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1-23 11:01:29 分类:心得体会

只有围绕自己想法写出的心得体会才是有意义的,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人生舞台上的角色和责任,400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伦理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伦理心得体会5篇

伦理心得体会篇1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疾病健康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有关,医学模式将全面主导医学实践,成为医务人员的主导思维方式。学习护理伦理学可以提高护士的护理道德认识,提高可借鉴的榜样和行为导向,激发护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护士的道德水平和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的事业感,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护士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病人,护士要带着爱护同情的感情不厌其烦地为其护理、治疗,带着最大的职业涵养去理解患者的痛苦。人类需要情感,特别是患者更需要,护士的道德情感包括同情感、责任感、事业感,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情感需求,护士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拟定从入院到出院一整套全方位的护理、治疗措施、健康宣教,使病人调整自身的心态,积极的配和治疗。所以,护士要在平凡的职业工作中,不断努力刻苦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勤奋工作,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关心体贴照顾患者,对病人一视同仁,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

用护理论理提高自身修养,营造美好氛围。护士的语言、仪表、行为直接影响护士的外在美,也能给患者初次见面留下良好印象。所以护士要良好的语言修养,学会使用语言的道德美,与病人交谈时注意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治疗性语言,保护性语言。病人住院后由于角色的改变,自尊心受到压抑,沟通时要顺从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能做到的尽力给予满足,限于条件做不到的要给予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温暖感,决不要冷淡他们,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

运用护理伦理对工作进行自我评价, 护理工作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时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护士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将护理技术与护理伦理结合统一,才能做到动作敏捷,头脑冷静、思维清晰、紧张而有秩序工作,才能提高操作和救治效果,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它引起了我对未来如何恪守医德,如何处理好与医生、病人之间的相处、沟通。也让我了解到,要成为一名好的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操作水平和坚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平。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学道德水平,即使有再好的技术和知识,也只会害人。就像一些不负责任的护士,粗心大意:换错药,挂错瓶,输错液等,使病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死了就不能复生。而我们作为一个医护人员,关心、尊重和爱护病人的生命使我们的基本责任。医学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心生命、保护生命,而我们护理人员应该做的就是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以前缺乏对护理职业的认识,把护理工作简单的看成是打针、发药,没有什么学问,而经过对伦理学的学习,我认识到在整个医疗工作中都少不了护理人员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忽视的配合。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医生和护士只有职业分工的差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维护人的健康与生命,都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因此,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医学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病人的健康功利和社会大多数人的健康功利放在了首位,将有限的资源放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为将来投身于人民健康事业打好基础,做个高素质护士。

伦理心得体会篇2

五彩斑斓的墙壁,花花绿绿的床单,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眼前面对的病人全都是一个个天真又可爱的小精灵。

2周实习中,我发现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首先她的病人很特殊,面对的群体是儿童,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因此对他们的照护显得格外小心谨慎。就拿打针来说,在一般的科室,绝对是一个很普通的操作,通常我们实习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都可以完成,但是在儿科却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其一,打针技术的好坏已经成为家长评判儿科护士能力水平的一个准则,是取得家长信任的'一种途径;其二,小儿独特的解剖结构,小婴儿一般手背静脉不明显,大多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头皮静脉弯曲又细,穿刺的难度很大;其三,小儿不能和成人一样积极主动的配合你的穿刺;最后一点,即使穿刺成功了,也有可能被患儿活动时不注意造成输液外漏,以上仅仅是日常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一个操作就充分磨练了儿科护士的耐心、爱心和专业技术水平。

儿科的环境也是相当之热闹,有小孩子哭泣的声音,开怀大笑的声音,疯跑打闹的声音,真是哭声、笑声、闹声、声声入耳,这样的环境虽然能活跃气氛,但确实不是一个工作的好环境,但是特殊病人要特殊对待,无论环境再嘈杂,身为医务人员,还是要坐怀不乱,冷静思考,认真核对,不仅要不出差,让孩子愿意,还要让他们的家属满意,这是一件多么不简单的事情啊!而我们的老师天天都要做到这样,真是叫人佩服。

在这里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心思变得更细腻了,亲和力也提高了,虽然每天都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高度集中注意力,叫人劳力又伤神,但是看到小孩子绽开花儿一样的笑脸,什么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伦理心得体会篇3

用牛奶轻轻擦拭眼周,减轻黑眼圈。

用纱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围,每次10分钟,眼周的皮肤就能喝饱水。

涂抹眼霜时,手法一定要柔和,用无名指轻拍而不是涂抹,这样才不会造成细纹。

涂完眼霜后把双手搓热轻轻捂在眼睛上更利于眼霜的吸收。

眼睛干燥时,盛一杯开水,闭上眼睛靠近杯口,用热气蒸眼睛(当然不能太热了),之后马上涂上眼霜,或做个眼膜,很舒服喔。

如果买不到眼膜或觉得贵的话,买一瓶好的抗衰老的化妆水、好的乳液都可以。把它倒在厚手棉片上浸透,再分成均匀的两片,贴在双眼上,可以把上下眼皮分开贴,免得觉得无聊,之后最好在上面加一张保鲜膜。

注意睡姿,避免长期朝一个方向侧卧,更不要将脸埋在枕头里,眼周很容易被挤压出皱纹。

保证充足睡眠,多锻炼身体,多饮水,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这样就不容易有黑眼圈了。

面部表情不要太夸张,不能老是挤眉弄眼,时间长了眼角周围就会出现很多小皱纹,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真是“年少不注意,老大徒伤悲”!

烈日下外出一定要戴墨镜,不仅保护视力,也保护眼周脆弱的肌肤,秋冬也不能例外。

特别干燥的季节,可以在使用眼霜的时候加少量的维e油,可以起到滋湿保湿的效果。

伦理心得体会篇4

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会计学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也成为企业、公司等日常经营必不可少的必备。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必须严于自身的专业素质修养,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把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__年2月25日—20__年5月30日在__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实习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 在进行了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通过对《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学习,可以说,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自己只要理论运用到实践,就会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过于天真,真正的会计工作,是不可能用书本知识来衡量操作的,终于体会到了,实践胜于理论这个道理是如此深刻。没有实践,或者我永远都不会以为会计工作是如此的严谨认真,也不会以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需要比其他工作更多的细心与耐心。

二、实习单位情况

带着一种幸福与美好的憧憬,我来到了天成律师事务所,这是一家比较中型的律师事务所,拥有20多位专业律师。从事着民事、刑事、行政等各种法律业务。平时的账务往来是比较复杂而多量的,而且日常处理的财务工作量比较大,要求也比较高,要做到迅速,有效,且不能出错。因此,对会计的专业水准要求也相当的高。

三、实习主要过程

由于这里的每一位律师,都是十分严谨而专业的,心里有着不小的压力,毕竟,面对着大量的专业人士,自己显得如此的心虚。

(一)带我实习的前辈是史会计,是个比较年长的前辈,她在这个律师事务所呆了六年多了,相当熟悉事务所的财务情况。首先她耐心地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往来账目的登记、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然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所提出的疑难困惑,她都耐心解释,尤其是在会计的一些基本操作,给予了相当细心的指导,心里上,我相当的安慰,这是对于一个心里还有胆怯想法的晚辈真诚的照顾,在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能遇上这样的师傅真是我的幸运。虽然实习不像正式工作那样忙,那样累,但我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了,因而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觉得收获也不小。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迅速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并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

(二)通过这段时间的会计实务的实践学习,我对会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流程有了不小程度的了解: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事务所的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它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

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

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利润表;

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事务所的财务状况。

利润表是反映事务所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9、记账的规则和方法

记账规则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和账簿启用与登记时所应遵守的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a、在账簿启用时,必须填列“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载明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账簿册数、账簿页数、启用日期,会计主管人员和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更换记账人员时,应由会计主管人员监交,在交接记录内写明交接日期和交接人员姓名,并由交接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盖章。

b、登记账簿必须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

c、账簿的记录必须清晰、耐久、防止涂改。

d、账簿必须逐页、逐行循序连续登记。

e、账簿记录必须逐页结转。

f、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更正错账。

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会计的一定原理和规则,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将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到账簿中去的方法。我们采用的是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反映的记账方法。

四、实习所想、所感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

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没有学过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不懂得那些专业的财务词汇,要想完成会计工作,是相当的困难。

会计工作是比较繁琐而细微的,面对的不是深刻的文字,而是反复出现的阿拉伯数字,很容易产生疲倦的感觉。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账目记录、登录错误,计算的错误等问题。只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做,才不会出现差错。因此,工作的时候,绝对的高度集中注意力,不能分心,不能心浮气躁。不然,效率极低,而且错漏百出。

面对着事务所里的律师,看着他们每天从事的工作,其实,本质上都与我的工作差不多,有着不断的重复,但是,他们却从来都是严禁以待,对于每份证据,每份文件,每个程序,每个环节,都要做反复地核对与检查,保证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诉讼文书上,对每个字,每句话,都有着相当严密的推敲与构思。就如同会计工作一样,一个小数点都得斤斤计较。看起来是多么的乏味,枯燥。但是,真正用心了,才发现,工作的乐趣,在于过程中的谨慎,与完成工作后的轻松。当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做得一天比一天精确,一次比一次有效率的时候,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

偶尔闲暇也与律师们聊天,才发现,他们对着财务的见解,也是相当的独到,让我意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会计是一个经营机构最基本的构建,也是一个掌握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无论公司大小,都是围绕着经济在运作的。这个位置举足轻重,每一个数字都牵扯到公司的兴衰,毕竟,这个商业社会中,经济牵动着所有的公司与所有的人,日常法律事务,其实也是大部分围绕着经济流转而产生,因此,会计部门的重要性,是不能忽略的,作为掌握一切经济动向的部门,就好像命运的齿轮,一旦它停止了,那么整个公司也就无法再正常运作下去。

良好的专业素质、认真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清廉的道德修养,都是对会计人要的基本要求,此外,作为会计人员,对外的沟通力与交际能力,也是要求颇高的。一个会计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个公司的整体水平。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学习,我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有了更多的提升。会计工作也如同一门艺术一样,要潜心修炼,提高自身,才能得到更多的肯定与承认。仅仅有着专业知识,是无法胜任会计工作的,还必须有着综合素质的修养,才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位置,肩负的责任,与工作的真实意义。也只有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会计人。

伦理心得体会篇5

【哲人追“思”⑪】

作者:陈霞、罗启权(分别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讲师)

梁存秀(1931—2018),笔名梁志学,是我国著名的德国哲学翻译家、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1960年以后,曾担任《哲学译丛》责任编辑,《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自然辩证法》常务副主编,主持翻译并出版多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并撰有相关的研究专著。梁志学先生既是翻译型的研究家,也是研究型的翻译家。他为人极具学者风骨,为学满怀热忱,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1.翻译与研究并进

1956年,梁志学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恰逢贺麟系统讲授黑格尔哲学,北大哲学系主任郑昕讲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刚刚毕业的梁志学成为了两位教授的助手。这段经历让他对德国古典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名师的引领使他的理论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后来,他秉承其师贺麟的治学传统,进行了大量德国古典哲学的翻译和研究。他本人的治学风格正是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范例。

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译者既精通专业内容,又能创造性地将其转化为平实流畅的汉语而不失其本意。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德国古典哲学译介方兴未艾,很多术语从来就没有人翻译过,需要译者创造性地转译为汉语。这就需要再创造,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中文翻译方式,创造现代中文学术术语和学术语言,例如扬弃、自在、自为、映现、反思等。这种翻译其实是一项原创性很强的研究工作。遗憾的是,在我国学术界,译著至今一般还不算个人的学术成果。

早在1976年,梁志学就与薛华合作翻译了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这是国内最早译出的谢林的完整著作,而且所用的底本跟当时德国同行使用的一样,是奇形怪状难以辨识的德文“花体字”版。此书的出版为改善当时乃至现今国内学界重康德、黑格尔而轻谢林的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之后,梁志学与夫人沈真合作翻译了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1980)和《人的使命》(1982)。这些经典译著的问世鼓舞了众多中国学者,在中国知识界的影响至深至远。1980年,梁志学与薛华、钱广华、沈真合作完成了黑格尔《自然哲学》的翻译和注释,此后又翻译了克劳斯的《从哲学看控制论》(1981),参与翻译了马赫的《感觉的分析》(1986)等著作。

1986年3月,梁志学开始着手翻译和出版五卷本的《费希特著作选集》(修订版更名为《费希特文集》)。他组建了费希特翻译课题组,真正贯彻了“翻译与研究相结合”的治学原则。他主持并参与翻译费希特的著作,作为主编对所有译稿都一字一句地根据德文校改,并编撰几乎全部译著的注释。他在翻译《费希特著作选集》的基础上,撰写了三部研究费希特的著作,分别是《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1991)、《费希特耶拿时期的思想体系》(1995)和《费希特柏林时期的体系演变》(2003)。这些著作全面而系统地向国内学界介绍了费希特的知识学,具有开创之功。以费希特为切入点,梁志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视野开阔,博大精深。《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自然哲学中的目的性与因果性》《从康德到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的进化和退化》《康德早期的自然哲学著作》《谢林哲学思想演变简评》《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智直观》《略论先验逻辑到思辨逻辑的发展》等论文充分展现了他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深刻理解。

梁志学对黑格尔的翻译与研究由来已久。他翻译出版了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并在1986年出版专著《论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他力求在准确把握黑格尔原著和有关史料的基础上,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进展去解释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他认为黑格尔在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上提出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对若干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解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2002年,他在其师贺麟的译本《小逻辑》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译本,即《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该新译除了在翻译上更为精确,还配有近200条译者注释。在编写注释的过程中,他将黑格尔的逻辑学与其《哲学史讲演录》结合起来,与西方哲学史结合起来,对黑格尔逻辑学涉及的重要概念和思想作了深入通透的阐释。

2005年,梁志学开始着手“历史考订版”《黑格尔全集》的翻译。此前,贺麟曾先后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牵头编译《黑格尔全集》未果。2006年1月,梁志学主持的翻译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并获得100万元的经费资助。梁志学选择北莱茵—威斯特伐伦科学院编辑的“历史考订版”《黑格尔全集》作为翻译的底本。这是目前最准确、最完整也是最权威的版本,共有著作集(黑格尔在世时发表的作品和未发表的手稿)、讲演集(以黑格尔的学生们的听课笔记为内容)和书信集三辑,其中包含大量专业注释,预计将要出版50多卷。梁志学组建的黑格尔翻译课题组以费希特著作翻译原班人马为基础,遵循“历史考订版”《黑格尔全集》“翻译一部,出版一部”的传统做法,坚持分工翻译、相互审改并统一审稿的原则,严把翻译质量关。2011年,梁志学接受采访时曾语重心长地说道:“整套《黑格尔全集》的翻译工作,预计得花费80年。”“这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学术事业,薪火相传,从他晚年的这一筹划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通过翻译出版《黑格尔全集》来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德国哲学翻译和研究人才的殷切期望。梁志学的德国古典哲学翻译极大地推动了由贺麟、杨一之、王玖兴、王太庆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经典翻译事业,共同将中国近代以来的西学汉译事业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他大量的优秀译著与研究文字直接影响了汉语世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解读风格。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翻译与研究并进的实践,梁志学逐渐摸索出关于“翻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认同钱锺书的看法,即翻译应该以“入于化境”为理想目标,并进一步指出,现实的翻译总会存在一些“讹”的缺陷,但是在不免有“讹”而又有可能日益臻于“化”境的矛盾的无限进展过程中,总是可以从个别性达到普遍性,总结出一些翻译的规律,从而使得译作不断接近原作。要想翻译好原作,就既不能走向片面追求意译的自由翻译,也不能固守唯直译是求的机械翻译,而应该同时兼顾“神”“意”“形”。其中,评判翻译作品好坏的最重要标准为“信”,即“语词语义、修辞色彩、句法逻辑、句法结构、行文风格和艺术形象”,这事实上已经包含了“达”和“雅”。翻译活动离不开理解活动。高水平的学术翻译或高创造性翻译,绝不仅仅是机器式的语词对译,还需要对原语言所处的文化系统的整体理解,既需要对著作本身的思想有准确领会,还需要对自己的本土语言和学术有充分的掌握。所以,译本应该被视为原著作者和翻译者共同完成的作品,翻译者在某种意义上是翻译作品的共同创作者。因此,他提出了建立翻译学的两个大方向:一是求助于创造性的想象力;二是吸收系统科学和符号学的成果,以辩证法的观点探讨作为反映过程和表现过程的翻译工作。

梁志学的译文平实简练、严谨畅达、忠于原作,这在学界是有目共睹的。他所翻译的作品不仅作为思想研究的文本,而且作为翻译的典型示范,嘉惠学林之功甚大。

2.阐明费希特的知识学体系

201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自由之路——梁志学文选》,该书全面反映了他从事哲学研究半个多世纪,从辩证唯物主义上溯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心得体会,其中对费希特哲学体系的研究可谓其学术与人生的缩影。

费希特哲学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梁志学历时20年对这个体系进行翻译和研究,仅《费希特著作选集》就耗时15年。在翻译的基础上,梁志学对费希特哲学进行了系统梳理。费希特的自由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是关于“自我”的学说,而以“自我设定自我”为初始命题的知识学,是推导费希特整个哲学体系的公理。在认识论上,费希特反对康德设定的物自体,用作为本原行动的自我摆脱康德自在之物的束缚,确立起主体和自我意识对客体和实体的绝对自由。

费希特知识学是从三条基本原理出发的。第一原理是“自我设定自我”,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无条件的,即a=a,其内容决定其形式,其形式决定其内容。用日常语言可以表述为:我等于我,我就是我。这条原理中的动词“设定”“等于”或“是”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被他称为“本原行动”,就是“自我”本身。也就是说,自我就是行动,就是要“成为”什么、要“是”什么,因而就是自我创造的自由。第二原理是“自我设定非我”,它在形式上是无条件的,在内容上则是有条件的,受到绝对第一原理的制约,即-a≠a。“非我”即一切不是我的东西。“自我”必须设定这一切“非我”的东西,即设定“自我”为一个受到“非我”限制的“自我”,“自我”的主动性受到“非我”的被动性的制约,造成“自我”与“非我”的互相限定。通过对“非我”的规定、克服和超越,“自我”才能使“自我”展开、扩充、形成为“自我”。所以“非我”既是“自我”需要克服的,也是“自我”实现自己不可或缺的。第三原理是“自我与非我的统一”,或者表达为“自我在自身之内设定一个可分割的非我,以与可分割的自我相对立”。它在形式上是有条件的,受到绝对第一原理的制约,在内容上则是无条件的。可见知识学的推演是本原行动或自我的逐步展开,从第一个步骤到第二个步骤是分化活动,从第二个步骤到第三个步骤是整合活动,三者体现了正题、反题与合题。由此,知识学原理作为理论系统构成一个由命题组成的自我封闭的圆圈。正是费希特第一次清晰明确地表达了正反合这种辩证模式。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我与非我相统一,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终要达到第三原理,那就是人的完全自相一致——绝对自由的自我。

费希特的知识学体系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部分,前者的对象是理论理性,而后者的对象则是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是实践理性的前提,实践理性却高于理论理性。理论是为行动做准备的。费希特的“自我”不仅在认识着自由,也在行动中追求着自由。“自我”通过克服“非我”的行动而作用于“非我”、改造“非我”,因而必然要进入到伦理、道德、历史、法权等领域,通过改造这些领域使自由成为现实。费希特希望建立一个能实现和保护自由的理性王国。个人为了获得自由,首先得认识到自我是有限理性存在者,而他者则是作为自由地合乎目的的非我的有限理性存在者,理性存在者之间必须彼此承认地交往,即过社会生活,因此自我必须给他人以自由。给他人自由就得对自己有所限定。这样的相互限定和制约不仅是理性的和道德的,更是实在的和法治的,目标是为了确立平等协作关系。共同体的维护不是依靠神学和国家的威权,而是所有人都得遵守和承认法权规律。法权规律的基础和根源是“人的理性和经验的自然法权”。这样,声称绝对天理和神意,压迫和不平等地对待臣民的整个封建制度都被费希特宣布为违反自然和理性的。

梁志学在翻译与研究之间来回穿梭、不断往复、互融互动,以翻译加深研究,以研究促进翻译。通过三部研究费希特的专著,以及《〈自由的体系——费希特哲学读本〉导言》《从全球化看费希特的历史哲学》等文章,他深刻地阐明了费希特不仅仅是德国唯心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一个中间环节,其思想也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地位。

3.探索马克思对费希特思想的批判继承

恩格斯在1882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所写的序言中说道:“德国资产阶级的学究们已经把关于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及其创立的辩证法的记忆淹没在一种无聊的折中主义的泥沼里,这甚至使我们不得不援引现代自然科学来证明辩证法在现实中已得到证实,而我们德国社会主义者却以我们不仅继承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而且继承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而感到骄傲。”虽然恩格斯明言德国社会主义者继承了康德、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尤其是辩证法,但是读遍马克思的著作,却基本未见有直接引用费希特的文字,而在零星几处直接指认费希特的语句中又多为批评之辞。所以如何看待马克思对费希特思想的批判继承便成为一个棘手的课题。学界或者因其似乎不得其门而入而避之不谈,或者基于对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解,径直断言马克思不会有所取于费希特思想。

阐明马克思对费希特思想有隐微的批判继承,是梁志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梁志学对此课题的研究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即“从评述费希特的哲学体系着手,说明他的哪些论点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痕迹,或他们两者有何一致之处”。这就不仅需要对费希特和马克思两人的整体思想都有透辟彻底的理解,而且还要有强大而敏锐的思想穿透力,能够超越文字和概念表面上的是非同异,直探思想的本质。通过对马克思直接指认费希特各处文本的考察,梁志学揭示出马克思哲学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对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中的演绎方法以及他的自然法权学说、政治学说、自我意识学说等,都有批判的继承。随后,他描述了费希特的知识学体系,并在厘清马克思如何继承黑格尔的思辨方法以构造经济学理论系统之基础上,间接地勾勒其所受到的费希特古典功利化方法的影响。在方法论上,费希特将近代自然科学的古典功利化方法运用于哲学领域。马克思虽然不同意黑格尔的“理念”与费希特的“自我”两说,但在理性演绎的方法上仍有部分借鉴。而且,马克思所强调的“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即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可谓直承黑格尔,然而它的源头却在费希特。最后,梁志学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之灵魂的辩证法,其根源也是在费希特。美国学者汤姆·洛克莫尔在《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中指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大部分源于费希特的理论视域,并进一步运用了费希特的术语表述方式。”他的看法跟梁志学的是基本一致的。

除了方法论的比较外,梁志学还指明费希特的法权哲学、道德哲学、宗教哲学和自然哲学,均与马克思哲学思想有亲缘关系。在法权哲学领域,费希特阐述了“劳动”是人类生活的首要条件,社会中的一切成员都有劳动的义务和权利。“不劳动者不得食”,从而支配社会成员的经济关系应当是一种平等的互相取予;在合理的经济契约关系背后,应有合理的政治契约作为保障。这些观点里已经蕴含有后来马克思提出的“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洞见,也有着许多社会主义的成分。在道德哲学领域,费希特认为因为它仅仅涉及精神世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律,所以身处学术界的学者应该坚持独立思考,反对权威的独断和权力的压迫,维护道德准则和实践行动的公开性,做到言行一致。这与马克思激烈地批判当时的普鲁士政府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压制,堪称意气相投。在宗教哲学领域,费希特持守康德的理性宗教哲学之立场,直陈“外化是宗教的真正本原”,后来费尔巴哈进一步论证“上帝”实质上是人通过自己的本质的异化而创造的,这些观点都被马克思消化吸收。在自然哲学领域,费希特大力弘扬科学对于人实现其本质的积极意义,指出“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这与马克思坚称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依赖科学的充分发展等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梁志学基于深厚的学养,将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思想贯通起来,对马克思批判继承费希特思想的痕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剖析,并将费希特到马克思之间的思想视为通向后者的“中介”。他为学界展开了一幅从德国古典哲学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壮丽图景,特别是他勾画的费希特与马克思哲学思想之间批判继承关系的诸多线索,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论域。

4.论述学者的使命

1980年,梁志学与夫人沈真合作翻译了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两年后又翻译出版了《人的使命》。1984年,商务印书馆将这两本译著结集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出版,现已重印8次,而且还有珍藏本(2009)、分科本(2011)和120年纪念版·分科本(2017)等多种版本。此书不断被重印,可见对中国学术界影响之深远。

费希特不仅教育民众,而且也教育学者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阶层。费希特把知识分为三种:第一种知识是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因而是哲学的;第二种知识部分地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因而是历史哲学的;第三种知识是纯粹历史的。这三种知识的结合构成了所谓的学问。谁献身于获得这些知识,谁就叫作学者。获得所有这些知识的目的是借助这些知识,保障人类的全部天资得到同等而持续的发展。由此,就产生了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的一般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

所有的人都应有真理感,但仅仅有真理感还不够,还必须予以阐明、检验和澄清,而这正是学者的任务。学者不仅看到眼前,同时也看到将来;他不仅立足当下,也思考人类应该去往哪里。学者的使命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并为社会而存在。因此,学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学者在一切文化方面都应当比其他阶层走在前面。由于摆在学者面前的目标往往是遥远的,他应该达到的那个崇高境界通常仅仅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所以“学者有理由成为最谦虚的人”。学者影响着社会,而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是自由的,所以学者只能用知识和道德影响社会。学者应当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有道德的人,他应当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

关于人的使命,费希特说:“人的最终和最高目标是人的完全自相一致。……人的使命并不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但是,人能够而且应该日益接近这个目标;因此,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就是他作为人的真正使命。……完善就是人不能达到的最高目标;但无限完善是人的使命。”

费希特有关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的这些精辟论述,切中要害,发人深省。

费希特不仅是一位擅长理论思辨的哲学家,而且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行动哲学家。他在德意志民族处于外敌入侵、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刻,勇敢地站出来捍卫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号召民众起来反抗拿破仑的入侵,实践了自己的行动哲学。易言之,费希特不仅用“言教”,而且用他的生命实践着“身教”,作出提高人类道德风尚的引导和示范。他多次发表公开演讲,最著名的就是十四场《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他身处其中的柏林,由于普鲁士政府尚未付清战争赔款,还驻扎着法国军队。他反对拿破仑、唤醒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法国军队眼皮底下进行的。梁志学对此评论道:“这种在民族存亡之际敢于挺身而出、大声疾呼的行动,真正表现了一位为真理而奋斗不息的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费希特的系列演讲以走世界文明大道的普遍性与热爱祖国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主张民族的复兴当以改革教育入手,提倡教育兴国,启发民众,培养新人。他说:“合乎理性的国家不能靠弄虚作假的做法,用手头现有的材料建立起来,相反地,要建立起这样的国家,一个民族首先必须获得文化素养,教育水准必须得到提高。一个民族只有依靠脚踏实地的工作,首先解决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课题,然后才能解决建立完善的国家的课题。”梁志学概括说,费希特希望德意志民族复兴的根本就在于要建立起一种本身纯粹、高尚和伟大的精神。正是在德意志民族率先建立起一个按照理性,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新世界的意义上,这个民族才能够成为世界的再生者和重建者。

同时,梁志学也提醒人们注意,费希特主张教育新人不仅仅是要复兴德意志民族,而且也要做世界主义者。因为培养建立理性王国的新人“这项工作在内容上拥有的精神并不是狭隘的和排外的,而是普遍的和属于世界公民的”。关于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关系,费希特说:“任何一个世界主义者都会借助于民族给他设置的限制,势必成为爱国主义者;任何一个在自己的民族中是极其有力、极其活跃的爱国主义者的人,也是极其活跃的世界公民,因为一切民族文明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这种文明传遍全人类。”费希特把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他反对借助世界主义之名而把自己民族的意愿强加给其他民族。梁志学说:“坚定不移地走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既热爱自己的祖国,又坚持世界大同的理想,既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又反对列强的霸权主义,这才是《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这部世界名著的真谛。”他强调,中华民族要走世界文明大道,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可以从费希特的演讲中获取理论资源的。

梁志学生前曾向后辈们自我调侃,称自己是“土包子干洋活”。梁志学来自山西农村,小时候还做过儿童团员。他说自己没有留过洋,不是外文专业,是个“土包子”,但他干的是“洋活”,以翻译和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为终生志趣。梁志学“干洋活”并非偶然或随意,他的治学精神、使命感和方法论是与当代中国以及他所关注的这个时代面临的思想困境息息相关的。他选择德国古典哲学,旨在培养理性精神,传播自由思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们要继承和发展梁先生的哲学研究事业,踵其事而增华;缅怀其人,追慕并内化梁先生的高风亮节。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11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伦理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