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妈妈》教案5篇
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教案需要详细设计互动环节,通过教案的实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袋鼠妈妈》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袋鼠妈妈》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袋鼠妈妈》是一首表达母子之间相亲相爱的歌曲,歌曲节奏轻快,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创造能力,而且在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我设计了本次音乐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按节拍协调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按节拍协调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
2.在游戏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活动重、难点:按节拍协调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据音乐变化表现游戏情节,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活动前熟悉歌曲内容,幼儿事先围成一个大圆圈,歌曲《袋鼠妈妈》、袋鼠妈妈头饰、大灰狼头饰、大灰狼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
请1名老师扮演袋鼠妈妈跳入场地。
二、袋鼠妈妈找宝宝
1.谁来了呀?袋鼠妈妈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引导幼儿双手手臂弯曲放胸前,两只手下垂,双脚并拢跳。
3.播放音乐,幼儿听音乐按节拍蹦跳步。
4.播放音乐,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去找宝宝。
5.提问:刚才我是怎么找宝宝的?
6.讨论游戏规则:第一句歌词时,袋鼠妈妈去找一个袋鼠宝宝跳到它面前,第二句歌词请到的袋鼠宝宝站起来,第三句歌词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做一个相亲相爱的动作。
7.师:歌曲最后一句是“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相亲相爱”,相亲相爱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8.根据幼儿回答,师幼示范“相亲相爱”的动作。
9.播放音乐,请一名幼儿扮演袋鼠妈妈,去找宝宝。
10.播放音乐,请一半幼儿扮演袋鼠妈妈去找宝宝。
三、大灰狼来了
1.师:袋鼠妈妈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宝宝,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
2.教师扮演袋鼠妈妈与幼儿示范两人蹦跳步(袋鼠宝宝在前,双手弯曲放胸前,两手自然下垂,袋鼠妈妈在后,双手搭在袋鼠宝宝肩上,双脚并拢一起跳)
3.播放音乐,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按节拍蹦跳步,在“相亲相爱”处做一个动作。
4..感受大灰狼的音乐,“听!好像是谁来了?”
5.师:大灰狼来了,袋鼠妈妈怎么办?引导幼儿听到大灰狼的音乐时,袋鼠妈妈要保护自己的袋鼠宝宝,赶快蹲下来躲到草丛里面!
6.播放音乐,再次进行游戏。
7.大灰狼已经走了,袋鼠宝宝们跟着袋鼠妈妈回家吧!
《袋鼠妈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4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设计教案时,紧紧抓住幼儿年龄特点,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拓展思维,让他们在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精神。
《袋鼠妈妈》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听听中认识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2.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
3.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在一起的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准备:
关于相亲相爱的图片、 袋鼠玩偶、课件ppt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以图片引入
1.出示图片p1,老师带来了一张幸福的'照片,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2.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他们以什么方式来表达爱你的?
3.小结: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爱爸爸妈妈,叫做相亲相爱。
4.你们是以这样的方式跟爸爸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来看看哥哥姐姐是怎样跟他家人相亲相爱的?
5.出示图片p2-p7,了解相亲相爱不同表达方式。
(二)欣赏理解歌
你们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小乖乖,跟爸爸妈妈相亲相爱,那我们来看看,还有谁也跟他的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它就藏在这首歌曲里面,我们来听一听。
1.是谁在歌曲里面?他们在做什么?你认为他们是怎么做的?做出来给大家看看。
2.我们在听听,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3.出示图片p8-p12,袋鼠妈妈有一个什么?它想听你们唱出来。
(三)积极参与歌表演,感受与妈妈相亲相爱的幸福快乐。
1.完整表演
(1)出示袋鼠妈妈指偶,袋鼠妈妈说你们唱歌好听,想听你们唱歌,谁来做袋鼠妈妈?谁来做小袋鼠?
(2)小袋鼠也想听听你们唱歌。
四、结束:小袋鼠想出玩,我们把小乖乖放进袋袋,出去玩了。
《袋鼠妈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在掌握儿歌的基础上变换多种形式练习2/4拍的节奏,如朗诵与默诵相结合、声势练习等。
二、训练幼儿对肢体的控制能力。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让幼儿熟悉儿歌,对2/4拍的节奏有所了解。
2、准备猎人的道具、狼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谣《十个娃娃哈哈笑》。
2、听力训练:自然界的各种声响。
3、对答游戏:《五只小袋鼠》。
4、请幼儿按2/4拍的节奏边拍手边念儿歌《袋鼠妈妈》。
5、引导幼儿用朗诵与默诵相结合的方式,练习2/4拍的节奏。
例:(朗诵)袋鼠妈妈,(默诵)有个袋袋,
或(默诵)袋鼠妈妈,(朗诵)有个袋袋。
6、声势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声势,练习2/4拍的节奏。根据儿歌的内容,指导幼儿从脚的动作开始创编。
7、游戏:狼来了
全体幼儿围成圆圈当袋鼠,顺时针边跳边念儿歌,当狼来了,幼儿躲到妈妈身边,猎人出现,开枪把狼打死。为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狼可出现装死的情节。袋鼠妈妈带领孩子们一起看狼是否真的死了,装死的狼再一次爬起,猎人开枪,把狼打死。
《袋鼠妈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看看、说说、演演中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内容。
2、了解育儿袋的作用,萌发进一步表演的欲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袋鼠
材料准备——袋鼠装饰及玩偶、ppt、录像等等
活动过程:
一、动物走走
1、复习歌曲《走路》
要求:愿意用好听的声音,愉快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并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模仿不同小动物走路的模样。
2、袋鼠来走路
——冬天来了,小动物们为了让自己身体变得暖和都出来做运动了。有一个动物妈妈看见了,也想出来动一动。它会是谁呢?引导幼儿和袋鼠妈妈打招呼小结:原来是可爱的袋鼠妈妈,袋鼠可是跳着走路的。
——让我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学学袋鼠妈妈走路的样子吧。
二、说说袋鼠
1、 育儿袋
——小朋友们,袋鼠妈妈长得怎么样那它和其它动物有什么地方时不一样的?小结:原来,袋鼠妈妈有个袋袋。(幼儿学说)——这个袋袋里装些什么呢?(幼儿猜想)
——到底装的是什么呢?和你们猜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小结:袋鼠妈妈胸前有一个袋袋,像口袋一样,其实叫做育儿袋,这个袋袋是用来养育、保护小袋鼠宝宝。其实这个育儿袋就像我们小时候睡的婴儿车,妈妈到哪儿都会推着婴儿车。袋鼠妈妈真爱自己的小乖乖,就像你们的妈妈爱你们一样。
丰富:乖乖是什么意思?——原来,袋鼠妈妈有个袋袋,袋袋里面有个乖乖。
2、相亲相爱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我的乖乖了,不管我走到哪儿,都会把乖乖放在我的育儿袋里带它去我去的地方。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我的妈妈了,不管我的妈妈去哪儿,总会把我放在它的大袋袋里带我一起去,我离不开妈妈。
——袋鼠妈妈爱乖乖吗?乖乖爱袋鼠妈妈吗?(说说)
小结:是啊,就像我们小朋友说的,乖乖和妈妈谁也离不开谁,走到哪里二个人都是在一起的。在妈妈心中,乖乖就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妈妈最喜欢自己的乖乖,而在乖乖的心中,最喜欢的也是自己的妈妈,最最离不开的人也是妈妈,宝宝爱妈妈,妈妈爱宝宝,这个就叫做相亲相爱。
——乖乖和妈妈相亲又相爱。
三、袋鼠妈妈
1、欣赏歌曲
——袋鼠妈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讲的就是袋鼠妈妈和乖乖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提问:你听到歌曲里说了些什么?(进一步熟悉歌词)
2、幼儿表演歌曲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角中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歌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