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树的教案参考8篇
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教案的制定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便在课堂上更有效地传递知识,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社会树的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游戏中有许多规则需要大家一起来遵守,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2、能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制定新规则,体验遵守规则给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装有小药瓶的可乐瓶、ppt、各种乐器人手一件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今天,姚老师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帮我。
师出示装有小药瓶的可乐瓶
师:你们看,我把装有糖果的许愿瓶不小心掉进了可乐瓶里,谁愿意帮我把它们拉出来?(师请五位小朋友一起拉)
师:行吗?为什么不行?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刚刚拉的小朋友回答)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吗?
第二次请孩子们尝试
小结:孩子们,你们看,大家一起将东西取出时,还是需要一些小规则的,不然我们就不会成功。
(二)出示乐器
师:今天呢,姚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的乐器,一起来看一下,认识它们吗?(师带领幼儿逐一认识乐器)
一会呢,就请你们去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乐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发出声音好吗?
师:先来听一下是什么样的音乐?这首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三)自由演奏
孩子取乐器,并跟着音乐自由演奏
师:好了,孩子们,音乐结束了,请你们把乐器送回去吧!刚刚自由自在玩乐器的感觉怎么样?(很开心、…..
那么,在你们自由自在玩乐器的同时,你们觉得发出来的声音好听吗?(师播放刚刚孩子们演奏的声音)
为什么不好听?(太乱了,没有节奏,没有前奏)那么,怎样才能玩的开心,又让音乐听上去比较美妙呢?接下来,姚老师就来制定一个小规定,这个小规定就是要求小朋友按着节奏来拍打乐器。
(四)按节奏演奏
教师出示节奏图
师:认识它们吗?红色的一句要拍几下?
师带领幼儿先用手拍打节奏。
请小朋友再看,这里的乐器摆放的怎么样?(很乱)那应该怎样摆放呢?
师:前面的小圆点表示歌曲的前奏,前奏的时候,乐器能不能发出声音?
幼儿取乐器,合着音乐演奏
师:这次的声音好听吗?(师播放幼儿演奏的声音)
放乐器
小结:所以,孩子们你们看,这么多人一起玩游戏一起玩音乐,还是需要一些小规定的,因为有了这些规定我们才能做好,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那么,按着节奏来打击乐器只是我们今天这个活动中的一个小小规定。其实,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比如说,当我们在玩区域游戏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呢?(幼儿说)再比如说过马路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规定呢?
师:没错,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遵守的,那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呢?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播放视屏)
师:你们看,遵守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很重要啊,如果不遵守的话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遵守规则,它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有时也会带来快乐,让我们一起来争做规则小标兵吧!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同题异构社会活动“遵守规则,我最棒!”。整个活动的流程比较顺畅,在教学具方面也准备的比较充分。但在整个执教的过程中,应该把整堂课的重难点放在为什么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的好处是什么等上。而我把中心放在了让孩子们如何打准节奏上,感觉规则的重心抓的不稳。另外,在乐器的摆放上也存在着隐形规则,在让孩子送乐器的时候,可以做个标记让孩子进行取放。
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观看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拍摄的是孩子们的一日生活,很贴近孩子们,让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规则的理解。但在看视频之前,老师没有提出观看视频的要求,所以导致最后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看、讲中,感受故事情节的风趣型,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了解超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贴绒教具、情境表演(狮子召开森林大会,猪哥哥、兔姐姐、猫妈妈突出自己不快乐事情的一段内容)。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活动难点: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中的对话部分。
活动过程:
1、引疑激趣:“最近,森林里的小动物遇到了一些麻烦事,猜猜是什么事情?”
2、情境表演(故事的'前半部分)
(1)理解情境表演的内容:你看到了什么?猪哥哥、兔姐姐、猫妈妈遇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
(2)幼儿讨论:小动物买东西真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它们?
3、倾听、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金毛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大家喜欢亮亮大超市吗?为什么?
4、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教师鼓励幼儿参与表演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5、假设想象:假如你是超市里的经理,你会开一家怎样的超市。
延伸活动:
将幼儿进行分组:
1、幼儿自主进行阅读活动,阅读幼儿用书(亮亮大超市),要求幼儿学将故事。
2、提供一些表演用的道具,指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故事的表演。要求幼儿能说出故事中的对话部分。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参观超市,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2、 掌握在超市购物时应遵守的文明规则。
3、 能遵守外出参观的安全礼仪。
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与超市联系,争取参观活动能够得到超市的支持。家长给幼儿带2到5元钱。
活动过程
一、参观、购物前文明礼仪教育。
——师:今天,我们要去超市参观购物,请大家说说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在参观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超市是公共场所,是购物的地方,不能乱动货架上的东西;看到想要的东西要问一问多少钱,看看自己的.钱是否可以买到,要有计划地选取物品。
二、参观超市。(幼儿在教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分成若干小组参观超市,教师随时解答幼儿的提问)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货物的摆放,有什么规律。
——幼儿观察了解超市工作人员的工作。教师巡回观察,提醒幼儿不打扰别人购物,不乱动东西。
——引导观察超市收款的过程,比较和在商店购物时有什么不同,了解超市购物的流程。
——教师引导幼儿选择商品,然后拿着商品到收银台交费。
三、参观、购物后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介绍超市的特点和超市购物的流程。
2、鼓励互相分享讨论: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你在超市参观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教师小结:参观超市的过程,归纳超市的特点以及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帮助幼儿了解超市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超市购物了。
活动应变
1、外出参观对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是非常有效的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提供帮助,提前通知家长,请家长给幼儿准备零钱。
2、为了避免人过于集中,可以分组参观,如每组观察不同区域的货物、工作人员、购物流程等。
活动延伸
活动后可以开展角色游戏:娃娃超市。
区角活动
角色区:将角色区布置成超市,让幼儿分角色扮演超市购物的情景。
环境创设
主题墙内张贴幼儿超市购物的照片,鼓励幼儿学习有计划地购物,能遵守公共秩序。
家园互动
请家长带幼儿一起去超市购物,感受超市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随机教育
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引导幼儿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个人安全。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产生对猜谜活动的兴趣。
3、尝试动脑筋猜灯谜,并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1、贴有灯谜的花灯若干
2、元宵节猜灯谜视频一段
3、谜语若干
活动流程:
1、观看视频,知道猜灯谜是我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边人山人海,这么热闹,大家都在玩些什么?(赏花灯、猜灯谜……)
师小结:大家这是在赏花灯、猜灯谜,新年过后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每年的这天晚上,人们就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如果猜对了灯谜还有小礼物派送,小朋友看大家多么开心啊!
2、请幼儿自由赏灯,发现灯谜,激发猜谜的兴趣。
出示贴有灯谜的花灯
今天,老师也把这些好玩的花灯带到了我们教室,小朋友可以自由观赏,观赏完之后告诉老师这些花灯与以往花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幼儿发现:花灯上面贴有谜语)
花灯上面所贴的就是灯谜,也就是谜语,需要小朋友把谜底猜出来,大家愿意猜灯谜吗?(揭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玩猜灯谜游戏,教师随意选择花灯,引导幼儿来猜,并有小礼品派送。
4、游戏:比一比
出示谜语,比比哪个幼儿猜得又对又快。
5、引导幼儿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将学会的谜语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来猜谜底。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长、教师、同伴玩猜谜语的.游戏。
小结及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在喜庆热闹的元宵节氛围下,快乐的玩有效的学,整个过程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知识经验的积极性,效果极好!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5
【活动设计】
本活动来源于中班建构教材主题《勇敢的我》。“勇气”是一种抽象的意志品质需要通过具体行为的呈现,来帮助幼儿理解。
本活动的设计,我将重点放在让幼儿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上。活动第一环节,我先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害怕的事情,引发幼儿的一个讨论兴趣。第二环节通过对图片中小朋友行为的观察初步理解勇气的含义,知道哪些行为是勇气哪些行为不是勇气。第三环节让孩子们结合自身说一说有勇气的'事情与表现。第四环节则是重点的所在,激励幼儿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与行为。
【活动目标】
1。感知勇敢的行为,理解勇气的含义。(难点)
2。萌生勇敢面对困难的意愿。(重点)
【活动准备】
自制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兴趣
请幼儿说说自己害怕的事情
二、什么是勇气
1、提问:什么是勇气?
2、观看ppt图片,欣赏散文。
3、图片上的小朋友做了哪些有勇气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事情都是有勇气的?
4、幼儿根据图片,逐一描述有勇气的行为。
5、教师小结:什么是勇气,什么不是勇气。
三、每个人都有勇气
1、我们都做过有勇气的事情,请小朋友说给大家听一听。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勇敢行为,教师及时肯定。
3、结合个别看似与勇敢无关的表述,进一步理解“勇气”的含义。
四、我有勇气,不害怕
1、你现在遇到困难还会害怕吗?
2、鼓励幼儿鼓起勇气,大胆尝试原来害怕的事情。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我觉得自己进行得过于仓促,当谈到某一话题,就让孩子回忆并讲述,很多孩子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就延伸到其他方面去,课堂稍显混乱,虽然我及时的停止,并进行适时的引导,但是孩子们的思维还是有个别偏离。其次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的教态语言也还不够精炼,如:教学过程中平凡使用“是呀,恩”等词,需要加强锻炼。此外活动最后环节结束地太无趣,社会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感的体验,并且我们想让大家看到通过这节课孩子们学到了什么。因此原先我设计的时候就打算让孩子们有一个试一试的实际游戏体验,但是想了很久都没想出合适的游戏,因此今天活动就草草地结束了。
【活动建议】
在课前的已有经验上要多加引导,或者拍一段孩子们游戏活动时的短片,在孩子们了解了什么是勇气了之后,让小朋友找一找短片哪些行为是有勇气的,增加一个知识的巩固。当然最好是“结束部分”能拓展延伸一下,即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孩子真正的去体验勇气。比如在操场把很多的轮胎、平衡木摆放好,并含有一定的难度,让孩子一个个攀爬过去。然后带领幼儿回到教室,讨论一下自己刚才的表现怎么样?在玩的过程中,你觉得哪点表现你有勇气?是哪一种勇气呢?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元旦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元旦愿望。
2、学习用图画制作心愿卡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述,感受新的一年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新旧挂历蜡笔、练习册人手一份
音乐“元旦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
对了,再过几天,20xx年就过完了,新的一年20xx就要开始了。
2、那你们知道1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元旦)
对了,1月1日就是每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3、小结:每年的1月1日都是一年的开始,第一天,这一天也是每一年的元旦节。
二、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愿望
1、(出示图画幼儿用书《冬季幻想曲》p25)元旦到了,你觉得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猜一猜)
2、你们觉得这几个小朋友是在做,他们还在讲述自己的元旦愿望呢。小朋友,你们在元旦开始的时候有什么心愿呢?
3、请幼儿讨论交流,并大胆说出自己的各种元旦愿望。
4、小结:新的一年刚开始,人们都会对未来的这一年有很多的期盼,所以会有许多的愿望或是计划,像刚才我们小朋友说的一样。有了愿望或计划就要努力去实现它哦!
三、把愿望画出来
1、相信每个小朋友都会有自己的元旦愿望,刚才很多小朋友也说了自己的元旦愿望,如果用图画表示出来,该怎么画呢?(请幼儿进行思考,并请部分幼儿简单讲述自己对绘画的构思)
2、现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本练习册,在练习册上有一个大大的心形,那就请你们把自己的元旦愿望画在这个大心形中吧!
3、幼儿作画。
4、请画好的`孩子找一个好朋友讲述自己的心愿。
5、小结:愿望是小朋友的美好的想法,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四、讨论怎样过元旦
1、元旦马上就要到来了,你想怎样过元旦呢?(请幼儿讨论,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结:我们要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也可以自己去设想,按自己的想法去过一个有意义的元旦。
五、在“元旦快乐”音乐中自由舞蹈,感受元旦欢乐气氛
1、元旦就要到来了,祝大家的心愿都能实现,我们一起来跳“元旦快乐”舞吧!
2、播放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并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2.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中班社会树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了解基本的购物文明礼仪,学做文明小顾客。
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参与文明宣传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超市里的不文明行为”组图;“商店”组图。
材料准备: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超市里的不文明行为”,引导幼儿了解不文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行为正确吗?为什么?
小结:不文明的购物行为会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比如不规范使用拉篮、购物车,破坏公物,导致他人无法继续使用;随意乱放商品,导致别人找不到想要购买的商品;将商品拆开、弄坏,影响超市销售;乱插队,影响秩序等。
组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基本的购物文明礼仪。
——怎样做一名文明的小顾客呢?
小结:正确使用购物车、购物篮,不坐或站在购物车篮内;选择商品时,不想要的商品,要放回原位;不拆开商品的'包装,不挤压、破坏商品;结账时,要耐心排队,不争不抢、不插队;结账后尽快将商品装袋或装篮,不影响后面的顾客。
出示组图“超市”,引导幼儿创编文明标语,加深幼儿对购物文明礼仪的认知。
1。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创编文明标语。
——如果你们是店员,要在这些地方挂上一句标语,你们会怎么说呢?
2。鼓励幼儿分享创编的标语。
——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你们创编的文明标语。
小结:我们可以说,“文明使用购物车”、“爱护商品”、“排好队伍来结账”等等。
提供卡纸及画笔,引导幼儿根据创编的标语设计文明宣传画。
——每个小组为自己的标语设计一幅文明购物宣传画吧!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教师可组织幼儿利用“文明购物宣传画”,到园内各班进行宣传。
家园共育
家长带幼儿到超市购物,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