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24-06-09 10:51:12 分类:工作计划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提升教学水平,良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以下是400字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教案优秀6篇

高中教案篇1

一、目的要求:

每当期中考试过后,学生中总会出现松散的现象。通过本次班会课,教育学生期中考后重要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放松学习,不放松纪律,在新的学习中再创佳绩,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讨论式。

三、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

本次活动的目的做法。期中考已过去,同学们不要对成绩过于介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学习中再创佳绩。这个班会课的目的是引起大家对学习、纪律问题的注意。大家畅所欲言。

(二)王梓安:讲三个小故事,并引起同学们的讨论,作点评。

1.《一则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失意时换另一角度看问题,精神又会振作起来。

2.《高处何处有》——学习贵在坚持,先苦后甜。

3.《留一只眼睛》——人生成功之道在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看脚下的路子。

(三)郑学鉴:主要谈期中考体会及未来高考新动向。明年五科一条线,目前哪科都重要。

(四)周桂炫:分析松散的危害性。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微放松,知识体系就出现漏洞,今后修补要花大力气。而且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助长惰性。

(五)苏炫杰:阐述纪律问题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问题对我们中学生尢为重要,考后放松一下自然有必要,但无视学校纪律则我们坚决反对。

(六)林伊嘉:小结,并提出要求。考后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有必要,但应有个度,不能沉溺于网络,任惰性在身子里滋长。应全身心投入学习,迎接期末考。

(七)班主任:肯定本次主题会,布置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防松散”主题班会,准备时间虽短,但班委积极组织,同学们认真准备,采用讨论式,开得生动活泼,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学们,最近政教处还专门发了《关于期中考后防松散教育的几点意见》,这里讲主要精神,具体可看有关材料。

1.认真做好期中考小结。成绩尚未结出,可结合老师的讲评,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薄弱环节,落实改正措施。个人书面小结周三前缴交。

2.有关考勤问题。

3.有关上网吧问题。前段已作大检查,目前看是否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

4.注重仪表,夜修进出须持证。

5.安全问题。不自行组织外出,组织外出一定要报政教处批准。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总之,同学们要从高二打基础,从自己是一名金中生,要为母校添光彩,不给母校抹黑的高度考虑问题。

高中教案篇2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科学哲学发展而来的概念转变理论,对于当前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的概念学习是一个发展过程,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物理概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该依靠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前科学概念,通过概念的转变,形成科学概念,但目前运用概念转变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教学设计还很少见到。

我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采取“问题情境引入、探测已有概念、产生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和建构科学概念、形成新的认知平衡”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整节教学内容是“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注:人教版教材本节的内容安排是“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对于“速度”这一内容,具体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问题情境引入“速度”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完成的关于“速度”的概念图和二段式测验情况来探测学生已有概念;呈现问题情境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切入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知冲突,对已有的概念产生不满,教师在此基础上解构迷思概念,所谓“迷思概念”就是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通过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进而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辨析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最后通过课堂形成性练习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平衡,完成概念转变。

对于“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节课而言,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与其他教学策略相比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整节课是在充分探测学生已有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运用解决认知冲突的策略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完成由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高中物理关于速度的科学定义并不是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概念转变的教学过程中逐渐被学生欣然接受,因而整节课的重点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高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理解诸葛亮的外交政策,进一步提高用历史唯物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4)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艺作品中描述的情节进行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讲故事、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它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3)历史使人智慧,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曹操的诗《龟虽寿》,学生齐诵诗歌。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抒写胸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无限感慨地吟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师:你印象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戏剧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

师:曹操是不是大白脸,一脸奸相?诸葛亮是不是会呼风唤雨,能借东风,火烧战船?三国时期究竟发生过哪些大事?三国纷争的局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归纳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二)、魏、蜀、吴的建立

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

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都城(今名)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城都

吴229年孙权建业(南京)

高中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b)中9.7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为了研究两个平面的垂直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重点、难点:

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和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法为主。

2、教学控制与调节的措施:本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预计学生对二面角及二面角平面角的概念能够理解,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二面角的具体求法一节课内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将其放在下节课。

3、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还要预先做好一些二面角的模型。

三、学法指导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既能解决问题,更能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问题情境1、在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情境2、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角?

问题情境3、运用多媒体和身边的实例,展示我们遇到的另一种空间的角——二面角(板书课题)。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问题情境4、那么,应该如何定义二面角呢?

创设这个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中“角”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说,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

问题情境5、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二面角的实例吗?通过实际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

(二)、二面角的平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平面几何中可以把角理解为是一个旋转量,同样一个二面角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也是一个旋转量。说明二面角不仅有大小,而且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平面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总的说来只有相交或平行两种情况,为了对相交平面的相互位置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二面角的度量问题。

问题情境6、二面角的大小应该怎么度量?能否转化为平面角来处理?这样就从度量二面角大小的需要上揭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产生的背景。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1)、类比。教师启发,寻找类比联想的对象。

问题情境7、我们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两种空间角的定义,电脑演示以提高效率。

问题情境8、两定义的共同点是什么?生:空间角总是转化为平面的角,并且这个角是唯一确定的。

问题情境9、这个平面的角的顶点及两边是如何确定的?

(2)、提出猜想:二面角的大小也可通过平面的角来定义。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他们大胆猜想的意识和习惯,这对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大有帮助。

问题情境10、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及两边应如何确定呢?生:顶点放在棱上,两边分别放在两个面内。这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

(3)、探索实验。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继续探索,得到定义。

问题情境11、那么,怎样使这个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呢?师生共同探讨后发现,角的顶点确定后,要使此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只须使它的两条边在平面内唯一确定,联想到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的唯一性,由此发现二面角的大小的一种描述方法。

(5)、自我验证: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并说明定义的合理性,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并加以理论证明。

(三)、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画法

主要分为直立式和平卧式两种,用电脑《几何画板》作图。

(四)、范例分析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由于时间的关系设置了一道例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概念来自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三角形纸片abc,以它的高ad为折痕,折成一个1200二面角,求此时b、c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涉及二面角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找出(或作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知图形的性质,最后发现可由定义找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可让学生先做,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可给学生板演的机会。教师讲评时强调解题规范即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变式训练:图中共有几个二面角?能求出它们的大小吗?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本题的变式训练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题后反思:(1)解题过程中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是:先找(或作)——后证——再解(三角形)

(五)、练习、小结与作业

练习:习题9.7的第3题

小结在复习完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后,要求学生对空间中三种角加以比较、归纳,以促成学生建立起空间中角这一概念系统。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

作业:习题9.7的第4题

思考题:见例题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以上是我对《二面角》授课的初步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能运用对数函数的相关性质解决对数型函数的常见问题·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数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对数函数的性质向对数型函数的演变延伸·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习对数函数的性质·

2·回答下列问题·

(1)函数y=log2x的值域是;

(2)函数y=log2x(x≥1)的值域是;

(3)函数y=log2x(0

3·情境问题·

函数y=log2(x2+2x+2)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如何求呢?

二、学生活动

探究完成情境问题·

三、数学运用

例1求函数y=log2(x2+2x+2)的定义域和值域·

练习:

(1)已知函数y=log2x的值域是[—2,3],则x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函数,x(0,8]的值域是·

(3)函数y=log(x2—6x+17)的值域·

(4)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例2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f(x)=lg(2)f(x)=ln(—x)

例3已知loga0·75>1,试求实数a取值范围·

例4已知函数y=loga(1—ax)(a>0,a≠1)·

(1)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练习:

1·下列函数(1)y=x—1;(2)y=log2(x—1);(3)y=;(4)y=lnx,其中值域为r的有(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2·函数y=lg(—1)的图象关于对称·

3·已知函数(a>0,a≠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实数m=·

4·求函数,其中x[,9]的值域·

四、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1)借助于对数函数的性质研究对数型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换元法;

(3)能画出较复杂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

五、作业

课本p70~71—4,5,10,11·

高中教案篇6

知识目标

(1)伽利略理想实验;

(2)惯性概念;

(3)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惯性现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

情感目标

对任何现象的发生不能够想当然,要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分两块内容介绍的,先是介绍了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发展历史,并着重讲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实验及其重要的实验思想.然后引入了牛顿第一定律,引入了惯性概念,并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法建议

1、本节所述内容在初中课本上已涉及到,初中课本中用到的标题是惯性定律,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2、适当介绍一些学史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一个规律的发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是一开始的认识就是对的,而是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才能形成的,它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3、重点讲述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让学生学会一种科学思维方法.

4、通过对大量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教学难点: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

示例:

一、历史的`回顾

1、人类对力和运动关系的最初认识及亚里士多德其人.(见扩展资料)

2、伽利略理想实验:

(1)动画模拟该实验,并指出不能够真正试验的原因.或做课本所讲的气垫导轨实验(有视频资料),并指出为什么只是近似验证.由实验结果推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矛盾的焦点蚀是试实验条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实验:它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来的,而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科学推理,理想化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3)介绍伽利略.

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3、注意:(通过实例分析)

(1)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时候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与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关.

(3)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4、实例参考(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

分析刹车时人往前倾;启动时人往后仰.

做小实验:惯性实验器演示惯性现象,并分析.

让学生举例分析,并指出哪些惯性现象有利,哪些惯性现象有害.

探究活动

题目:可以观察的惯性现象

组织:小组或个人

方案:自己设计小实验并展示、讲解,由同学互相评判

评价: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

《高中教案优秀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