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6篇

时间:2024-01-08 16:51:13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和安排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初中美术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初中美术教案6篇

初中美术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可获得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形象,将这些形象加以拼巾贴,用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画,就称之为布贴画。布贴画由于其选材独特,因此更具有独到的艺术效果,受到大众的喜爱。

课时:1课时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装饰画的装饰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材料特点带来的装饰美感。

2、运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废旧材料,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创造美,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3、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重点:以拼贴的形式进行装饰画创作,学习拼贴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结合装饰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合作、个别辅导

教具准备:

范作、布角料、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一些优秀装饰画作品,师生共议:用具有装饰风格绘画来装点居室,以各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画或壁饰来装点居室,不仅会使你的家别具一格,独创新意,而且在装饰过程中,将真正体会到发现和创造的愉快。今天我们利用不同质地、不同色泽、不同花纹的布角料,运用不同的剪裁法,变废为宝,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课讲授。

1、布料与纸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归纳)

质地不同,纹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纹不同。(学生活动)

2、布贴画图稿的选色设计,根据现有布料的不同色样和纹理,设计出与之相附的底稿。

3、欣赏范作,讲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将自己设计的画面构思用铅笔画在白纸上。

布料剪裁。按照画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裁剪,裁剪时把所画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确保造型的准确;同时在裁剪时要注意到布料的纹理朝向。

拼贴画面。将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刚开始的设计进行拼贴。

4、局部示范制作,让学生注意其中的操作过程,尤其是在剪裁时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贴画面时,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异,在个别地方可留出适当的空隙,使画面看上去疏密得当,更富生机。

在拼贴时注意要到纹理的走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纹理朝向会导致不同的作业效果,使得布料的纹理更好地为整个贴画作品服务,增强视觉效果。

5、启发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设计,可相互讨论一下,确定自己制作的内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业:

用布料创作一幅有新意的装饰画

四、作业讲评:

观摩优秀作品,对学生作品给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小结:略

初中美术教案篇2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教材以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来组织教学内容,分2个课时进行教学。着眼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以及应用标志知识的能力。

从地位作用看:

本课是对过去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经验综合运用,从标志设计创意和应用中,开发创意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教学内容看:

本课教材可分两个部分:标志单体设计和综合应用。知识点有标志的分类、表现形式、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应用;实例主要有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设计工作室标志设计元素分析和中学运动会的系列化视觉设计等;学生活动一是设计学校公共标志,活动二是小组合作设计班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系列化的视觉设计。教材还有相关链接的拓展内容,以及评价要点。理论虽丰富,但实践性强;概念虽很多、但系统性明确。

从学情分析看:

标志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视觉艺术之一,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在生活经验有一定的日常积累,所以,适合以师生交流互动的形式开展课程活动。并且,设计艺术所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由度和参与度。本教材也在这一点上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各类实例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课为第一课时,学习标志的单体设计,分信息收集(加法)、信息处理(减法)和信息传达(等于)三个环节展开,为第二课标志设计综合应用作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

过程目标:在大胆表现、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情感目标:认识标志设计之美,体验标志创意之美,增加对设计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标志的分类和几种标志设计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如何使想法转化为独特和优美的标志图形。

四、教学方法

1、概念通俗化:

本课概念丰富,学生难理解,不容易记忆,教师将标志设计的手法归纳为“加法”、“减法”和“等号”,把教材的知识点渗透其中,通俗易懂,便于更好理解教材内容。“加法”即标志元素收集,各类图形符号的组合表现丰富的内涵;“减法”即标志图形的处理,对素材进行艺术的概括与提炼;等号”即标志图形的传达,内容的定位。

2.图形引导法:

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转化成图形,用图形对话的方式,突出美术课的视觉性,在图形体验中理解标志设计的意义,突出教学重点。

3.实战教学法:

教学过程不重套路,在大致的思路下重实战,即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境,引发课堂大胆思维的氛围,在师生思维碰撞中产生标志设计创意的火花,解决难点。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学生:作业纸、笔等绘画。

五、教学过程

(一)圆形相加游戏导入,理解标志的元素。

1、圆形相加游戏

一个圆形?

两个圆形?

(答案千千万)

三个圆形?红绿灯

四个圆形?奥迪

五个圆形?国际奥委会

2、引导学生发现

打开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赏和理解教材中历届奥运会的标志构成元素和深刻内涵。

3、概括要点,揭示课题

在师生图形对话中,板书:标志设计

图案(形、色)传达信息

(内容)(方法)(主题)

用特定的图案来传达特定的信息就是标志

(二)从标志的分类中展??

红绿灯奥迪五环正好是标志的三个不同门类:

即公共标志企业标志机构标志?

教材中还例举了其他门类的标志?认识标志的分类

(三)从标志设计的方法中深入

不同门类的标志各式各样,设计方法却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举例引导

将象征的图案通过“加法”结合,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奥迪:四个图形象征四大分部,组合叠加象征企业合并。

奥运五环:五圆形象征五大洲,组合叠加象征团结友爱。

结论:运用抽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丰富的设计内涵,形成了标志。

加法延伸: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文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中国印标志

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与数字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教材实例:香港回归标志

2、方法二:减法

通过“减法”,将标志图案简洁明确,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险:醒目的黄黑警示色,单纯的感叹号,“减”略却快速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3、非机动车行驶:

醒目的蓝白色,简化的自行车图案,“减”略却明确地传达了信息,形结论:运用减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方法三:划等号除了“加法”和“减法”,要善于画“等号”,找到最契合表现主题的标志图案。

加法,通过组合使得标志丰富内涵;减法,通过简略使得标志简洁明了。

有了加法和减法,我们还要在设计中学会划“=”号,即标志图案和表现的主题一定要有关联与共性。

教材实例:四个以脸形为创意的标志(设计机构财务公司学术机构幼儿用品),准确传达不同的行业特性。

方法三“划等号”既是独立的设计手法,也对加法与减法的补充和丰富,因为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有时往往先划“等号”,再做加减。

(四)设计实践

推导兼作业:也以脸形为创意,设计学校各环境和学科特性的标志。

运用教材实例作为学生实践铺垫,有助于学生设计更具参考性和连贯性。

(五)评价和小结

1、根据三法进行评价:在作业实践中,运用好“加法”“减法”“等号”,通过最终的作业评比,总结出标志设计另一个重要的原则:独特(创意)新颖(美观)。

符合了以上原则的标志,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较长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注;教材实例(第七工作室标志设计手稿课作为学生设计实践的第一手参考)

2、小结:复习板书内容,引导重温教材内容。完成标志的认识和标志设计的初步学习后,下一课时将学习标志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根据教材课时设置,标志设计的应用放在第二课时,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消化和技巧训练。

初中美术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利用所学掌握设计的技能。

2.在欣赏、分析、讨论中熟知相关设计基础知识,了解设计的形态、功能和原则。

3.体验美术活动乐趣的过程中,提高对设计艺术的关注度,感受设计为生活服务的精神,培养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知设计形态、功能等相关基本知识,并掌握设计步骤。

?难点】

分析设计在形态与功能上的特点,独立完成创新型设计作品。

三、教学用具

形式各样的铅笔、设计家作品图片、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播放各种造型各异的椅子组成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这些椅子和我们平时坐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设计感强、造型新奇、制作材料各式各样、能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设计充满着我们生活,每天享受着设计提供给我们的舒适便捷、优美愉悦的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变身设计师,踏上设计的旅程吧!引出课题《设计与生活》。

活动二: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丹麦设计师克里斯汀﹒维德尔作品图片《可调节儿童椅》,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什么是设计?这个儿童椅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活动,是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图片中可调节儿童椅构造简单,符合人体结构特点,半圆形椅身的两侧有五个缝隙可以调节高度;这样设计可以避免对幼儿的磕碰,而且节省材料,体现出“经济、简单、实用”的设计理念。

活动三:具体分析

1.教师播放一组形态各异的铅笔图片,提问: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铅笔,谁能试着分析铅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圆形——出棱——加橡皮——自动——笔头扁平——橡胶铅笔;可以看出铅笔在发展过程中,从形态、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教师继续以铅笔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铅笔为什么要发生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铅笔的棱面可以防止手握时打滑;铅笔头添加橡皮,方便涂改;自动笔的特点是方便,还能避免铅芯折断;扁平的笔头方便考试时填涂机读卡;橡胶铅笔中装有软笔芯,可以卷折,非常时尚有趣。铅笔的发展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多的方便。

3.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大屏幕中这款旅行用品组合套装,是怎么解决旅行中携带洗漱用品问题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造型和结构设计上,将分装不同洗漱用品的小瓶组装成一个圆柱体,这样的设计方便携带,同时还节省了空间;这个是来自我们生活随处可见的设计,恰好反映出设计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这样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操作简单。

4.教师讲解: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设计就来源于生活,人们为了生存与生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需求是设计的源泉,设计正是通过设计功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接着提出问题:那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生活服务,为人服务的,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创造或改变事物,实现为其所用的价值和目标。

一个好的设计主要从两方面判断: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只有将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高度统一,才能成就好的设计作品。

活动四:拓展阶段

1.课堂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书包发展历程的视频及设计步骤,并提出要求:以“灯”为主题,进行设计创作。

2.展示讲评

交流想法,师生共同评述赏析作品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评价方式以学生自评与教师总结评价为主,评价标准以下列为准:

①是否运用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②设计上是否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

③形式是否多样、美观大方、新颖独特。

3.布置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设计作品图片,并附上简要的创意说明。

初中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培养发现、感受、鉴赏、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掌握工艺美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阐述工艺美术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们之间关系,并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创造工艺美术品。

课前准备:布置一个工艺美术展览室,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观看录像——发现

观看工艺美术的录像(有音乐无解说词)后,师:“刚才看到的属于美术的哪一大类?”学:“工艺美术”。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工艺美术的特点》”(多媒体投影屏展示)

三、学生自学——探索

师:“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答案。”学生看书自学后回答:“是实用和美观。”“实用具体指方便、舒适、安全;美观指造型、纹饰、色彩、材质、技艺。”(屏幕展示)师:很对,由于技艺专业知识较强,本课不作研究,今天,我们着重了解美观中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这四个方面。”

四、课件、实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变化,采用了动画、3dmax立体造型、360度旋转形式,画面有趣、生动;教师精选实物分别给予说明。学生感受深刻。

五、参观展览——鉴赏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工艺美术品(全班分8小组、4小组设计“文具盒”,另4小组设计“丹阳黄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艺美术的特点,创意新颖,不能抄袭。每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并展示单线勾勒的简易设计图。同学们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览,在鉴赏众多工艺美术品的同时,启发产生了将要设计的工艺品的形状。

六、小组讨论——创造

小组在观看展览的基础上,展开热烈的讨论、争论、创造思维不断交流,启发。

七、大组发言——创造、启迪

小组代表上讲台发言,谈自己的创意指导思想,谈具体的“造型、纹饰、色彩、材质”的设计,由于同一内容有4个小组发言,大家的创造设想又进一步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颖的设想,巧妙而奇异的构思,不时博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有的代表在发言中说“同组其他人还有更精彩的设想,不能局限于代表发言,而应让他们自由发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八、教师小结——理论、激励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同学们的创造设想可以通过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交来。下面我们请大家观看两组工艺美术精品,一组是由我校校友,现深圳大学美术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铲等实用工艺,一组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吕存的乱针绣,即正则绣,是美术大师吕凤子传授流传下来的,远看就是一幅油画,近看是用交错的彩线绣出来的,是一种陈设工艺。工艺美术范围很广,凡是以实用或陈设为目的,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的物质产品都是工艺美术。一件好的工艺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着希望,并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初中美术教案篇5

教学设计

说明

教学内容:初中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班不乏会唱歌的同学,哪一个同学起来唱一首你喜欢的关于春的歌曲?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五、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

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初中美术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学习环境,确定主题,设计一幅公益招贴画。

2、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招贴画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认识公益招贴画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感觉公益招贴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宣传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表现形式。

难点:公益招贴画设计的创意,以及将创意用图文(平面设计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搭配适当的`色彩,设计的主题紧密围绕“综合,探索”活动。

三、准备工具:纸、马克笔、彩色笔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20xx年重庆特大干旱录像。

镜头一:地壤龟裂,农作物枯萎。

镜头二:人畜缺水,老井干沽,辛苦担臭水。

问:你有何感受?

(保护自然,节约用水,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更应保护环境)

引出表达方式——公益招贴画。

(二)通过展示二组图片比较

a组为公益招贴画

b组为商业广告画

1、让学生学会讨论区别

2、教师总结公益招贴画的概念,特点。

a、般矗立或张贴在公共场合。

b、图像色彩鲜明、强烈。

c、文字简练。

d、不以盈利为目的。

e、迅速传达信息。

(三)设计要求与方法

1、教师现场创作“环保主题”招贴画;

2、让学生分析讨论此画的组成要素,构图,图文处理等。

3、ppt欣赏不同绘制方法制作的招贴,辨析不同的视觉效果。(水粉、粘贴、电脑制作)

4、同一主题招贴画欣赏,用不同创意表达,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设计一幅“环保”为主题的公益招贴画。

(五)展示交流、评价定位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评、互评,师点评总结。

(六)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案《九年级美术上册《公益招贴画设计》教案》,来自网!

《初中美术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