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圆明园读后感8篇

时间:2025-04-10 17:51:06 分类:作文大全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将自己的感悟与他人分享,产生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心灵相通的桥梁,传递情感与思想,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圆明园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读圆明园读后感8篇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1

“喂!你知道吗?中国的名胜古迹可多了!”“是吗?”听到人们在谈论中国最著名的景点时,我想到了老师教我们的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81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这座美丽的圆明园全变了。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最后这些侵略者对拿不走、不容易毁坏掉的人类瑰宝,竟丧心病狂地放了一把大火统统烧掉。1860年10月6日之前的圆明园只能作为人们的一个美好的回忆。这个经过清王朝几个朝代的劳动,辛辛苦苦修建的著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毁于一旦了。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为它的毁灭感到惋惜。当时的圆明园堪称万园之园,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可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的.原貌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就是因为腐败的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衰败,只能任人宰割。国家落后不强盛,就要受欺负、就要挨打。再看我们现在伟大的祖国,已是今非昔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力不断增强,令世人刮目相看,已经跃居世界大国的行列,屹立于世界之林,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些都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所以从现在起,我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盛。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2

最近,我在语文课上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自己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憎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可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将圆明园中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侵略者在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使圆明园断壁残横。

我读完这篇课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侵略圆明园时的惨痛情景,也深深体会到英法联军竟如此贪婪、野蛮,在中国的土地上胡作非为、横行霸道。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圆明园中那燃烧之火还在奔腾,却曾把烈火耻辱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说明政府软弱无能,还说明中国那时一定受人欺凌,才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凶猛的大火蔓延,也只能手握空拳。

我情不自禁地紧握右手,大声说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只属于中国的口号声。我们作为一个少年先队员应该增强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是和平的,但是还有许多国家都还在打算着中国这块“美肉”,我们国家还依旧落后。所以,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努力学习。以后使国家更加富强!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3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汇聚了天下的风景名胜,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奇迹!

这座花了150年时间建成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下被烧毁了。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夺走的东西通通夺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时”,我生气极了!我仿佛看到了那些侵略者,见到奇珍异宝,两眼发着金光,疯狂地将贵重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腰包都塞的满满的……而我们拥有长江、黄河和万里长城的民族,拥有亿万炎黄子孙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这是多么令人屈辱的一段历史啊!圆明园的毁灭,给封闭落后的中国人当头一棍,今天仍然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那些可恨的外国侵略者们,中国并不弱小!瞧好了,中国的火箭、卫星、导弹哪一项,不是走在全世界前列?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你们禽兽不如的侵略行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富强的重要,他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4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感到无比愤怒。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占地350多公頃,浓缩了清朝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名胜,足足用了150多年才建成。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肆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他们烧毁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这是多少祖祖辈辈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啊!

前几年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的牛头、猴头和虎头,都是圆明园的镇园之宝,中国有关方面花费巨资才把这三件国宝拍回来。这些本来就是中国的宝物,现在却要花费巨资才能让它们重回祖国的怀抱,这是侵略者赤裸裸的罪行,也让我们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只能任侵略者肆意宰割!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将来为国效力,为国增光!

如今的圆明园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无限的惋惜!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5

自从读了《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我可以感到内心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浓缩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150年才建成。但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来到了圆明园,在园内肆意烧、杀、抢、掠,出园时每个人的腰包都鼓鼓的,甚至还放火将这具有无限价值的圆明园付之一炬。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不仅烧毁的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破坏了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

读了这篇课文,仿佛圆明园毁灭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残留的石柱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仿佛在哭泣着,诉说着当年英法联军毁灭它

们时的情景;地上的野草随着凉飕飕的风左右摇摆,好像在哀叹,哀叹这样一座精美壮观的园林的毁灭。

可是最可恨的是洋人,他们不但随意侵略中国,还让我们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使我国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清政府和洋人们不明白,在这蒙受侮辱的背后,又有多少双泪汪汪的眼睛在看着他们;有多少双愤怒的眼睛怒视着他们;有多少人正在揭竿而上,可这些可恶的侵略者丝毫不顾及人们的死活。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来侵略我们呢?原因就是我们太落后了,要是当时我们强大,他们能敢吗?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使祖国不再受蹂躏,让祖国永远位居强国。

因此,我们要铭记一句话:莫忘国耻,振兴中华!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6

当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毁灭正是其中之一。

雨果曾经说过“有一座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是的,圆明园建筑宏伟、金碧辉煌,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浓缩了世界上各处名胜风景的精华,也收藏着不少奇珍异宝。所以,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但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对圆明园进行了一个“大扫荡”,不但将圆明园洗劫一空,还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看到这里时,我便陷入了深思,为什么圆明园被烧时,没有人去救火?为什么英法联军入侵时,没有人去阻止?这时候,清政府又在哪里?答案不言而喻,是他们的腐败无能,让一座辉煌的园林毁于一旦,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听,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断壁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的.思考却不能停止。中华儿女要记住这段耻辱,记住这用血与泪换来的教训:贫穷就要受欺辱,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万众一心,努力地工作和学习,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强大起来,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7

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书,我在《海的女儿》中感动,在《笑猫日记》中幻想,在《古文观止》中震撼,但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感到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占地有350多公顷,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也有西洋景观,它浓缩了各地风景名胜的精华,里面还珍藏了许多珍奇异宝,是一座宏伟的建筑。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这帮强盗把圆明园内的.奇异珍宝抢夺一空后,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圆明园中,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了。

这群强盗,这群恶魔,竟不惜一切手段毁坏圆明园。那么美的皇家园林,竟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被英法联军用残忍的手段毁掉了。他们这样做,不仅让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毁于一旦,而且破坏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在我们的领土上无恶不作,横行霸道。这真是个惨痛的教训啊!我们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深深的惋惜……

一段段悲痛的回忆,便是一个个惨痛的教训,也是一声声长鸣的警钟。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日益昌盛,但我们仍然铭记: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的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欺凌,我们现在要刻苦学习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祖国上空高高飘扬,永不垂下。

读圆明园读后感篇8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之后圆明园遗址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炭。

圆明园的创造是一部人类思维的`结晶创造的历史史书,是人类历史上一大不可忘却的奇迹,它是美的化身,然而,它的毁灭也是人类的悲哀,是世界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与耻辱。

《读圆明园读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