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篇
只有提前规划好教学计划,教学才能顺利无误的进行下去,新学期到了,老师相关的教学计划写好了吗,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各班学生都在55名左右。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习惯的概念,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甚至有的孩子还不能坚持40分钟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从第一星期观察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发言的意识,语言不流利,也缺乏连贯,但很多学生能很快领悟教师的要求,并逐渐学会学习。这些习惯,我们要渗透在每一课的教学中。
二、各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255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9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他们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一双双充满好奇的双眼,急于探索知识的乐园。通过开学初将近两个星期的观察、接触,我发现我班学生从学习习惯、知识能力这两方面有以下特点:
1、学习习惯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他们年纪小,自律性差,课堂纪律不是很理想,确实,对于才六、七的孩子要求他们一堂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思想不开小差是有难度的。对于他们来讲,无意注意还是占优势,有趣的儿歌,新鲜的故事能吸引他们,使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较为集中,可持续的时间不长,外界稍有动静还是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再说部分学生把幼儿园里的不好习惯带进了学校,上课不经老师批准随便进进出出,早上早到校的就在教室玩,上课了学习用品也不知道准备。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
2、知识能力
汉语拼音方面,大部分学生入学前接触过拼音,对ɑoe的读音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发音不够准确。有的只是会按顺序读,指定一个认读就会张冠李戴。识字方面,学生差异很大,有几个学生已经会认读本册教材中所有的生字,大部分学生会认读一些简单的常用字,也有及少部分学生没有一点基础。对于说话,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1、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3、时代性。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期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4、趣味性。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巩固知识,启迪心智,培养动手能力;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都有助于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5、广泛适用性。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本册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分量适当,为教师、学生留有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
(二)、基础知识方面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23个声母,24个韵母,4个声调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名。其中男生10人,女生13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遗忘较快。因此本学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强书写上的指导。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个单元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教材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学会250个生字,认识55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认读,不抄,不默,不考。
3、继续学习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4、能借助汉语拼音,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朗读要做到,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号、句号、叹号、问号。
5、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说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在简单的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6、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7、在教学中注意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学会250个生字,认识55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认读。
3、继续学习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4、能借助汉语拼音,有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朗读要做到,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号、句号、叹号、问号。
5、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说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在简单的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6、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五、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六、教学进度表(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努力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阅读训练为主线、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二,班级学生分析
学生48人,男生25人,女生23人。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达到了学习目标,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汉字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参加学习活动。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需要加强,这是这学期应该强调的方向。面对大量的识字,学生很快就忘记了。所以这学期要多注意如何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体会到成功学习的乐趣。同时,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加强写作指导。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教材通过专题组织单元,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组织。有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环保,快乐的夏天,思考和思考,我们的生活有多快乐,我们都有好的品质和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主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征,蕴含教育价值。而且每个题目的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的局限性。每组教材整合了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感受、态度、价值观,体现了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每组包括一节“识字课”,4-5篇课文和一个“中国花园”。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识字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四字字组成的韵,新三字经,二人转歌,儿歌,谜语,量词组成的韵,谚语等等。
必修课文34篇(包括漫画形式的两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中国园林》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方法;久而久之,——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段;口语交流——连接专题,培养双向交流中的口语交流能力;showcase ——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绩,尤其是课外成绩的舞台。八套教材后有五篇文选。最后是两个词表。
本教材汉字的编排,应延续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卷要求认识550个常用词,能写250个本班或以前认识的词。练习中标出了需要知道的单词和需要写的单词。此外,中国园林中还布置了少量的文字。
(二)教材的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融合性。
2.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独立扫盲班。
3.大幅度更新课文,让教材更有时代感,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让课本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读物”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难点
(a)教学目标
1.认识550个常用词,写出250个你在这门课上认识的或者以前认识的,在这门课上重现的单词。你知道的单词只需要知道,在文中知道,搬到一个地方就知道了;认识新认识的单词中出现的新偏旁。需要书写的文字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阅读的欲望。学会独立阅读。爱读书,主动认识,学会认识,这是学生读书的不竭动力。一定要注意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鼓励。
3.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动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单词的意思。有感情,愿意和别人交流。读诗可以拓展想象力,感受语言之美。
4.学会默读。允许有一个从读到不读,从说到不说,从边读边想的训练过程。
5.注意语言的积累。如果需要在课堂上背,一定要背。还应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更多的单词、句子和段落。
6.加强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引导、交流和展示。
(二)教学重点
1、能写出250个被识别的单词,知道并读懂发音,识别字体,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单词含义,正确书写,逐渐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培养初步识字能力。
2.认识550个常用词,认字形,口头组词。
3.开展阅读背诵训练,培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难点
1、提高素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2.能够完整地说话,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v.教育改革措施
2.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片和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倡合作学习。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强调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支持与释放相结合,大胆释放,巧妙支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而且学习,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运用记忆的规律,找到新旧之间的联系,找到识字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和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阅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注重课外阅读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有成就感。
6.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时的教材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识字大赛、写作展、故事会、朗诵大赛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使用汉语。
7.注重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大一学生正处于招生初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容忽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篇5
一、教材内容及编排特点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参与班级中的管理工作中来。针对学生的热情度高却容易冷却、“中等生、待进生机会少”、“独生子女劳动意识差”等特点,实行值日小组担任班干部,使值日生盼望值日,使待进生很快尝到成功的甜头。
2.针对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朗读拖腔拉调、没有感情的特点,利用早自修时间和语文课堂,加强朗读训练,尤其是把轻声和重音读正确。
3.优化课堂行为,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
4.深入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