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读后感优秀7篇

时间:2024-04-26 16:51:08 分类:作文大全

读后感是读者对书籍中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思考和反思,经常写读后感,帮助我们提升情感表达和文字表达的能力,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国学经典》读后感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国学经典》读后感优秀7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1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合上书,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我。

故事主要讲的是君主周幽王整天吃喝玩乐,掠夺美女,根本无心管理朝政。大臣将漂亮姑娘褒姒献给了周幽王,可褒姒整天闷闷不乐,从没露出一丝笑容。幽王无论如何也不能博得褒姒的一笑,这时,有个叫虢石父的马屁鬼,出了个馊主意:让幽王把娘娘带上骊山玩几天,到晚上把烽火点起来,让诸侯都来相救。果然,到了晚上,诸侯们看到烽火突起,火速赶来。可大家赶到镐京,才知道这只是一场游戏。褒姒见大家乱哄哄地白忙了一场,果然觉得有趣笑了一笑。不久,西方的犬戎真的入侵镐京。幽王赶紧派人点燃烽火向四方诸侯求救,但这次大家以为这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都不相信。于是,犬戎大队人马抢走美女和许多金银珠宝,才退兵回去。结果损失惨重,幽王也被杀死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不禁为幽王深深叹了一口气。我突然想起了《狼来了》这个故事,那个放羊的孩子不也像周幽王一样先是撒谎说危险来了,惹得边上的人们都带着道具前来相救,最后才发现白来一场。到危险真正来临时,人们也就不相信他了,最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甚至还赔上了性命。

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撒谎了,那么你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也失去了生命中最基本的物质——诚信。如果你想讲诚信丢失,只需随便撒个谎,这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当你后悔时,试图挽回这一切时,就成了十分困难的事。丢失之时,转眼间就能做到。挽回之时,却要花个十年八年时间来获得它。如果丢失了诚信,在生活做许多事都不能如愿以偿。你到邻家小店去买东西,别人不会赊账给你。你到别人家做客,别人会时时提防着你。你走在街上时,别人指指点点议论你。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的立身之本。让诚信之花处处开放,世界变得更美好!

国学经典书籍读后感这段时间,我们把《论语》这本书学完了。还记得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非常的.精致,上面还写着非常大气的两个字——论语。刚翻开书页,就看到了人物介绍。这本书的作者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业,被中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俗话说: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著名的弟子有:颜回,曾子,子路,子贡,管仲……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至理名言是我国古代名言之一。全书语言精练,意义深刻,有许多言论被人视为至理名言。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起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这句话的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有缺点的话,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我有没有这样的情况,许果有的话就立刻改正。

?论语》是孔子智慧的精华,书中讲到的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一生去慢慢体会。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2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个高尚的人交谈。这次的作文课上,我们赏读了《论语》这本书,我从中获得许多感悟。

以前,我总是认为古人的经典文章很深奥,读不懂。而读这本书时,我就像坐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对面交谈,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断地通过反省,我们才会及时发现错误,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个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爱的水晶星星瓶,却撒谎说是小猫弄翻的。现在想来,我感觉自己是个多么不诚实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表姐,并向她道个歉。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不断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该不断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拜他们为师。当然,看到有缺点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如果有就需及时改正。比如我们班的陈雨萌同学有很多长处,如唱歌,舞蹈,钢琴,书法等,我应该多多向她学习,让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们班的梅子珊同学有害羞的缺点,我恰好也有这个缺点,所以我要改正,让自己变得胆大、自信,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

?论语》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里面的经典句段,给我带来了真理无数,时时读来,获益匪浅!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3

寒假里,我的'书柜多了一位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到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写作”之用的。

回到家,我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朗读《三字经》一口气竟读完了整本书。读完后,我感到知识丰富了许多。并从中找到我最记忆犹新的两句话:“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和“融四岁能让梨第于长宣先知”读完这两句话,我深有感触和惭愧,黄香九岁时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替父母暖被窝;孔融四岁时就知道礼让同辈,让大的梨子给哥哥弟弟吃,自己却吃小的梨子。

读完黄香和孔融的故事后,自己感到十分惭愧,比我小的孩子都能做到,而我为什么没有做到呢?回想起来真后悔,今后我要像这些优秀的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克服困难和孝敬亲人的精神,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来回报父母。

?三字经》不但是一本书,还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的宝藏,是用不退色的经典……它浓缩了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言吸引着大家。快和我一起读这本好书吧!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4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所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策而成。具体列举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村仁修订改版,并改名为《弟子规》,它自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防邪存诚、养成忠孝家乡的最佳读物

?我们刚刚学完两篇,虽然这两篇不足二百字,但却教授和教育了我很多事物。比如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信用。其中还讲了对待父母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讲的意思是:父母有事叫你,应赶快答应去做,不要拖拉懒散,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如果我们如实的做到了《弟子规》中的“美”与“德”,那么我们这个社会会非常的和平,充满着礼貌与爱;如果做到了,这个社会,甚至这个世界将不会有战争,不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5

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了我期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了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国学,是我的最爱。

此刻,我已经跨入了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贤为友;国学能让我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

?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孔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而《大学》教导我们要格物致和……

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我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资料,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教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异常深刻,因为自我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我对《弟子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自我,脑子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了!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忽然听到奶奶叫我:“吃饭了彤彤!”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奶奶说:“明白了,一会就来。”之后又埋头看电视,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来吃饭,这是多么不应当啊!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国学又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学习国学,让我们领悟其中的精髓,并学以致用。

记得《论语》中有一句话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就在几天前的一个傍晚,我写完作业在院子里玩。这时,邮递员送来了我们家订的报纸,我拿起报纸跑回家,开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则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体资料这样的:一对母子在逛商场出来的时候,母亲很不经意的把一个矿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亲说:“妈妈你把那个瓶子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吧!”妈妈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扔小瓶子没事的。”而那个孩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跑过去,捡起瓶子扔进了一个离那里很远的垃圾箱里。读完这篇文章,我合上报纸,思绪万千:“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一个大人却没有。”“五城连创,人人有责”你看,我们的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一天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坚持城市清洁。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她们的劳动,另一方面,城市的卫生也要我们所有人都来坚持。我们都应当有文中孩子那样的思想品德,要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做起,贵在坚持。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黄香九岁里的冬天,每一天晚上都用自我弱小的身体替父亲把那冰凉的被褥温暖过来之后,自我才去睡觉。而我们这些新世纪的“小皇帝”们,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总是想让别人替自我做,而自我不想动手,更不用说去帮忙别人了。学习了黄香温席以后,我们要改变自我的做法,做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关心体贴别人,多给别人一点爱,因为爱是信任,爱是承担,爱是分享,爱是荣耀。

学习国学,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处事,懂得了感恩,我爱国学,更爱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读后感篇7

?三字经》是大家都熟悉的一本书,这本书,虽然字数不多,但它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为了能使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一次,孟子逃学,孟母为了教育孟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之前所付出的所有努力全部都是徒劳,便剪断了正在织着的一匹布,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织出一匹布要用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啊。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就是不断地努力,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行。“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贪玩,不好好学习,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小的时候,是应该学习吸纳各种知识的时候,这样才能为以后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等到年龄大的时候,还是对任何事情都一无所知,那就真的是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变成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了。

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青的时候不付出努力,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只有年幼时的汗水,才能换来以后丰收的果实。“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亲,他怕父亲晚上睡觉的时候冷,于是,每天都在父亲上床睡觉之前先钻进父亲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被子暖热,然后再让父亲睡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孝为先的民族,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能做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那长大以后,他必定也是一个善良的,有所作为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东汉人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年长的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三字经》中告诉我们全部都是做人的道理,我们不仅要看懂,琢磨会,还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书中的道理体会人生。

《《国学经典》读后感优秀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