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班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4-09-16 16:51:07 分类:工作计划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管理课堂秩序,用心编写教案,确保课堂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大班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大班教案推荐7篇

数学大班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每个孩子在生活中都会接触到和图形有关的东西,在我们科学探索区,图形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主题。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有些小朋友在玩玩具时,他们会把玩具按形状、颜色进行归类,还跑过来跟我说:“老师,你看,我把玩具分成了几样,这边是这种形状的,这边是这种颜色的,你看好看吗?”我走过去一看,还真摆得有模有样的在那,我连声说“好看,好看。”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生成了有关“图形”这一主题,而“圆形和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圆形,什么是三角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圆形,什么是三角形。

2、锻炼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圆形,什么是三角形。

教学难点:

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圆形和三角形王国(圆镜子、圆篮子、圆盒子、红领巾、三角尺、小红旗等),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圆形和三角形拼成的图形。

2、不同长短的塑料管3根、线1根。

3、每组幼儿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一篮。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和三角形

1、请幼儿在圆形和三角形王国里玩。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和三角形,并说说它们的不同。

2、幼儿操作。

请个别幼儿上来用3根塑料管拼成三角形,用线拼成圆形。

二、寻找圆形和三角形

1、请幼儿在由许多图形拼成的图中,寻找出圆形和三角形。

2、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东西像圆形和三角形?

三、图形分类

1、听信号取图形。

(1)4个幼儿一组,每组一篮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2)幼儿听教师的信号从篮子里取出相应的图形。

2、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

(1)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大小、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

(2)每组请一个幼儿说说他们是按什么来分类的。

教学反思

通过该活动的实施,教师觉得:

1、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具准备得较丰富充分。

2、幼儿初步了解了圆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认真观察实物教具,从中发现圆形和三角形并能积极大胆地说出它们的不同;能从用图形拼成的拼图中找出圆形和三角形。

存在的问题:

1、没能结合实际生活让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像圆形和三角形。

2、在图形分类这一环节教师没能较好地引导幼儿先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再分类,而是直接教授给幼儿方法,违背了“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基本原则。

3、幼儿没能较好地共同合作完成操作活动。

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加深幼儿对主题活动的印象。

2、在开展幼儿操作活动中,教师不是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主要不是教授操作的技能,而是让幼儿自己发现探索的方法。

3、在操作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学会主动参与和积极合作的精神,在共同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游戏以及操作练习活动,复习6以内的组成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以及正确性。

活动准备:

教具:6以内的数卡以及5以内的加减算式。

学具:幼儿用书第一页,铅笔。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6以内的组成。

6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分法,是哪几种分法?

2、师生共同玩“碰数”游戏,巩固复习6以内的组成。

游戏2—3遍后,可更换数字“6”“4”,提醒幼儿口报的数字和老师包的数字合起来与卡片上的数字一样多。

3、复习5以内的加减。

4、游戏:开快乐火车。

鼓励幼儿快速报出算术卡片上的得数。

二、操作活动。

看分合式,填空格。

三、活动。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整洁、正确的作业进行表扬和奖励。

活动刚开始,幼儿注意力有点分散,这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吧,不过后来在玩“碰球”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了上来。

操作活动时,幼儿做的很认真,不过坐姿有点不好,有部分幼儿的头太低,另外有一个小朋友尽然趴在桌子上做作业,很多幼儿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才能改正过来。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通过让幼儿玩一玩、算一算、找一找等方法练习了6以内的组成,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加深了6以内的组成,以及复习、掌握了5以内的加减。另外在今天这个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表现的很认真,能积极参与活动,情绪愉快,连平时能力较弱的孩子,如蒋锦泺、沈嘉翮等幼儿也主动参与了活动。操作练习时,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地完成自己的作业,有部分数学基础较差的小朋友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作业。同时,也出现个别孩子抄袭别人作业的现象,有待以后的引导。

数学大班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导入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展??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蝴蝶6只,小兔7只)

(2)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分别回答数字6、7后拿出数字摆在实物后面)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2)7比6多几?6比7少几?(请幼儿完整回答)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复习巩固6、7两数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①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②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③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数学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目测、工具等方法测量远近,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相对量工具不同,测得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性。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探究测量远近的多重方法。

2、难点:理解测量的数量越多路线越远,测量的数量越少路线越近.

活动准备

水彩笔,表格每人一份。测量工具:硬纸条、绳子。线路图。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感知物体的远近。

1、师:动物王国里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动物们都在加紧练习比赛项目,准备在比赛的时候大显身手。小兔、小猴、小猫、小狗将要参加的比赛项目是立定跳远。立定跳远你们会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1)每组请一名幼儿代表比赛立定跳远,下面的小朋友当裁判。

(2)胜利的幼儿跟胜利的幼儿再比一次。宣布冠军是×队的.小朋友。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知道它们距离小朋友的远近是不同的。

(1)以自身为中心辨别远近。

(2)以客体为中心辨别远近。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物体离我们的远和近呢?(引导幼儿说出用眼睛看到的)这种用眼睛看,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远近的方法我们叫做目测法。

二、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师: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小动物们也想邀请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去观看比赛。现在请小朋友坐好,我们要准备出发了。

1、(引导幼儿观察桌面上的路线图)师:去体育馆的路有几条路,

2、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一队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一队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3、(1)师:用眼睛看比较不出来的,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都带来了什么东西?(出示纸条和绳子)

(2)回顾测量方法:那我们用工具应该怎样测量东西呢?(幼儿讲述)先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粉笔在工具的末尾做一个记号,然后再从这个记号接着量,中间不能留空隙 ,量一次数一次记住量了多少次。

(3)幼儿自选测量工具。

(4)教师提出要求。

(5)幼儿自选工具测量,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要把结果记录下来。

(6)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

(7)换测量工具做好记录。

(8)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

5、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比较物体和路线的远近呢?(目测、工具测量的方法)我们生活周围还有许多离我们远近不同的东西,回去以后,小朋友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试一试。

数学大班教案篇5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对大班幼儿的小朋友来说,1到10的数字都是认识的,但是对1到10的相邻书来说不是很了解,为了学习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以此来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本次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学习10以内相邻数,理解相邻数之间大1小1的关系。2、愿意参与活动,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思考和操作过程。3、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分四个环节进行:

一、情景创设,了解相邻数;

二、按序画点,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三、填写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四、快乐出行,巩固相邻数之间的的概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环节和过程中,幼儿能积极的配合老师一起学习知识内容,有条理的操作自己的数字,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体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操作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相邻数。整个活动过程富有趣味性,幼儿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在活动中,有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就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在本节课的有的环节中,我可能强调的少了点,幼儿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进行找相邻数了,因此有的幼儿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所以也会导致个别幼儿没有答对的可能。

所以,在今后的数学教育中,应多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学数学的方法及创新的意识,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数学大班教案篇6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9=17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师:小朋友,我问你,23=?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该活动教师能依据《纲要》的精神,创设数学情境,提供直观形象可操作的材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操作,有效地训练了幼儿的多向思维,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大班教案篇7

设计背景

本次教学活动的编排目的在于让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使幼儿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更好的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又为以后顺利认识和学习10以内的顺数、倒数、相邻数打下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动物相对应的数在序列中的位置。

难点:确定从哪开始?朝哪个方向?谁是第一。

活动准备

十种动物图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开始上课了,先给自己打招呼吧!

幼儿:耳朵早上好,眼睛早上好,鼻子早上好,嘴巴早上好,宝宝早上好,小朋友早上好,老师早上好。

教师:宝宝早上好。好了,真不错,谈话(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动物小朋友,小动物说我们大三的宝宝最听话,所以他们想来我们大三班做客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那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谁呢?)

幼儿:想

教师:那好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听一听第一个来我们大三班做客的小动物会是谁呢?(教师学动物叫:)

幼儿:xxxxx

教师:好真不错,那你们睁开眼睛看看是不是xxx。第二、第三---------第十个动物。

幼儿:xxxxx

教师:总结那我们看一看(出示数字1-10)

第一个是老鼠,小牛,老虎,小兔,龙,小蛇,小马,小羊,小猴,小鸡,小狗,小猪等。

提问:有几个小动物到我们大三班做客?都有谁?排在第一位的是那个动物?最后是谁?

二、互动:

教师:宝宝属什么的,那看看他排在第几?

教师:宝宝喜欢那个动物?那看看他排在第几。(送给宝宝喜欢的动物)

三、动物做游戏——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请10名幼儿戴着小动物头饰排队,引导大家观察,说说每名“小动物”在队伍中的位置。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队列中的一个小动物躲藏起来,大家睁开眼睛,说一说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将家里成员按大小个排列,排在第一,和倒数第一的各是谁,自己排第几。

教学反思

1.备课过程中考虑到幼儿对数的概念有点抽象,所以我准备了直观,生动的动物图片进行教学,使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经过直观教学,加上动物图片,幼儿都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元游戏使每个幼儿都开心的融入到这次教学中,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使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想象思维的更好的得到了发展。

(2)对师幼互动的反思,师幼配合很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进行教学活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和幼儿互动这块做的很好,也是这次教学活动达到了之前预想的结果,幼儿基本都掌握了。

《数学大班教案推荐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