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坊心得体会5篇
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想要很好的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都需要认真记录心得,400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陶艺坊心得体会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陶艺坊心得体会篇1
做陶器,听起来就觉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样,但是,做出来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鹰国际里看见了一个做陶器的地方,就问妈妈:“可以去做陶器吗?”可是时间太晚了,妈妈就回答道:“现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
前天,妈妈说:“今天我们可以去做陶器了。”我没听错吧?没错,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可是,下午有人来,没去成。昨天,因为妈妈生病了,也没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经4:00了。妈妈说:今天下雨,我们又要去送语恬回家,我们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问问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话,我陪你们去。”
“我问了她,她说想。”
“好吧,我们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们看见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马上把它做完。
开始做陶器了,老师先教张语恬怎么做,再来教我。我在她教张语恬的时候先学一下。轮到我做了。老师先给我了一块陶泥,让我把它固定起来,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当我的手没沾水时,陶泥摸起来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来光滑又细腻。老师让我们用大拇指先开个洞,做成杯子,再一点点用食指往外扩,记住,做的时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会儿就做成了一个碗。老师还告诉我们做任何东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状。我们俩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张语恬做的杯子真可爱啊!做了个杯子,上面还贴了个小白兔,想象力真丰富。我呢,而是做了一个有一朵花的碗。
哈哈哈哈哈哈……时间在笑声中过去了,我们跟那个地方说再见了,我想:我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做一次陶器呢?
陶艺坊心得体会篇2
我家楼下开了一家陶泥店,为什么不去试试?
周日下午,我就拉着妈妈和姐姐一起来到了店里。走进店内,我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陶艺品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玲珑剔透的绿色戒指,有形象逼真的犀牛和小象,有可爱的小猫笔筒,还有水杯、收藏盒、茶叶箱……
我迫不及待,马上动手操作起来。刚开始,我做得最快最好,当我已做了一个竖直的笔筒毛坯时,妈妈和姐姐的手里则还是一堆烂泥。我骄傲极了,放声笑道:“哈哈哈!”可是,悲剧就在这时发生了:因为在我笑的.时候用力过猛,还未完全成型的笔筒塌了!我尴尬极了,赶紧把羞红的脸低了下去,再一次认真地做了起来———我用手把泥堆在一起,揉、捏、拉、压、拽,一起上阵,我的泥巴,就像一块生面团,被我为所欲为地摆弄着:一会儿竖、一会儿横、一会儿扁、一会儿宽……简直奇形怪状!
一旁的姐姐看见了,摸着我的小脑袋,笑着说:“这块泥好惨呀!小朋友,让我来教教你吧!”姐姐就手把手地教了起来,这一次,我学得特别认真、特别投入!
终于,我学会了,按照姐姐那纯熟的手法,学着姐姐脚踩的姿势,比划着泥料的多少,看着转盘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揉着、捏着……伴着店里优美的背景音乐,随着转盘带水的泥从我指间流过,如泥鳅般光滑,却又好似一层轻纱……就这样,我浮躁的心安静了下来!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做成了一个规规整整的花口笔筒,赢得了妈妈和姐姐的连声夸奖!
陶艺如一炉火,磨去了我的浮躁,炼就了我的耐心。陶艺,我期待着与你下次的约会!
陶艺坊心得体会篇3
陶艺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谈起做陶艺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哩!
“今天肯定又是无聊的一天”,我自言自语道。我无聊地踢着小石头,我顺着一个小石头前进的方向,看见了一个名字怪怪的店——“陶之夭夭”。光是店名足以把我吸引过去,刚推开门,眼前的景象不得不让我叫哇!五颜六色的泥巴映入眼帘,还有各种各样的`饰品。我一个箭步冲到了店员面前,询问店员我才得知,这个陶艺是由不同颜色的泥巴组合而成,你可以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经烘烤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做了,看看旁边的人都干劲十足,我也充满了信心。但我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要做一个兔子,首先把白色泥巴搓成2个小圆球,一大一小。再做4条腿。眼睛,嘴巴一应俱全。我拍拍手得意地一笑,但感觉少了什么,对了“耳朵”‘我赶紧做了2个兔子耳朵。ok!不过开始去怪怪的,算了,直接把它送入烤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第一个作品。我把嘴张得好像可以吞掉世界那么大,“这是什么,完全可以和怪物相互吡媲美”。
哎!我灰心失望级了,又开始了第2个作品的制作。为了不伤自尊心,我细心地做了起来,搓2个小圆球当兔子的眼睛,2个稍大一点的做兔子的身体和头部,四肢我可是细心地不能再细心了,搓成一个小木桩的样子,做耳朵时,先把泥巴弄成扁扁的,把多出的部分去掉。做完后,一只四肢健全,不像怪物,精美,可爱的兔子出现在我面前。
我心头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觉,那应该是辛苦和汗水换来的成功吧!我坚信:只要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陶艺坊心得体会篇4
今天是星期二,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学陶艺。
到了画室,见到大板桌上放着一大块陶泥,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和弟弟马上坐到位子上去。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恐龙,每个部位都要做到细致和像。”说完,老师拿出恐龙资料,给我们挑选一只来做,过了一会,老师又温和地对大家说:“我先做一只剑龙给大家看:先把报纸包成一团,然后把陶泥压成像一块烙饼的样子,最后把陶泥包着报纸,在前后留两个洞,捏上头和尾,再把脚捏在下面……”,我和弟弟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我打算做一只剑龙,弟弟打算做一只鸭嘴龙,他开始做恐龙的身体怎么也做不好,我看了,就一边做自己的恐龙,一边帮弟弟,可弟弟没耐心,他做不好就说:“算了,我做长颈龙得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做,我告诉他:“你先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然后和姐姐一起做头、尾巴和脚。”
果然,他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真的做出来了,我夸他真棒,他笑了笑,没说什么。然后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做头。弟弟总是把头捏的太尖了,做的像条尾巴,可我想:这工夫可不能白费,把它当尾巴得了。于是,我把它捏到尾巴那里去了。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做头,我让他再做一次头,他像上次一样,做的像条尾巴,于是,我把尖头一拆,就变成了圆头,我告诉弟弟能捏上去了,他就捏上去。我看只剩下脚了,又鼓励他,弟弟甜甜地笑了!
最后,我们把柱子似的脚捏好,就给老师看,老师说:“做的不错,还要努力!”
晚上回家时,妈妈表扬了我俩能互相帮助。
陶艺坊心得体会篇5
xx年6月12日,陕西省校外教育组织的陶艺骨干教师培训,在紧张而又愉悦的气氛中圆满画上了的句号。能又一次参加陶艺骨干教师培训我很庆幸,这次培训让我的在陶艺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决,也使我的陶艺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谢陕西省校外教育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眉县活动中心为我们提供的优质培训条件。
本次培训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专业功底过硬的渭滨区活动中心何亚周老师、眉县活动中心李晶老师授课,还特意为我们邀请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陶瓷研究所研究员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艺坊林琴这样的大师级别老师为我们传经送宝。他们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讲解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创作及装饰、拉坯造型、修坯、画釉、上釉及烧制等内容。
在李宏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我们掌握了泥料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学会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复练习了拉胚的技能,每一个学员都做出了自己心仪的作品,通过练习也使我又一次认识到陶艺这种中国传统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论、技法和创造性缺一不可。别看简单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难进行。而烧制前的关键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师要求不仅要使作品厚薄均匀,还可以根据器型不同,造型出流畅,温润,细腻的作品。按照老师的指导,大家用陶艺工具开始对作品进行处理,进行精细的装饰,当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摆满了教室,大家都说收获是沉甸甸的。最后通过老师点评点评,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驾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师讲解和指导下,我们了解了画釉、上釉的注意事项,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荡釉的上釉方法,在尝试画釉、给自己作品上釉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将运往宝鸡进行高温烧制,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满足感,就会激动不已。
三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将在我们的心中沉淀扩散,陶泥在老师手中的随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学习以及回家后的练习,我一定会成为一名精通陶艺制作的陶艺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