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院长事迹8篇
事迹材料是我们培养自信心和坚定信念的重要参考,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激发自信心,坚定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卫生院院长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1
小陈,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湖阳镇卫生院院长。他在基层从事临床工作已近20年,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懈努力,不断创新,成为了一名让领导和患者都放心的好党员、好医生。20xx年,小陈荣获全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十多年来,他的手机从没有换过号,关过机,就为了能让病患随时可以联系到他,他能随时答复病人及办事人员的电话。小陈对待病人,比对家人还亲。有一次,医院来了个五十岁的智障妇女,几天都没解大便,肚子胀的疼,灌肠也没效果,他就找来一双医用手套给病人掏大便,才解除了患者的病痛。病人家属感动地眼泪都流出来了。“自家的事情是小事,病人的事情才是大事。”小陈常常这样说。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他不做完工作绝不下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卫生院院长,他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谨记党员职责,尽心做好人民公仆。今年7月,湖阳镇遭受洪灾,全镇上下共同抗洪。湖阳镇卫生院作为卫生应急的基层医院,小陈带领卫生院的全体职工分三个工作组日夜开展工作,暴雨期间连续一周没有回家,吃住都在卫生院,坚守在抗洪前线,及时防控、治疗疾病。“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小陈用仁心仁术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无私奉献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2
xx,xx市xx区xx镇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1996年7月毕业于xx中医药大学。他自愿放弃城市中优越的工作环境,自愿到环境艰苦的农村基层卫生院,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先后被评为“xx市青年岗位能手”、“行风评议先进个人”、“xx市卫生系统最佳服务明星”、“xx市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xx省青年岗位能手”,并当选“xx省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
在许多人眼中,现在众多农村乡镇卫生院无疑已经成为了摆设,“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的现状让农民兄弟们对过去的“赤脚医生”非常怀念。
如今在xx市xx区xx镇,有一位只有30岁的“赤脚医生”xx,却在乡镇卫生院里设立了手术室,老百姓患上疝气等疾病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手术治疗。大城市中高昂的医疗手术费用,与这位“赤脚医生”精湛且价格低廉的医术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地有的老百姓甚至这样说:“如果做手术死在卫生院里,我们也心甘!”
他曾是大医院院长助理
“我喜欢别人叫我赤脚医生!”30岁的xx又黑又瘦,个头不高,说起话了语速很慢,却很干脆。20xx年下半年,xx来到了xx市xx区相对偏远的xx镇担任卫生院院长,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是xx区中医院院长助理。
放弃繁华市区的大医院,自愿到偏远山区的卫生院,xx坦言,困难比自己当初想象的要大的多,但自己并不后悔。他说,这里更需要他这样的医生,能够做一名让乡亲们的信任的合格医生,他有一种在大城市医院中没有的成就感。
就在今年9月23日上午,记者让xx在镇卫生院的村子里转了一圈,看看当地的环境,结果只要碰到村民,都会满脸笑容的与xx热情的打着招呼,而xx则仔细询问他们现在的健康情况。再想想如今大城市中医院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高度不信任,此情此景令人动容。
下面就是xx和一位村民路上的交谈,用xx的话幽默地讲这就是“野外查房”。
村民:“周院长,您前天给我开的药吃了挺管用,谢谢啊!你看我又和没事人一样在大街上溜达了,前几天我还上地里锄了半天草呢!”
xx:“是吗,太好了。不过,我教你的锻炼方法,你还在坚持吗?一天做几次?”
村民:“没忘,没忘,你说的那方法和玩一样,比药还管事,现在身上比以前轻快多了。”
xx说,每天晚上下班时间,自己从卫生院到车站步行几百米的距离,都会遇到十几个村民问好,这让他感到心里面暖融融的,这是对自己一天工作最大的褒奖,这也是让他能够在条件艰苦的卫生院中坚持到现在的最大动力。
东拼西凑建起标准手术室
过去,xx镇卫生院实际上就是一个小诊所加药店,只能解决村民们感冒、发烧等小病。为了维持卫生院的运转,当时两个科室还对外进行了承包,这就更让村民们放心不下,而xx一上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承包科室取消。
xx深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老百姓相信过乡镇卫生院,相信卫生院的医生,而前提就是卫生院能够解决老百姓实实在的疾病。他看到,一些小手术,当地老百姓还是要跑上几百里路,花上更多的钱到城市大医院去做,而手术花费更是惊人。
“我们卫生院也要开展一般手术!”当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卫生院中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认为这是天方夜谈。因为自从卫生院从六十年代成立后,还从来没有做过一个正而八经的手术,手术室里是一堆已经生锈的手术器械。
xx区中医院已经淘汰的无影灯,但xx知道还能用,于是没有花一分钱就拿到了卫生院的手术室中。凑器就这样,凭着xx过去的“关系”,标准手术室的所有器具竟然配齐了,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多次严格检测,手术室达到了无菌条件,完全具备了手术条件。
xx回忆到,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许多人说他是在做无用功,因为即使有了手术室,谁回又会敢到几十年都没有做过手术的卫生院里来做手术?但xx不这样看,他认为伴随着老百姓对自己医术的认可,信任度的提高,迟早会有人成为到乡镇医院手术室做手术的第一位病人。
首例手术为老人省下一半钱
20xx年初,xx的手术室终于等来了第一位病人,这位病人就是xx镇桥东村72岁的陈良因老人。
陈良因是一位以养羊为生的孤寡老人,当时老人患上了疝气,四处打听说如果到城市大医院做手术,至少需要5000多元钱。就这样,为了治病,老人将家里全部的30头羊卖了,而这是老人的全部家产,凑了手术费用5000多元钱。
就在老人准备起身到市里去做手术,但又苦于没有人照看,正左右为难的时候,偶而听说了xx在乡镇卫生院的手术室,老人对此也是半信半疑,到卫生院考察了多次,每次xx都会详细地询问他的病情,而老人越来越感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值得信赖,最终他决定在这里让xx做手术。
老人清楚地记得,那天是腊月二十四,快过年了,自己做手术前对xx说的最后与句话就是:“这个事全都托给周大夫了!”
xx对这句话同样也是记忆忧新,他深知这句话的分量,因为手术室通过监测后,他对手术非常有信心,但还是有些担心,xx常对自己说,所有处理过的病人不允许出现失误,因为一旦失误,失去的将是老百姓的信任。
手术非常顺利,老人要求两个月下床活动,就偷偷下地,大年初二那一天,他就高兴地跳了两下,这个举动让xx吓了一大跳。
陈良因老人整个手术加住院治疗一共就花了1096元,而同样的手术如果放在区、市大医院,至少要花两、三千元。陈良因老人临出院那一天,对xx连连说:“你多留点,多留点。”他根本没有想到花这点钱就能看好自己的病。
患者说“死也要死在卫生院”
自从陈良因老人出院后,在整个xx镇,老人逢人就说xx态度好、技术高,他推荐了很多乡亲也来卫生院来做一些普通的小手术,用xx的话讲:“老人特别喜欢为卫生院免费做广告。
20xx年3月份,陈良因老人不慎摔伤造成颅骨骨折,这次他更不愿意到大医院去,再次来到了他信得过的卫生院。老人在卫生院处理伤口后,xx派车拉着老人到城里大医院做了ct,做完后老人坚决要求回来治疗,因为老人确实被大医院的收费吓着了。
我死也要死在卫生院!”老人对xx说的这句话,让xx刻骨铭心,他说当时自己眼泪就下来了,面对这样信赖自己的患者,他必须做得更好。经过卫生院老人的悉心治疗和严密监护,不久老人就康复出院。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对乡镇卫生院开始刮目相看,来卫生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就在不久前,卫生院还成功抢救了一位大面积心肌梗塞、心室扑动的患者。
“小周人好,实在,我们信得过”。这几乎是当地老百姓对xx共同的一句评语。
xx担任镇卫生院院长以来,,xx镇卫生院药品价格平均下降30%—50%,个别药品价格下降80%,并推行了手术费用减半,免挂号费、出诊费等等。就是靠老百姓的口碑宣传,20xx年卫生院竟然破记录的完成门诊量1。9万余人次。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3
×××,男,汉族,生于1968年,××县××镇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
×××1990年毕业于××医学院,同年8月至93年10月在××新陂卫生院任医师,93年11月至98年12月任××县××卫生院院长职务,99年元月至20xx年2月任××县二医院院长职务,现任××县人民医院院长。
×××参加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二医院任职期间,二医院的发展达到有史以来的最快的发展时期,业务收入以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由1998接任时的251万元增长到20xx年的537万元,固定资产由原188万元增长到565万元。医院历年来被县主管局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县文明委授予“文明单位”称号,个人则历年被县直属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县卫生评为“优秀院长”、县总工会评为“工会积极分子”,20xx年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县“十佳医务人员”。
该同志在任职期间,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无任何违法乱纪行为。
同志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农村卫生事业,遵纪守法,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及办院方向。
早在1990年至1993年在××县新陂当普通医生时,他就一心一意扑在卫生事业上,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把荣誉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深得当地各级党政领导和群众的爱戴,以至于调离时出现当地主要党政领导多次要求卫生局就地提拔,群众上书要求他留下的情形。
1993年11月他刚到××卫生院任院长时,卫生院的固定资产仅有18.6万元,年门诊量只有2886人次,出入院病人560人次;卫生院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危房,典型的贫困老区落后卫生院的面貌,诊疗活动靠的是老三件,只能开展三大常规化验,即使有心解决群众的疾苦,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任后,他不为困难所吓倒,带领全体职工艰苦创业,大胆改革,通过采取股份制筹资、个人贷款等办法,先后购进100毫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提高了卫生院的诊疗水平;同时,选送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南京、南昌等省内外的省一级医院进修普外、矫外,到县市医院进修麻醉、心电图、b超等技术,较好的提高了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针对卫生院危房多、就诊条件差的实际,从1996年起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30余万元用于卫生院的危房改造,至1997年底在全县卫生系统率先消灭了全部危房,卫生院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就诊条件的改善,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提高,1998年年门诊量完成11256人次,住院病人1416人次,业务收入达到46.8万元;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5.8万元。已基本上能满足当地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需要,做到了让上级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1999年1月,由组织安排到××医院任院长。当时,医院有职工74人,年门诊量为28134人次,出入院病人1108人次,年业务收入251万元,有固定资产188万元。虽然基础较好,但却潜伏着相当大的危机,一是业务用房已相对紧缺,原先购置的设备大部分已陈旧或过时即将淘汰;二是职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三是相当一部分职工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危机感,上进意识较差;四是人才流失严重,疏忽了人才管理;五是医院环境面貌和办公条件不尽人意,病人和职工不满意;六是护理质量缺乏有效的管理。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广泛和职工交流意见,召开了座谈会、院务会,在摸清底细的同时结合医院具体实际,大胆进行了改革,并且完善了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院科两级的分级管理体制,科主任向院长负责,各科职工向科主任负责;财务、总务、行政后勤及管理人员无条件为临床一线服务,明确了全院职工一切为患者健康服务的宗旨。并加强了医院领导班子建设,选准选好了一批学科带头人,举贤任能,将年富力强、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专业骨干选拔到了科室领导岗位上,并创造较宽松环境,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干,发挥最大潜能。
他主持召开院务会讨论并改革了医院内部人事及分配管理方案,建立并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为逐步适应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的重大医药体制改革举措,及时采取了转变卫生经济增长方式,走质量效益发展的新路子。首先,从思想上革新,果断地把发展的目光转移到加强内涵质量建设上来,走优质高效、低耗的发展道路;然后在技术和管理方式上紧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走科技兴医的路子,积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同时强化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积极采取增收节支措施,仅1999-20xx年就节约支出65万余元;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分配体制,实行职工工资与个人表现、考勤、工作实绩和贡献挂钩,彻底端掉了“大锅饭”。通过利益关系的调整,极大的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他带领全院职工艰苦创业,采取医院挤出一点、职工集资一点、上面争取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步伐。近几年来,投资新建了妇产科住院楼,装修了医院门诊部,整治了医院内部环境,同时添置了多功能麻醉机、麻醉监护仪、心电监护仪、生化分析仪、移动式x光机、新生儿暖箱、多功能手术床、b超机、血凝仪、血球分析仪等一批设备,投资建立了病理科,开展了病理检查业务,同时充分利用当前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并率先在全省乡镇一级医院引进了ct设备,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诊治水平及病人的治愈好转率。他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每年医院均安排近20人赴广州、上海、南昌、赣州、温州等省市一级医院进修深造及短期培训,从而使医院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制订了完善的新技术、新项目的考核奖励机制,极大激励了医务人员求新意识及创新意识,每年医院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项以上,较好地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4
筑起抗疫防线,彰显责任担当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庚子年的春节变成了抗击新冠病毒的大备战。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开始,奋战中他扛责在肩、勇扛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疫情面前,他是勇于担当的冲锋者。因抗击疫情需要,2020年2月2日下午,听到东风区政府准备成立集中医学观察隔离点,他就主动请战承担起隔离点的组建工作,并担任了负责人。根据上级要求把松江乡卫生院改造成集中隔离点,组织全院职工,整理病房、采购被褥、房间消毒,为各房间准备日常生活用品,如水壶、卫生纸、矿泉水等,把整个二楼设立成了隔离区,准备出能容纳20人的床位,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两点,仅用了8个小时就完成了隔离点的准备工作,这时已经能接收隔离人员了,他和职工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他说我们都是白衣战士,此时党和群众最需要我们,关键时刻要冲上去。他把市疾控专家请到隔离点,指导工作,对隔离点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培训、隔离消毒、工作人员防护、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各项工作流程,使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疫情面前,他是前沿阵地的“实干者”。隔离人员逐步增多,我们转移到浦东商务宾馆,每天都忙碌到深夜,每次留观人员进入隔离点他都亲自去把关,看行程轨迹、体温症状,然后办手续入住,并且他还耐心地讲解隔离人员的注意事项。留观人员刘国鹏是回民,迟院长亲自安排调理饮食,得到了刘国鹏的称赞。
于2020年2月10日我们转移到金叶宾馆,成立了隔离点。宾馆的工作人员全部撤出了,他带领医护人员进驻后,困难重重,医护人员需要上隔离房间测体温、送饭、清运垃圾,更加艰苦的是还要清理房间,卫生间、刷坐便。每组工组人员上隔离区他都第一个穿上防护服和大家一起清理房间、刷坐便,几个小时过去后,大家都汗流浃背,护目镜也显得不那么清晰了。同志们都没有一句怨言。稳定隔离人员情绪也是工作重点,留观人员张俊英春节前刚做完胃息肉手术不能吃米饭,他就安排工作人员买来面食送给她,有需要指甲刀、剃须刀的,他就买来送给他们。耐心细致的工作,使留观人员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使他们顺利度过隔离期。疫情面前,他是锐意进取的“坚守者”,他落实了岗位职责,他把隔离点的医生组、消毒组、后勤组、信息公安组编成三个班,可他自己每天都跟班到半夜,每天只能休息不到五个小时,已经连续好多天都没有好好休息了,他的体重明显下降,他吃住在隔离点,每天梳理着隔离人员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疫情面前,他是公而无私的奉献者。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不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家人及时的照顾和关心,他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在公与私的天平上,他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他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负责、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疫情就是命令,他扛起了抗疫的责任,根据工作需要,他又先后承担起凯乐宾馆隔离点负责人、中远宾馆隔离点负责人。从二月初到七月末共负责集中隔离了312人,中转1153人,为东风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5
——抗疫先进事迹材料防疫办干部、乡镇干部、退役军人
他们不是医者,救危难于生死,防疫情之蔓延;他们不是先锋,守万家于平安,固疫情之防线,疫情当前,他们退居幕后,坚守岗位,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为防疫防控添助力。
我来护住大家的后方
“我来想办法,坚决不能让兄弟们挨冻”,天降小雪,万物滋润,___同志却更加坐立难安,“要动员一切力量,最短时间给各个卡点搭建帐篷”“买!买!买!要最好的保暖衣,_个村每个村都要有。”一个电话放下又一个电话响起,疫情防控,后勤先行,作为防疫领导小组副组长,___同志与后勤小组争分夺秒在全镇各主要路口全部建起帐篷,配齐棉衣、暖手宝等御寒物资。“大家放心,我保证人人都有口罩戴”防疫物资紧缺,___同志动员一切官方、民间途径购得_多个口罩火速支援各个卡点。储备消毒液、购买体温计、发放物资、定制宣传横幅、保证机关干部就餐安全……一切有条不紊,一刻不能停歇,今夜办公室又灯火通明,他说“我只怕做的还不够细致。”
一切为工作让步
“婚期先后延吧,现在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我呢”。__镇派遣人员___说服妻子和父母取消婚宴,在他们的支持下,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作为办公室的“老人”他让外地的同事安心在家,24小时守在电话前,收发文件、上传下达,及时接听登记来往电话,做好横幅、口罩、消毒液等防疫防控物资发放工作,忙碌却有条不紊,“婚宴什么时候都能办,现在疫情这么危急,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上战场,也不能上前线去守护,能为大家做好后勤工作我就值得”。
军人的战场不是只有枪炮
___是__镇第二批安置就业的退役军人,正月初二接到返岗通知后至今没有回家,全力配合党政办、党建办、经贸办、安监办、村镇办、各工作区及各村委做好后勤工作,根据镇党委要求,第一时间印制下发《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连夜印发15000余份《致群众一封信》分发各工作区,汇总统计《疫情防控日报表》《武汉返乡人员情况统计表》等材料及时上报,清闲时他带着相机到一线采风,将基层党员干部精气神展现出来,他说“我是军人,也是党员,退役不褪色,召必回,战必胜”。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6
自全市启动疫情防控工作以来,xx街道xx个社区齐动员,工作人员、广大党员和热心群众放弃休假,冲在一线,大家团结一心、尽职尽责,舍小家、为大家,这其中涌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xx,xx岁,是xx街道xx社区xx小区的一名退休党员。自1月xx日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给院落贴通知,办黑板报,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措施,过年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全心全力投入到社区防疫工作中。在物资缺乏的时候,他自制消杀喷壶,给老旧院落大门口、楼道、垃圾台消毒。
当疫情日益严重的时候,他主动组织家人和院落热心群众走访入户摸排,不到半天时间他就摸排了xxx户,为社区及时排除隐患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大年初二,小区出现疫情重点人,年轻工作人员出现了畏惧情绪,他不顾家人反对,主动上门摸排,并承担了对重点人门口日常消杀和监控工作。
“我19xx年x月入党,是一名老党员了,困难时候,我希望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他的先锋模范作用鼓舞着社区防疫工作,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7
黄xx,男,19xx年12月20日出生,现年35岁,中共党员,19xx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大医学院临床专业,20xx年8月任官家嘴镇卫生院院长,20xx年10月任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让家乡有一所好医院,这是我一生的梦想。”
官家嘴镇是他的家乡,从小到大,为家乡办一所好医院一直是他的梦想。黄xx的父母都是农民,母亲生下他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常年的治疗让家里一直十分贫穷。从懂事起,黄xx就希望自己长大成为医生能治好母亲的病。读初中的时候,他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变得更加贫穷,邻里乡亲和亲戚们给了他们家很大的帮助。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考进湖南师大医学院临床系,毕业后分配进黄土铺镇卫生院,很快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全科医生之一。
从参加工作起他就从未忘记过家乡人的恩情,只要乡亲们打来电话,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有多忙,他都会骑上摩托车赶回官家嘴为乡亲们出诊。由于工作出色,县卫生局领导于20xx年8月任命黄xx担任官家嘴镇医院院长,上任当初,官家嘴镇医院除了政府拨款新建的房子之外,算得上“一穷二白”医院工作人员虽有7人,却没有一个临床医生,只好返聘一些退休的老医生坐诊,且各自为政,年营业收入只有60多万元,还欠下外债20多万元。黄xx院长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发誓要将医院办起来,通过他的多方努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医院医务人员从7人增加至36人,由只能治疗感冒的单一门诊变成了拥有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科,并配备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x光室和综合手术室的综合性医院,基本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医院的业务年收入由原来的60多万元增至300万元。由于成绩突出,官家嘴镇医院获得了祁东县“十佳医院”称号,黄xx院长获得了祁东县“十佳院长”和“十佳医生”的称号,受到了省卫生厅专家组和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的高度评价。故此,县卫生局于20xx年10月将黄xx院长调往祁东县最西部的医院——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担任院长。
"一切替农民着想,让农民得到最好的服务“
“让农民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黄xx院长始终把这句话作为办院的宗旨。在他心里,最好的医疗服务就是有一个干净卫生令人舒适的医疗环境,有视病人如亲人的最热情的态度,有“白求恩”式的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不卫生一直都是我院的一个顽症,黄xx院长痛下决心,一定让卫生院卫生起来,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将门诊的墙壁重新进行了刷新,地面进行了整修,对清洁员进行了分区管理,每天不定时的进行卫生的打扫,对我院的垃圾进行及时的清理,,对各科室每个月进行了卫生评比,对卫生搞得好的科室进行了奖励,黄xx院长一看到医院病区地面上有纸屑,棉签等垃圾就会捡起,彻底改变的了我院的脏、乱、差的现象,治疗我院不卫生的顽症。20xx年3月12日植树节黄xx院长带领职工种树,在医院的空地上铺上了草皮,种上了花卉。让病人一走进医院就有一种干净、整洁舒适的感觉。病房是患者的家,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在黄xx院长上任后,为病房里安装了空调和电视机,24小时提供热水和开水,24小时提供保洁服务,真正的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使我院有了一个彻底的改观,使医院变成了一个卫生的医院,一个温馨的医院,一个花园式医院。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院严格推行“微笑文明接诊”制,医务人员无论对错严禁与病人发生争执,只要发生一起争执医院就要扣除当事人当月的全部奖金。
“透明式治疗”是太和堂镇中心医院管理中特色,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黄xx院长要求医务人员一定要让病人做到“三清楚”:一是要让病人清楚这种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什么会发病。二是要让病人清楚医生的治疗方法,所用药物的作用,让医治过程透明化。三是要让病人清楚同样的病如何预防。“三清楚”的推动不仅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细节,也较好地推动了全镇的预防保健工作,提高了全镇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注重医院的硬件建设和人才的培训”
在黄xx院长接手管理太和堂镇中心医院之前,医院设备陈旧老化,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低,医疗质量与上级的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营业收入每个月只有18万多元,还欠下外债100多万元,黄xx院长上任后,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添臵了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血球仪、微量元素检测仪、宫颈癌筛查设备等,医院硬件设施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医疗检测水平,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准确的诊断出疾病。在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黄xx院长亲自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学习,每个月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三基”考试,对考试前三名进行奖励,对不及格的给予处罚;并和衡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协作,请市中心医院的专家来我院指导培训医务人员,每个月定期派出临床一线医生到市中心医院进行进修。新机制产生新活力,医院的医疗质量上了一个台阶,受到了医疗质量管理年专家检查团的表扬,医院的业务收入从此直线上升,每个月营业收入达50多万元。
“情系村民,回报社会”
黄xx院长一到太和堂医院上任后,就和院务组人员去到了罗口町敬老院看望了“五保户”,送去了慰问品,并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疾苦,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春节前夕,再次去看望了他们,送去了一些生活用品;对镇里的五保老人和特困群众来看病,能减免的费用尽量减免,有些困难群众前来看病没钱吃饭,黄xx院长自掏腰包为病人买来盒饭;20xx年3月22日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xx、副院长王新武一行走访了文桥村、大路村的贫困村民,为贫困村民送去了慰问金,与村民亲切交谈,并及时的向当地群众宣传农合政策,免费住院分娩和农村常见病的防治知识。在走访的过程中,突遇一村民急发心脏病,生命垂危,黄xx院长迅速对其进行了救治,经过10几分钟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并及时向患者家属和村民讲解了突发心脏病如何对患者救治,受到了患者家属和村民的好评和感谢。
“认真执行农村卫生工作各项方针和政策”
20xx年是卫生工作不平凡的一年,随着新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基本药物的实施、公共卫生项目的进一步推进、乡卫生院环境整治等政策的落实,我院在黄xx院长的带领下,医院的内、外环境上有了质的改变。
根据新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基层卫生院从20xx年1月1日起,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上级文件精神下达后,黄xx院长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立即召开院务组和全体职工会议,不折不扣的传达上级的有关精神,对我院的药品进行盘点,对下一步用药提出新的要求,有的医生对基药的实施不理解,他耐心的给他们讲政策,做思想工作,直到他们理解为止。确保了我镇基本药物工作的顺利开展。
20xx年是公共卫生工作实施的关键一年,没有现成的经验,只有靠自己摸索,但他心里清楚,这是国家用钱在买我们的服务,不得有半点马虎,他把每一项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把每一项工作分解落实到每一人身上,使每一人身上都有责任,公共卫生工作出现矛盾的时候,他亲自去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争取使他们都满意为止,有时候他亲自到各村看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我镇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心为民“
黄xx院长是一个从农村走出的院长,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农民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他们的血和汗,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10多年的.工作中他始终铭记着农民的疾苦,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拒收病人红包多达几万元之多;在他担任院长职务以来,要求医生坚决不开大处方,对于乱开大处方的医生处以重罚;他不乱开支公家的一分钱,在他上任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来就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能坐车的绝不租车;招待开支每次控制在200元内、招待用烟全部为黄色芙蓉王;药品、设备采购实行公开化,用最低的价格买到
最好的药品和设备,坚决拒收供应商的回扣,自觉抵制商业贿赂。黄xx院长在担任太和堂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后,除了负责全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外,还经常深入到临床一线,利用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的临床经验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受到了患者家属的称赞。
在生活中,医院职工生病住院了,他亲自到医院去看望他们,职工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他也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心为民,他是西区人们健康的守护神!
卫生院院长事迹篇8
李冬平,简阳市灵仙乡卫生院院长,一位睿智、诚实、儒雅的年轻人,正是他带领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大学生扎根基层发展中医,在简阳市的医疗行业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的道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使医院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简阳市中医特色医院的排头兵。“人本管理+物本管理”打造医院“硬品牌”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什么?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美的环境;软件是什么?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的两大利器。没有了这两项,其它一切都免谈。李冬平对这些自然是熟记于心,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机制是发展的关键。
一、打造特色中医。
在中医特色方面,医院建设了专门的中医集中诊疗区,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骨伤专科,并先后选派优秀骨干医生到广州北京等地医院进行医疗技术深造,学习具有中医特色的小针刀技术,并把技术带回当地,运用小针刀治疗小儿脑瘫,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疑难杂症,起效快,病痛少,疗效好,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有力的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医院从20xx的年收入80万,发展到20xx年的年收入200万以上,这些都与李冬平的系统化管理和先进理念扎实的医疗技术是分不开的。
二、改善硬件设施
20xx年李冬平主持灵仙乡卫生院工作以来,积极向上级单位争取,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先后新购买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经颅多普勒等先进医学检查仪器,中医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器材等先进的医学检查设备,填补了灵仙乡长久以来的无先进检查设备,设备老化的局面,为当地老百姓能够在当地得到更好的医疗救治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解决农民看病难
为了解决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李冬平也做了长远的打算和不少的工作。免费为辖区内的五保老人进行健康体检,生病了就直接上医院免费治疗,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进行医疗补贴。在居民健康体检方面,为了方便农民群众,我们实行挨家挨户上门服务,到农民家里去进行健康检查,对于筛查出的疾病予以及时告知患者,并且给予健康指导及合理用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就免费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有时候农民来院看病,没有钱坐车回家,李冬平还自己掏钱给患者坐车。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的榜样,用一句古语形容那就是“大医精诚”。
四、提升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在现在的医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李冬平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也没有放松肩上的担子。他清醒地意识到,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仅有硬健设施是远
远不够的,必须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他把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健康、优美的医院氛围,看作是今后发展的重点。在他的带领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先后实施了“赠医施药”、“下乡义诊”和“免费医疗”三大工程。在医院内增加了免费开水、便民服务车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开展了“三化、五心、六个一”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为病人倒一杯开水、献一束鲜花、发一张贺卡、递一块手帕、送一个微笑、道一声问候。从门诊到病房,从入院到出院,从人前到人后,李冬平带领全院医护人员用真情、实情、深情、亲情、动情、感情,实行一条龙式服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五、创新医院管理
在李冬平的带领下,灵仙乡卫生院领导班子不断创新医院管理方式,在医院实行了“单病种收费最高限价制度”、“中医康复类最低收费制度”、“拒不收受红包制度”,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住院医疗费用如超出限价,超出部分按5:3:2的比例由医疗小组、科室、医院三方补齐,有效控制了住院费用的上涨和结构的失衡,实实在在地落实了“用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一目标,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六、无私奉献铸辉煌
对于医院发展前景李冬平非常自信地表示:有全院职工的团结与热情作坚强后盾,医院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而医院的员工们也高兴
地表示: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大幅度攀升,现在比从前的确累多了,但当看到医院像加足了马力的火车一样一路向前,心里却很高兴,因为看到了医院发展的光明前景。还有重要一点,就是李冬平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了大家。他秉持公心,严于律己,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之中,他耐心倾听职工们的意见,细心、周到地关心职工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积极解除职工们的后顾之忧。在事业面前,他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他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他两袖清风,廉洁自律。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李冬平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党员、一个院长的光荣责任,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对事业负责,对患者负责,对同志负责,李冬平严中有爱,一番良药苦口的批评教育让人心悦诚服,一缕真挚浓郁的深情厚谊让人春风满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这就是全体员工对他的人格评价。
两年来,在李冬平的带领之下医院的中医骨伤专科得到了全面进步,医疗队伍迅速成长,医疗环境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上级部门和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李冬平带领着一群年轻业务人员扎根基层,在灵仙乡这个偏远的基层医院挥写了一曲华彩的乐章。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李冬平与医院的未来,一定会更精彩、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