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6篇
通过阅读书籍,我们能够拓展思维的边界,从而写出有意义的读后感,我们通过阅读,不仅获取知识,还获得了读后感,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1
忠诚与背叛,是两个对立的词,忠诚(正确的事)会被人歌颂,背叛(正确的事)会被人唾骂。不只现在是这样,在革命期间也是这样。
在重庆革命期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许云峰、江雪琴、余新江……,也出现了很多阴险狡诈的反动派的人:徐鹏飞、甫志高、陆清……,《红岩》这本书是写这些共产党人被捕,然后到反击、越狱的革命斗争的全过程。
也许你会问,共产党人应该是十分谨慎的呀,怎么会被捕呢?是他们的叛徒甫志高泄密的。咦,上文不是说甫志高是反动派人物吗,怎么又变成叛徒了?其实,甫志高曾经是地下党沙磁区委委员,管经济的。那为什么他会叛变呢?是什么东西使他叛变?
私人感情。从何说起呢?首先是让他的.一个同志陈松林去重庆大学活动(这不属于他的工作范围内),接着想把书店扩大(书店是党的备用联络站,他在里面工作),招收新的店员,进一些有激进性的读物。这是什么行为!要知道,在那时,特务横行,主要是抓共产党人和这样的人。而他却有这样一种想法:“要在革命斗争中露出头角,而不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可能发展自己”!他还想着要“混个司令员”!个人主义太重了,共产党员李敬原就说他是“利令智昏”。这样还当什么共产党员呢!他还说“党还给我了什么好处”!像他那种人一点也不为党和人民做点贡献的人,必定要退出党;只为自己的生命、权利、地位做事而害于其他人的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不可原谅!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2
暑假如约而来,快乐不期而至。但待在家里久了,终归无聊至极,幸好有书与我为伴。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一本红色经典系列丛书《闪闪的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我这次出去时间很长,你要是想我了,就看看这颗‘红五星’。看见它,就和看见我一样!”1934年,冬子才七岁,他的父亲随红军出去打日本鬼子,妈妈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不幸被白狗子胡汉三发现,为了掩护另一名同志被抓住了。胡汉三在她身上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情报,就残忍的把冬子妈妈绑在树上活活烧死了。
冬子在妈妈牺牲以后跟着游击队一起进了老山,在队员叔叔的照顾下,大爹的呵护下,冬子一天天的长大了……13岁时去米店当学徒,再一次遇上了杀母仇人胡汉三。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冬子心里一直没忘记要报仇,放了一把火打算烧死胡汉三,可惜最终米店老板救出了胡汉三。
冬子这时不敢留下来,他摸了摸缝在衣角里的“红五星”,突然想到一个去处:延安!“我爹是跟着__在延安嘛!对,我上延安找我爹去。可是延安又在什么地方呢?他问自已。
冬子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大部队。在战斗中成长,在党旗下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他说:妈妈所爱的,我爱;她所恨的,我恨;她所引以为荣的,我也引以为荣;她勇于牺牲的,我也敢于牺牲!我立志要做妈妈那样的勇敢的、高尚的人。9年以后他随部队回到了家乡,在回村看望老乡时终于抓住了胡汉三。这个与人民为敌、恶贯满盈的胡汉三最终在公审大会上被执行枪决。
读完整本书, 我感慨万千,如今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但无论走多远,不忘来时路。对带给我们美好生活的先烈英雄们,我们应该永怀感恩之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像冬子妈妈一样,要有颗见义勇为、勇于牺牲的心;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冬子一样,时刻不忘我们肩负的重任,要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冬子就是我们心中那颗“闪闪的红星”。同学们让我们争做新时代的榜样少年,让红色薪火永相传。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3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经典红色名著《闪闪的红星》。我一口气看了三遍,《闪闪的红星》的主人公是一个红军战士的孩子——潘冬子。
潘冬子的父母都是红军,爸爸潘行义在修竹哥的指引下,随军北上抗日。可是,他的妈妈被白狗子胡汉三残忍地杀害,在斗争中光荣牺牲了。潘冬子在红军北上抗日期间历经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潘冬子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我特别钦佩潘冬子,他机智勇敢、不怕艰难困苦,最终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他曾一把火烧掉了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白狗子胡汉三;他曾帮助老百姓从坏人手里夺得粮食,使穷苦人民得到温饱。我也特别敬佩潘冬子的妈妈,不管敌人怎么威逼利诱,她都顽强反抗,忠于党,忠于人民。在她入党的第一天,被白狗子胡汉三吊在村里的大树上,放火活活烧死了。她的壮举真令我感到很震撼,心中觉得很痛惜!
读完《闪闪的红星》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要向潘冬子学习,学习他的机智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今年是党的__年诞辰,红星闪闪指方向,红星闪闪放光彩,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不经乱战,不缺衣食。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把握好每一天,争取早日报效祖国。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4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每当飘起这振奋人心的旋律,我就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我早就在电视上看过。小主人公潘冬子的光辉形象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可是,我总感觉余犹未尽。今年暑假,爸爸从新华书店给我买了这本《闪闪的红星》故事书,希望我在暑期里好好地把它读一读。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不一会儿便陶醉在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中。潘冬子的机智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冬子爸爸临出发前送给他的那颗红五星像北斗星一样,指引着他认清前进方向,走上革命道路;又像一把火炬,照耀着他在革命的征程中勇往直前,茁壮成长。
想想潘冬子,自己和他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但还是感觉不尽如人意,总嫌玩的太少,学的太多;得到的太少,付出的太多;稍微碰到一点小困难,就立马向爸爸妈妈求助。看了潘冬子的故事,他的冷静处事和感恩待人的品格着实影响了我。我暗下决心:一定向潘冬子学习,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于是在暑假里,每天的暑假作业不再等爸爸妈妈督促,我就能按时保量地完成,除非遇到太难的问题才向爸爸妈妈请教。看着爸爸妈妈每天为了我辛勤忙碌的身影,我开始力所能及地帮家里做一些家务。我既得到了锻炼,又减轻了爸妈的负担。对于我的进步,爸爸妈妈是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直到有一天,爸爸抚摸着我的头,欣慰地说:我家李天一可真是长大了,懂事了啊!我冲爸爸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又一次荡漾起那熟悉的旋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5
中国有句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成语形象地说明了人民的力量有多强大。读了《闪闪的红星》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讲述了小孩子潘震山找红军的过程。他的爸爸外出打仗,妈妈为了掩护战友而牺牲,小潘震山就跟着红军,先是住在宋伯伯家,后来他去找游击队,最终在战火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随军作战,为人民做贡献。
这一路上可真不容易啊!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在老家柳溪,有土豪胡汉三;在茂岗,有囤积居奇的沈老板和凶狠的孙局长;甚至一座小城里,都有黄胖子这样的恶霸。他们有保安团、中央军当靠山,在各地为非作歹。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没有被打败呢?因为我们有共产党、有永不言败的人民!虽然到处都是欺人的恶霸,但到处都有与恶霸斗争的人民。一路上,潘震山遇见了好心的宋伯伯、善良的刘庆来、热心的姚姨夫一家等,这些人民和潘震山一样,都是一根藤的瓜,心连着心,肉连着肉,到哪儿都有亲人,到哪儿都不怕!
潘震山自已也不断地与黑恶势力做斗争:咬胡汉三的手,不愿听沈老板的使唤,有泥打黄胖子,体现了他对恶霸的痛恨,对战争胜利的信心。的确,只有推翻剥削阶级,掌握自己的政权,才能当家做主,过上好日子!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来到了__年,我坐在安静的书桌前,读了《闪闪的红星》,明白了人民创造了历史,就是有了千千万万人民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老师常说我们是21世纪的接班人,新的未来等着我们去创造。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闪闪红星”的大无畏精神,每个人都要用百倍的努力,学知识、创科技,长大建设自己的祖国,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经典红色名著读后感篇6
假期中我读了在烈火中永生--《红岩》,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
书中的主人公江姐.许云峰为了党,为了人民勇于献身,是人民的好榜样。而那些叛徒,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供出了党员工作者,很可耻,最后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报应。革命先烈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而叛徒会永远被人们憎恨。回头想一想,其实那些先烈的身边到处都是党员工作者,只要随便说一个,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但他们宁可死,也不说出来,更值得赞扬。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战争年代,很多人都忙着党内的秘密工作,还有许多人在接受着严刑拷打,也有些人担心着哪一天国民党军队找上门来。大街上人来人往,江姐准备和她的“弟弟”进城,看到城楼上铁笼子里鲜血淋淋的人头,江姐一眼望见了她丈夫的名单,决定不进城了。她心里没有报怨,更多的是仇恨。但最后,她和许云峰还是被叛徒出卖了。报社总编背负着严刑拷打,敌人让他写自白书,许云峰提醒了他,他兴奋地写下了“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而之后,许云峰被锁在地道,江姐被关在监狱里。她们发现小萝卜头所说的那个“疯子”是装出来的,可以与外界取得沟通,原来“疯子”是市委书记。江姐和监狱里的人一起缝了一面五星红旗,等待着共产党帮助他们成功越狱。但没等到共产党来,江姐把孩子给了大姐,就和许云峰走到了刑场。看到这里我肃然起敬,一股大义凛然的气息围绕心头。
现在我们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遇到困难也要勇敢面对,学习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精神,牢记他们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