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5篇
教案的结构要清晰,包括导入、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教案的编写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篇1
一、游戏导入
1、做个游戏好吗?翻页数
2、翻到95页,定住不动。拿好书,齐读卡片上的句子。(第6单元卷首语)
3、谁来说说你们怎么幸福?怎么快乐呀?那喝水时你感到过幸福吗?
4、今天学了22课后,你一定会体会到喝水也是那么幸福的!
5、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那这个字怎么读?学习“忘”。
“忘”怎么记?你想怎么读这个词才能让大家不忘!(大声)
“挖”和“井”怎么记?
“挖”用手挖所以是提手旁,挖的是洞,所以是穴字头,挖成“乙”的形状。
“井”(板画一口井)谁能上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井的构造
读了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这么多,就带着体会再来齐读课题吧,一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
二、自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读课文:认真读课文,遇到生字词一定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最后标好自然段。
2、词语:自读—个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赛读
3、字词回归句子:出示句子:
毛主席领导着革命战士解放了全中国。
全国人民时刻想念毛主席。
4、生字:同位互读——-交流识字(读-说结构-组词)——齐读
三、细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轻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告诉大家,这一段中藏着三个地名,看你能不能找出来。
遇到地名时声音大一些读出来,贴图:瑞金、沙洲坝、江西齐读,比较,你能把这三个地方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出来吗?
看到你们轻松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老师真高兴,也想读一读,行吗?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读错:把“住过”读成“住着”。
学生指正,说区别。住过——-表示曾经,住着——-表示现在还在看来读书一定要看仔细了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那儿”是指哪儿呀?
2、沙洲坝?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在那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
小朋友也来读一读,从这句民谣中你知道了沙洲坝是个怎样的地方?(吃水很困难的地方)
课文中哪里写到沙洲坝是个缺水的地方呢?快读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沙洲坝缺水的句子。
谁来读第一句?从这一句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村民吃水很困难?没有水会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困难呢?如果要解决这些困难就要——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体会着再读读
同学们,没你们见过挑水的吗?看图,你体会出什么?(山路难走、水桶很沉、村民很累…。)再读!!
3、是呀,沙洲坝的村民们吃水实在太困难了,这一切被当时居住在那里的毛主席看见了,他可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怎么做的?读你能想像一下挖井时的情景吗?怎么挖?学生充分想象,自由发言。
4、毛主席就带领着战士和乡亲们,一点一点地挖着…一天、两天…一直挖了十几天,水井终于挖好了!看,乡亲们多么高兴啊!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5、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6、乡亲们还给这口井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呢,这口井就叫——红井!后来,沙洲坝又唱起了一首民谣:(齐读)
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
喝上一口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
跟这口井有关系的小故事很多,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红井的小故事(讲故事)
乡亲们唱起来这样的歌谣,又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着红井,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6、是啊,每次看到红井时,每次喝到红井水时,村民们都会想起——毛主席。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听听乡亲们的心声!
“刻着”和“时刻”理解在不同的语境中字的含义不同。
7、字是刻在碑上了,同时它也永远地刻在了人民的心里!如今的沙洲坝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可是他们却依然还在饮用着红井水,那是因为他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四、拓展升华
1、吃水时,我们要不忘“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时又该不忘什么人呢?比如,穿衣服时“穿衣不忘”、“吃饭不忘”、“学知识不忘”。
2、现在“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为告诉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关怀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也叫做“饮水思源”!
3、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老师送给你们一首歌,播放《在灿烂的阳光下》
4、如果现在,我再问你这个问题:当你喝水的时候感到过幸福吗?你会怎么回答?
是啊,当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饮水思源的时侯,我们就被幸福围绕着!
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沙洲坝群众挖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乡亲们饮水思源,在井旁立了一块碑纪念毛主席的故事。通过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毛主席和乡亲们的表现,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同时会认十三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并学会心字底和广字旁两个偏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认识十三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会写七个生字和“横折弯”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有关毛主席的图片和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出示毛主席的图像,让大家说说他是谁,并告诉大家你搜集到的有关他的事迹。(老师介绍毛主席的事迹,让大家知道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把毕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3.老师:毛主席在革命途中为群众办了不少好事,解决了群众的不少困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在革命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的事。
(板书:吃水不忘挖井人)
让学生弄清:“吃水”的意思是什么,谁是“挖井人”,“不忘挖井人”的人是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课文里的生字,读顺句子,并标出课文里的自然段。
2.小组交流生字识记情况,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并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老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借助词语记忆。
(1)指名读。
(2)领读。
(3)多种形式练习。
2.出示单独生字,学生挑战练读。
3.借助拼音加深记忆,并练习组词。
4.多种形式练习。(字形分析,组词,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送信)
5.用谜语的形式认识心字底和广字旁。并学习“横折弯”这个笔画。
四、朗读感悟,初步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感激、怀念之情。
1.朗读第一段,
(1)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语气要舒缓。
(2)说说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朗读第二段。
(1)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大家挖水井呢?(让大家通过情景图和“很远”体会乡亲们吃水困难的情景。)
(2)通过“带”和“挖”感受毛主席一心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决心。
(3)“很远”“带”“挖”要重读。(让学生读出乡亲们吃水困难的情景,和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关心。)
3.朗读第三段。
(1)出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石雕图和乡亲们在井旁立的碑,
(2)问:我们要读出乡亲们什么样的感情?(感激、怀念)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吃,主,住,以,叫,江,没”七个生字。认真观察。
2.重点指导“主”和“住”两个字的写法:主人不在占中间,主人一来靠一边。
3.重点指导“以”的写法:先写竖提后写点,人来捺画变长点。
4.重点指导“没”的写法:后面部分的上面第二笔事横折弯,没有钩。带有这样笔画的字还有“段,朵”等。
5.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毛主席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
2.初步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培养饮水思源的情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一课——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整体把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汇报交流。
三、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弄清地点和人物。
(2)重点介绍“瑞金”“沙洲坝”两个地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呢?(出示乡亲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的图片,体会沙洲坝缺水的情景。)
(2)缺水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困难呢?(出示因缺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的图片,体会人们急切盼望有水的.心情。
(3)合作交流。
讨论:毛主席看到沙洲坝这么缺水会怎么想?乡亲们看到毛主席这么关心群众疾苦又会怎么想?(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群众感激毛主席的情感。)
(4)出示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井的石雕图,体会毛主席一心为人民的情怀,激起大家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
(5)用“因为……所以……”把第二段的内容连起来说一句话。
(6)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学习第三段。
(1)带着问题自学第三段。
乡亲们做了一件什么事?碑上刻着什么?
(3)齐读第三段,读出群众对毛主席的感激、怀念之情。
三、情感升华。
1.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不要忘了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革命先辈们,下面就让我们怀着感激、怀念的心情读一读碑上的字吧!
2.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感谢哪些“挖井人”呢?(课件出示情景图,培养学生饮水思源的情感。)
四,总结反思。
1.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提出愿望:愿我们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感恩创造这美好的劳动者,努力做一个为生活创造美好的人。
知识汇总
一、会认的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
二、会写的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
三、易错的字
“没”后面部分的上面第二笔时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四、多音字
解[jiě](分解)[jiè](押解)[xiè](姓解)
着[zhe](走着)[zhuó](穿着)[zháo](着凉)[zhāo](着数)
五、近义词
想念——挂念
六、反义词
远——近想念——忘?
七、好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时时处处为人民着想的品质,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红井图片,课文插图,画像图片、生词卡片若干、小黑板。
2、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背面生字的星星卡片若干。
(2)搜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路,激趣导入
1、展示“红井” 导入新课
(1)出示“红井”图片,说说“井”的作用。板书“井” , 学生识记,交流方法,扩词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读题质疑, 激发兴趣
(1)齐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认识“忘、挖”,说说识记的方法。
(2)设疑激趣。师:看到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一:挖井人是谁?预设二:吃水人是谁?预设三: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
二、带疑读文,识记生字,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教师检查学生读文。
2、反复读文,解决学生质疑,随文识字。
(1)解决预设一:挖井人是谁? 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教师出示的画像,介绍,随机解决“领导”“革命”两个词。
(2)解决预设二:吃水人是谁? 学生可能答出乡亲们,教师追问:哪里的乡亲们?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3)解决预设三:为什么要带领战士给乡亲们挖井? 要求学生勾画出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a、出示句子: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b、补白想象:如果让你走很远的路,还挑着水,你会感觉如何? 晴天还好,要是雨天呢,雪天呢,又会怎么样呢?
c、感悟朗读:现在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来感受一下乡亲们吃水的艰难。
三、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巩固生词
1、识词游戏:摘星星。
(1)师示范:摘星——读字——组词)(生字星星卡背面)
(2)学生游戏 面 忘 革 井 席 挖 乡 志 刻 解 战 命
2、指名读词,体验乐趣。
二、总结全文,提升拓展
1、问题入手,回顾前两个自然段
(1)教师出示立有石碑的'红井图片
(2)教师提问:这块石碑是谁立的?为什么要立这块碑呢?(生交流作答)。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碑文。
2、拓展想象,引导感悟
(1)师:石碑立好后,可能会有哪些人去看呢?站在碑前,他们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2)启发学生以乡亲、主席、士兵、参观的小学生等身份去想象,指导说话。
3、赛读碑文,体会情感。
4、回顾全文,学会感恩
(1)、开火车读全文。
(2)、小结、拓展。 师:这节课告诉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对无私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这就是“饮水思源”的道理。(板书:饮水思源)想想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哪些人呢?试着用下面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 不忘 ) 生讨论作答。(如穿衣不忘做衣人,吃饭不忘种田人,成才不忘父母和老师等)
三、自主辨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六个生字(田字格)。
2、学生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乡”。
4、扩词练习
四、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请你乘坐扩词快车。
2、回家后,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五、实践活动
你还知道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的故事吗?搜集起来,班级里开个“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打井人
饮水思源
带领 挖井
乡亲们 立碑 刻字
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过程方法: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语言,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井”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井”。
2、认读课题,学习生字“挖、忘、井”。
3、读课题,质疑。
挖井人是谁?谁不会忘记挖井人?相机介绍毛主席。
二、自主学习课文。
1、要求:听课文朗读后,借助拼音把课文读熟练,把生字画出来,再读一读。
2、同桌互相检查读,并纠正错误。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1)学习会认的字。
游戏一:听老师读生字,学生取生字卡片并练习口头扩词。
游戏二: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老师读字音,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片。
注意“井、忘、想、乡”是后鼻音。“面、念”三拼音要读准。
(2)学习会写的字。
①看课件中的生字,分析字的结构,再按分类指导书写。
“井、面、乡”是独体字,要注意撇的写法。“念、忘、想”要注意心字底的写法。
②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词。
忘记 挖井 领导 革命、战士 解放 刻苦 想念 家乡 上面 井台
井口 导游 生命 救命 凉席 挂念 念书 时刻 立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想想:乡亲们为什么要在井旁立碑?
2、说明乡亲们崇敬、爱戴毛主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看能否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三、细读课文,更深地体会乡亲们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毛主席在哪里住过)。
②出示地图,简介毛主席工作过的地方。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你又读懂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四、朗读课文。
1、看课件中的朗读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读。
2、在小组内练习读读,并评一评,再推选代表到班上读。
3、小组代表比赛。
五、总结,引导学生收集资料。
1、毛主席在万忙之中为乡亲们挖了一口井,体现了什么?
2、毛主席的事迹还有很多(看图片),有兴趣的同学收集收集,我们准备开个毛主席图片和事迹展。
吃水不忘挖井入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吃、主、住、以、叫、江、没”等七个生字。
2.潜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资料,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13个生字,学会“吃、主、住、以、叫、江、没”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此刻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播放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师: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毛主席。
师:你明白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生:他是我们国家的主席……
师:简介毛主席生平及主要贡献(课件展示),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板书课题:吃水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毛主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状况
(1)出示生字卡片,“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吃、主、住、以、叫、江、没”,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指名读第1段
师: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在哪儿住过?“这儿”指哪儿?
生:毛主席在一个小村子住过,也就是瑞金城外的沙洲坝。
(让学生读读第一句,然后把两句合起来读读。)
2、自由读的形式读第2段。
师:乡亲们有什么困难?怎样解决的?
生:乡亲们吃水难。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在村里挖了一口井。朗读这段,指名3~5人。
3、齐读第3段。
师:自己在书上划出石碑上的话。
师::乡亲们在石碑上刻着什么?为什么要立这块石碑?
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饮水思源。
分小组读,群众朗读。
4、简介毛主席的其他事迹。
学生先交流自己对毛主席其他事迹的了解,体会毛主席的品质,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那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四、实践活动
1、透过各种渠道了解毛主席的故事。
2、利用班会讲解毛主席的故事。
板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
吃水困难
解放前——毛主席——挖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饮水思源
解放后-乡亲们-立碑
课后反思:
由于本课资料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在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加深对毛主席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教学时我始终以读为主,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让他们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品质,感悟乡亲们饮水思源的行为。
另外,由于本课中人们生活的场景,孩子们可能不了解,我就应更好的创设情境,让孩子能够感到身临其境,真正体会人们饮水思源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