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班泥工教案7篇
编写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制定富有启发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考能力,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小班泥工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1
活动名称:
笑脸饼干
活动目标:
知道笑脸能带给别人快乐,并愿意带给别人快乐。能运用团、压、捏的方法制作笑脸饼干,并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笑脸饼干图片、橡皮泥、豆子、花生、葡萄干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跟我们一起上课,你们开心吗?”(开心)谈话让孩子知道通过笑脸可以传递开心的心情,萌发孩子带给别人快乐的愿望。
“我想永远都看到宝宝们的笑脸,那我就可以永远都这么开心了,宝宝们,愿意把你们的笑脸借给我吗?”
“借了这么多的笑脸了,那现在我要开始变魔术了,变变变,笑脸都跑到哪里去了?对,笑脸都跑到饼干上去了,变成笑脸饼干了,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为什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饼干啊?”
制作饼干
1、橡皮泥准备好了,说说怎样做成饼干?幼儿交流制作饼干的方法,请一个幼儿示范。
2、教师总结方法并念儿歌带幼儿自然练习:“饼干饼干圆圆,饼干饼干甜甜,团一团,压一压,我们的饼干做好了!”
3、请幼儿用橡皮泥制作饼干。教师指导并讲评幼儿制作的情况。
学做笑脸
1、讨论笑脸饼干上应该有什么?交流怎样制作笑脸饼干?
2、出示花生、豆子、葡萄干等材料,请幼儿制作笑脸饼干。
3、幼儿制作笑脸饼干,教师巡回指导。
互相观看作品并讲评。
1、请幼儿相互观看作品交流。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老师给与适当点评。
2、讨论最想把笑脸传给谁,带幼儿一起传递笑脸,活动结束。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圆、压扁的技能。
2、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3、能呈现自己的饼干,并能欣赏别人的饼干。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搓圆、压扁。
活动准备
饼干、面粉若干、 盘子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圆饼干。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好了做饼干的材料,现在请你们轻轻地把椅子搬到桌子旁边。
先来看看圆饼干是怎么做的。
先从一大块的面取一小块,放在一只手的手心里,另一只手放在面团上旋转搓圆,然后压一压,一块圆饼干就做好了。
你们都会了吗?让我们来一起做吧!
请小朋友多做几块,饼干要做得圆,做得好看。
三、烤饼干
教学反思
1、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搓和压扁,也能很好的完成搓圆和压扁的技能。通过材料幼儿与同伴于老师之间有很好的互动,从动作快的幼儿去帮动作慢的幼儿等可以看出。
2、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操作,幼儿从日常的经验中看到的变成现在的实际操作,促进幼儿大限度的发展。
3、不足方面: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加上给圆饼干印图案,这样幼儿的兴趣还会更大,效果也会更好。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3
教学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说完整话,在此基础上初步学习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扩散思维和想象力。活动准备圆形饼干若干,各种圆、半圆图若干,礼物盒,方形饼干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摸箱送礼,引发孩子们兴趣
“孩子们,森林里的狮子王给你们送礼物来了,猜猜看是什么?”
然后给每个幼儿发了一块。
提问:“你手里的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二、幼儿大胆想象,并学习用完整语言表达
“圆圆饼干像什么?”同时提醒并强调幼儿要说完整“圆圆饼干像…”。
孩子们边说我边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饼干像……
三、鼓励幼儿对半块饼干的想象并用完整话表达,初步学习创编儿歌
“孩子们说的可真好,为了鼓励小朋友,狮子大王想请每个小朋友啊呜咬一口”,要求:“每个小朋友只能咬一口”。
提问“啊呜一口变成什么?”将幼儿说的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变……。
从圆形到半圆形的想象、表达,不知不觉已经呈现出了一首儿歌:
饼干像……,变。
饼干像……,变。
饼干像……,变。
饼干像……,变。
而这首儿歌是孩子们自己编出来的。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编出来的儿歌时,在孩子们心中就多了一份成就感!活动的延伸接着给幼儿出现了方形的饼干,让幼儿模仿圆形饼干为方形饼干创编一首儿歌。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橡皮泥、泥工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饼干。
2、吃过不同形状的饼干。
3、学习儿歌《饼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朗诵儿歌《饼干》。
二、学习制作不同形状的饼干。
1、小朋友朗诵得很好,你们喜欢吃饼干吗?(喜欢);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圆、方、三角、椭圆)老师逐一出示食物饼干;我们吃过的饼干上有没有花纹呢?(有)今天我们就来学做饼干,好吗?(好)2、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橡皮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橡皮呢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橡皮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橡皮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饼干,将边上多余的橡皮泥去掉。这样一块饼干就做好了,把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里,多余的橡皮泥放在盒子里。
3、小朋友自己来学做饼干......。(放一点音乐)4、请小朋友把做好的饼干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三、评讲幼儿作品:
a、从颜色上看:多漂亮的饼干呀!有红色、绿色、蓝色.......;
b、从形状上看:这些饼干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c、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饼干,真棒!
四、活动延伸:
将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搓、压的技能,乐意用彩豆装饰小饼干。
2、大胆想象各种造型,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面粉制成的面团,可在面粉中加入适当的油和糖。
2、分组材料
3、小手洗干??
活动过程:
一、好看的饼干。
1提问:小朋友都吃过饼干,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呢?
2教师出示做好的饼干,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尝试欲望。
二、制作饼干。
1、小面团变变变
(1)小面团变变变,引导幼儿学习搓圆的技能。
(2)尝试让小面团编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2、有趣的彩豆装饰。
(1)认识各种豆子,如花生、青豆、豌豆等。
(2)尝试彩豆装饰。鼓励幼儿进行有规律的色彩间隔装饰;引导幼儿用豆豆拼出有趣的图案。
(3)豆豆组、彩色组分组操作。
三、烘烤饼干。
教师小心操作,避免烫伤幼儿。
四、品尝饼干。
1、引导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饼干是怎样的,评选出幼儿喜欢的饼干。
2、幼儿品尝饼干,体验分享的快乐。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几何图形模具等辅助材料做出各种形状的饼干。
2、通过学做饼干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橡皮泥每人一份、几何图形模具每人一个、各种形状的饼干若干、音乐《饼干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饼干激发幼儿学做饼干的兴趣。
师:你吃过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的?(每桌放一盘形状、味道都不同的饼干)
总结:原来饼干的形状、味道和饼干上面的花纹都不一样。
2、欣赏老师的泥工作品
(1)教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饼干,看看老师带来的饼干和小朋友们吃的是一样吗?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橡皮泥)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饼干是怎么做成的吗?(幼儿讨论并作答)
老师这儿有一首好听的歌曲《饼干歌》,它里面藏着做饼干的秘密,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歌曲边表演。
师:知道这些饼干是怎么做成的了吗?
总结:原来这些饼干是通过揉、团、捏、压的方法做成的。
二、教师示范做饼干
1、介绍材料(给每位幼儿发一份材料)
教师:今天老师把做饼干的材料都带来了,(依次介绍)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2、教师做饼干。
教师:认识了做饼干的材料,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饼干的?(团团团成球,压压压成饼,印印印花纹。)
三、幼儿学做饼干
2、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盘子里的材料做一块漂亮的饼干。幼儿动手
做饼干,教师巡回指导。
四、比一比:谁的饼干最漂亮
(教师提示幼儿把做好的饼干放到桌子中间)都做完了吗?说一说你做好的饼干。
总结: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做出了五颜六色的'、各种漂亮形状的饼干。
哪一块饼干最漂亮?这是谁做的?请你来说说你做的饼干?(提示:从颜色、形状及饼干上的花纹来说。)
六、结束:
师:好了,饼干做好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烤饼干吧!
小小班泥工教案篇7
一、活动内容分析
幼儿泥工活动是一种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培养幼儿空间想像能力的活动,也是一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休闲游戏活动。其操作性、创造性很强,幼儿在泥工活动中可以随意地团一团、捏一捏、搓一搓就能改变它的形状,使孩子们感到满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所以小朋友们对橡皮泥都很感兴趣。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设计了《格子饼干》这一泥工活动。
二、幼儿分析
小班孩子都只有3岁左右,他们对泥工活动非常喜爱,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人人可以动手,作品完成后个个都有成就感。制作中蕴涵了从观察到思维,从认识到操作,从想象到创造的一系列的过程调动起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帮助幼儿在泥工活动中获得创造的快乐,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活动目标
1、体验用彩泥制作饼干的乐趣。
2、初步了解泥工刀的使用方法。
3、尝试用泥工刀在彩泥上横、竖交错的压印,表现格子饼干。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品尝过各种形状的饼干、巧克力等食品。会将彩色橡皮泥团圆。
教师用材料:幼儿人手一块格子纹饼干。彩色橡皮泥。橡皮泥刀具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25页,彩色橡皮泥、泥工刀和棉签棒。
五、教学实施过程
1、情景导入
1、情景导入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见过各种饼干,激发他们对饼干造型的兴趣。
2、给幼儿发饼干,引导幼儿谈谈格子饼干的造型特点和花纹。
2、探索发现
1、出示彩色橡皮泥,鼓励幼儿用团园和压扁的方法制作圆圆的饼干。
2、讨论:圆饼干做好了,怎样制作格子饼干。
3、教师提供材料,启发幼儿探索用泥工刀在彩泥上交错压印表现出格子。
4、请几名幼儿上台示范,鼓励幼儿交流各自压印格子的方法。
3、创作表现
1、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彩泥制作格子饼干。
2、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格子饼干上装饰。
3、启发幼儿制作有独特造型和装饰的饼干。
4、欣赏评议
1、让幼儿将做好的饼干。放在盘子中展示。鼓励我说说自己最喜欢哪款格子饼干?
2、引导幼儿将剩余彩泥收入盒子里。再将小手清洗干净。
5、结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