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

时间:2024-08-29 11:51:18 分类:工作计划

教案写好了,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落实,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过程、能力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

(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部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 你有什么好方法?

(5+?=11 11-5=?)

2.数代替圆片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

(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

(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3、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或者, 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或者(90 + x )×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3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前、后基本含义。

难点: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一、创设情境,体验前、后

1、观察课室,感受前、后

小朋友们,你看一看我们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

2、说一说

请同座位的两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3、听口令,摆物体

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前面,数学书放在文具盒的后面;铅笔盒不要摆在数学的前面……

二、引导探知,体验感悟

1、看图讲故事

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谁能根据这幅图给大家讲故事?

2、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在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3、观察、讨论

请4个小朋友站一列,互相说一说这4个同学的位置。学生互相交流:----的后面是----,----的前面是----。

4、变换位置,加深理解

(1)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向后转,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以前后两个小朋友为一组,互相摆一摆你们的文具,然后说一说谁在前面,谁在后面。

三、实践应用

1、队列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前面来,站成一列(前后站)。你发现了什么?围成一个圈,这样站,你又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前、后的应用

四、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4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13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习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5题。

点拨:

(1)400×0.25×0.35先算400棵向日葵可收葵花子的千克数,再算可榨油的千克数;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习。

简便计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或

0.125×8.8=0.125×(8+0.8)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精选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计算训练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三、课题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 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

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说明: 创设积木世界精彩表演的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暗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二、 开展活动,探索问题

1. 开展摸一摸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 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 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说明: 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 开展滚一滚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 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 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营造比赛气氛,激发参与欲望。实际动手操作,既加深了认识,又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3. 开展堆一堆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 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

(3) 讨论交流: 在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堆?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获得了直观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4. 开展搭一搭活动。

(1) 活动导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 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 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说明: 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特征,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像力。小组集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介绍作品,互相评比,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一件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 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 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 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说明: 看图说像什么,培养了想像力;看图说名称,加深了对几何形体认识;看图数数,提高了数数能力,并渗透了分类统计的思想。]

三、 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拼搭,为什么是有趣的呢?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朋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小白兔搬运萝卜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白兔拔萝卜》。小白兔说:今天,我在菜地里拔了一大筐萝卜。我用尽力气怎么搬也搬不动。这里没有车子,只有几根圆木头,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请大家课后商量,下节课把你们想到的办法告诉小白兔,好吗?

[说明: 课末总结,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活动收获,深化认识。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6′

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

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

新课22′一、教学例2:

1、板书: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问:这些数怎样写?

2、问:这些数的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

三亿写作300000000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3090000000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700300200000

3、想一想:整亿的数怎样写?

4、重点分析“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这一中间有零数的题型

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1、学生试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

3、学生归纳:有多少亿,就在亿级上写多少,再写8个0。

4、学生练习。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篇7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大家知道我们学校是一个棋类特色学校,下个月马上又要进行各棋类比赛了,老师打算再(出示一副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你能算一算,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吗?

2、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列式计算。

3、指名交流,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可能会有两种情况:

(1)分步计算: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

(2)综合算式:12×3+15×4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题。

1、谈话:两位同学用不同的列式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综合算式你同意吗?谁再来说说这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含义?

(指名交流)

2、提问:比较一下,12×3+15×4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

3、谈话: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含有三步运算的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那么这个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你能自己尝试一下吗?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指名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说清自己是怎么想的。

4、 小结:有加法和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这样的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计算。

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线各有几组。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

(完整板书:12×3+15×4

=36+60

=96(元)

答:她一共要付96元。)

(二)练习。

1、出示:240÷6-2×17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指名说说运算顺序,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对。

3、提问:这两个混合运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

不同点:三个运算符号不同。

相同点:都是先算两边,再算中间加减法,计算原则是先乘除后加减。)

(三)完成“试一试”。

1、出示:150+120÷6×5

谈话:看一看这个综合算式中有哪些运算?你觉得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

3、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不同算法的两个学生板演。

4、指名说说自己计算时是怎么想的,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

(四)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在算式中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交流)

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板书:不含括号的)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指名交流,说说运算顺序。

全班校对。

2、第2题。

(1)学生审题后独立改错。

(2)指名交流,说说错在哪里,分析错误原因。全班校对。

3、第3题。

(1)学生一组一组进行计算,比较上下两题,思考有什么发现?

(2)指名汇报,并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

4、第5题。

(1)学生审题后理解题意。

(2)鼓励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同学可先分步计算,再根据分步计算的结果列综合算式。

(3)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4)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分析:美术组:18人书法组:18人的2倍合唱组:比两个组多6人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觉得在计算的时候哪些地方要值得注意?

2、布置作业:书本p36的第4、6题。

《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