没有其他活动物体存在时,不能让幼儿独自呆在床上或摇篮里,这样不仅会使身体虚弱,也是产生心理上娇嫩和脆弱。幼儿的卧床从早期起不应过于柔软,也不能用羽毛的枕头。而饮食始终只能是养料,唯一的'目的是促进体力和智力活动,儿童的食物应该尽量简单,以能够维持儿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体力和智力上达到同样程度的发展为限。教幼儿站立和步行时,我们不应当使用拐杖和绳子。在幼儿的成长中,他会自己发现自己有走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学会这些技能。这些观点,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儿童过分的保护,并不能让他们最好的成长。适当的放手,让幼儿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生活,在困难中学会坚强。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展,又有利于他们心理的锻炼让他们成为独立、坚强、自信的人。
?人的教育》这本教育名著非常值得我们去读,这次我只对书中内容作大致得了解,也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今后我还将花更多的时间去仔细研读。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2
笑猫被杜真子妈妈赶出了家门,都是因为老老鼠,老老鼠把笑猫带到了夏官,让笑猫住在这里。笑猫把这里叫神秘山洞。
笑猫去杜真子的学校接杜真子,带到了现在属于自己的神秘山洞。
第二天,杜真子把马小跳带来了,马小跳给笑猫带了一些牛肉干和一些樱桃番茄。
过了几天,马小跳、张达、毛超、唐飞他们几个都来了神秘山洞,只有杜真子没来。马小跳发现有一个坏人在靠一只猴子赚钱,而且还用鞭子打猴子。他们开会要从的坏人手中把猴子抢回来。
他们自己设计方法抢猴子没成功,所以他们只好叫来杜真子,杜真子很灵巧,一下就从坏人手里把猴子抢回了神秘山洞。
他们把猴子带回了马小跳家,笑猫和猴子成了朋友。这只猴子很聪明,自从去了马小跳家就一心想变成人,还做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马小跳给它洗澡,它就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洗澡;它看见马小跳的爸爸带着眼镜看书,它也学着带着眼镜看它看不懂的书;它看见马小跳的妈妈在跑步机上跑步,它也学着在跑步机上跑步……
过了几天,马小跳他们把猴子送回了大山,但是猴子不愿意回去。他们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把猴子留在了大山里。猴子又像以前一样在大山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
我从这本书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勇敢的把猴子从坏人手里救了出来,虽然猴子很想过人的生活,但是它必须回到大山,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3
今天,我看了《笑猫日记》里的一本《想变成人的猴子》,我想:笑猫是怎样遇到猴子的'呢?看了我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杜真子的妈妈嫌笑猫太脏,怕会教坏杜真子,所以把笑猫赶出家门,结果笑猫在老老鼠的帮助下躲进了老老鼠的夏宫,在一天早晨,笑猫意外发现一个对对眼老头正在瞅着鞭子,让一只小猴给他挣钱。笑猫用它的叫声,提醒了马小跳和他的伙伴去抢救猴子,终于救了猴子,笑猫就是这样认识小猴的。
到了家以后,猴子老是学人的模样,爱说:“是不是这样就会变成人了呢?只有人才会这样”有一次猴子因为看见马小跳的爸爸马天笑炒饭,猴子也装模作样的学着炒饭,到了最后笑猫看见了说:“是不是这样就会变成人呢?只有人会炒饭。”笑猫常对京巴狗地包天说:“这只猴子想变成人已经想疯了,唉!真不知道他为什么想变成人,当动物不好吗?”地包天也常对笑猫说:“猫哥,那猴子是不是已经疯掉了?”笑猫头上时不时的出汗。
猴子第一最喜欢马小跳的朋友毛超,那是因为毛超的脸超像猴子,第二喜欢马小跳,第三喜欢杜真子,第四喜欢唐飞,第五喜欢张达。笑猫最喜欢马小跳,然后是杜真子,唐飞、毛超、张达。
最后,猴子被马天笑送回了山林。
在这篇课文我学到了,不能像猴子一样,欲望不能太大,要像笑猫一样冷静。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4
我读了一本书,它是《笑猫日记》里面的一本,名字叫《想变成人的猴子》。
小猴子的家本来在深山里,都怪它那一张嘴,让它离开了家乡。
笑猫把猴子带到了马小跳的家里,马小跳的.生活让猴子羡慕不已,所以猴子一心想变成人,过人的生活。
每天,无论马小跳一家干什么,猴子都要跟着学一学,比如:洗澡、在跑步机上跑步……有一次,猴子在看书,笑猫问它认识书上的字不认识,它说不认识,笑猫又说:“不认识字,怎么看书?”“不看书怎么变成人呢?”猴子说。笑猫被猴子的执著感动了,不再笑话它。
你们说,猴子是不是特别想变成人?我想,猴子应该回到它的家乡。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5
刚开学时经同事介绍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有关这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我早在几年前就学习了许多,今晚再一看,感觉也没什么可读之处,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读。因为我认为只要是书,它都有读的价值,既借之,则读之。
当我读到这位教育家的生平时,从中读到了一句很值得我去读并且也很让我佩服的一句话,不是福禄培尔说的,而是他的同事巴普罗说的,这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不重视和不着手家庭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便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我反复地把这句话读了几遍,的确让我振奋。因为谈到家庭教育使我想起当前学生家长(这里指学生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挣钱,把孩子都丢在家里让爷爷,奶奶照顾。虽然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却也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总是只顾挣钱。他们这些做家长的哪里知道孩子们在他们面前和在爷爷奶奶面前的影响和表现完全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认为,有些学生的.不良习惯,甚至学坏行为直接与家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说不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缺少了正确的和不可缺少的基础。只有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巴普罗也有一句话证实了父母的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他的这句话具有片面性,他是这样认为的:“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居首要地位,因为儿童早期的教育的重要性高于一切。”他在这句话中只讲了培养精明能干的母亲的必要性在儿童教育中居首要地位。我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同等的重要的。如果作为一个父亲在孩子的眼中不能与母亲同等重要,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是一个健康的家庭。不单是母亲要精明能干,父亲也应如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既使是好孩子也会养成不良习惯甚至于学坏的。我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们学校六年级有一个男生名叫××,在上几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好的,然而这两年由于父母离婚,双方又都再娶再嫁,都不问孩子的事,把一个孩子丢在亲戚家。这孩子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熏陶”,已经染上了一些恶习。父母不在跟前,作为亲戚好象又不好管教太严,倒至这孩子经常逃学,即使来到学校上课也不认真学习,不是上课捣乱就是找同学打架,学习成绩可想而知了。他的班主任对他无招可用,因为他现在已经是“刀枪不入”了,这难道不与他的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因此,我认为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我们学校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人,成材。否则,就是一种缺陷的、不完整的教育。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6
这几天我在读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之一的《想变成人的猴子》一书,这本书深深地感动了我。
一天,猫被杜真子的妈妈赶出家门,这猫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吃老鼠。二是会笑,能听懂人说话。他和一只叫老老鼠的老鼠成了好朋友,老老鼠把夏宫让给他住。有一天它看到有一位对对眼老头在虐待一只猴子,就和马小跳一起拯救猴子,终于正义战胜了邪恶,猴子被接到了马小跳的'家里,猴子觉得人的生活很舒服就一直想变成人,给马小跳家里带来了不少麻烦,但猴子却浑然不知,马小跳的爸爸用尽千方百计的方法才将猴子送回大自然。
这本书深深地吸引我,尤其是对对眼老头虐待猴子那一段使我非常气愤,记忆犹新。因此我联想到了在我们身边,也有这种虐待动物的现象,如菜场里卖青蛙,卖蛇,更有偷猎者捕杀各类珍惜动物,让我们的动物朋友濒临灭绝。可这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想要生存下去就要保持生态平衡,而良好的食物链,就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而马小跳他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救了猴子之后,克服了他们对猴子的难舍难分的情感,毅然决然的把猴子送回了大自然。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为保护动物做出努力吧,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
感人的书的读后感篇7
在大气不敢出地看了一半之时就想好一些溢美之词后,准备上记录一下,却发现导演是大卫?林奇,好。虽然知道无论批评或是赞美皆是出言不逊,依然决定为自己写一篇影评。
林奇导演的《穆赫兰道》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而本部《象人》同样是有千钩万爪把我的心抓住。影片开始不久的象人面部特写只为突出一个惨字,随着情节发展,这个象人被接到一个相对文明的环境当中生活,周围与其接触的人被打上了三个标签“好人”(主治医生夫妇,加文太太)、“坏人”(煤炉工)、以及主治医生努力让象人融入的当时英国社会的一些体面文明的或许本性善良的人们(院长、护士、公主等)。为了戏剧性,这些人的安排是要入俗套的——坏人没有好结果,人心总是向善的,象人毫无疑问在最后会被所有人接受,起码在表面上。我肯原谅林奇。虽然要我说,那些坏人一旦不出现,此片一定伟大。
剧情虽可被预测,影片艺术性的构成的另一方面——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要鼓掌的。象人初来咋到医院时,每个人都处于惊奇状态,理直气壮地允许自己在表面上抵触这位丑陋至极甚至不堪被称为人类的新朋友的到来。医生努力得近乎毫无道理,做起了一个善良人类的榜样,对象人照顾得百般周到。于是虚荣心开始控制每一个人,一出出好戏上演。护士们牟足了劲正视那张丑脸,太过想掩饰负面情绪反而导致眼神僵硬得挪不开了,哈。而我最要叫好的是英国舞台剧院头牌加文太太的探访。作为一个演出为业的漂亮女人,除了眼神同样不自然外,她把这场探视处理得落落大方,甚至有亲吻象人之大勇,这也为结尾埋下伏笔。
而象人的感受——当然啦,这样无耻的问题是有人会问,因为这是他们所作所为所求的——自然是感激涕零,恨无以回报。至此,善良人民银行正式开业,承接各类道德感,正义感服务。行长是主治医生(他经营了这一切),而出纳正是象人自己:您给我关注,我就回馈给您无限的良好感觉。是不是一切都很美好呢,要不要干脆来个大结局呢。有些人要失望了,这是林奇的电影。除了象人以外,有两个人并未获得幸福感。主治医生思考,痛苦,流泪。思考就很好,无关善恶,无关现实。他能认清现实,可惜未能看到事情的本质,所以痛苦,现实谁也无法改变。还有一个人,就是总管象人起居的护士长(哎呀忘了名字)。说她未获得幸福感有些不公平,她至始至终是幸福的,只是来源与其他人不同。象人刚到时她和主治医生有一段对话非常重要,大致意思是你什么也不能为他做到,他不属于这里。话是智慧的,只可惜护士长是为了维护自尊一时吵架说出来的。这也体现了她最终关心的只有自己,而对于和象人的关系也只有护士和病人的关系。护士长是我整部片子里最钦佩且羡慕的人。钦佩她看得清楚,羡慕她丝毫不为此感到痛苦。生活于此类人是简单的。
为什么主治医生什么也不能为象人做?因为出发点就是错的。造成他即使化成灰也难以改变痛楚的岂止是先天残疾?长得像个动物是个伤口,那个盐罐谁看到了?有良心的人,看到了,是环境。是最大坏人标签的马戏团长给他住的烂屋铁栏,是英国社会每个人的眼神,是这个世界(世界从未改变,影片结尾提到)。以为靠人类善良的本能能够改变什么吗,凌驾于这个世界的是命运。我一直认为,善无善报才是善,恶无恶报才叫恶。主治医生凭本能发出的一点善全为自己带来的极高的收益,善报简直终生受用,这能称得上善吗?命运调皮作了恶,捏造出象人这样违反伦常的怪兽,这是大恶。象人被掳后在侏儒和高个人的帮助下最终逃离了马戏团长,可以称为善良战胜了邪恶吗?侏儒大哥在送象人上船时说了一句本片最具智慧的话,我当时就截图了:“祝你好运吧——运气,谁比你更需要运气?”
——谁也打不败命运,除了命运自己。林奇此刻尼采再生。
作为尾声,象人再次回到文明社会被带看了音乐剧,我心里一紧。之前甚至一个和陌生人的会面都令他不知所措,悲伤却自己误认为是幸福,真苦啊。不出所料,大名鼎鼎的加文太太热情高涨,表示本人这次演出要献给残疾人——吾友——象人,请象人先生起立与大家打招呼!这个贪得无厌的资本家(全场乐意为她出资)狠狠对善良人民银行出纳敲了一笔,光辉的形象到达无与伦比的高度。善良人民银行有投资皆有汇报,全场鼓掌脱帽,沸腾一片。ladys and gentlemen都像音乐剧中的天使一般飘飘然升入了道德仙境。到了这里,全剧算完。
文明世界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