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水果捞教案模板5篇
通过制定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教案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加有趣,400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水果捞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水果捞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水果,能正确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并了解其典型特征。
2、认识几种比较特别的水果,感知水果的多样性。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请每位幼儿带1—2样水果来园,盛装在大篮子里或用一块大布盖好。
2、各种水果的图片或照片若干。
3、各种水果的粘纸。
4、裁剪好的做相框用的各种彩色纸条。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以水果照相馆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看看哪些水果来拍照了。
2、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水果(苹果、橘子、香蕉、梨等)鼓励幼儿正确说出其名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水果的典型特征。如:我们来看看,xx小朋友带来的是什么水果?(苹果)和苹果娃娃问个好吧!苹果娃娃长得什么样?有谁吃过苹果?苹果是什么味道的?我们给苹果娃娃拍个照吧!(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做照相机的样子)
3、向幼儿介绍几种比较特殊的水果,如猕猴桃、芒果、椰子等,让幼儿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如:这位水果娃娃是谁?(猕猴桃)你们愿意和它握握手吗?(感受猕猴桃表皮的粗糙和毛茸茸的特征)
二、扮演水果娃娃。
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粘纸粘在额头上,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果,拍一张“集体照”。
三、为“水果”照片制作相框。
1、照片“冲印”好(出示各种照片或图片)后,激发幼儿产生为水果制作相框的愿望。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幼儿粘贴时不要把水果盖上,只装饰边缘。
3、把制作好的想矿布置在活动室墙面。
小班水果捞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多种水果,并能简单说出几种水果的特征。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且说明原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逻辑思维以及描述的能力。
3、通过对水果的体验,能喜欢水果,喜欢生活,有愉快的感觉。
【活动准备】
1、准备常见的几种水果;
2、准备其他的水果图片;
3、一个布袋;
4、水果刀。
【活动过程】
1、将准备好的水果事先装进一个布袋里。
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拿来了一个魔法袋,魔法袋里有你想不到的东西。谁愿意来猜一猜魔法袋里有什么。”然后请几个小朋友上前将手伸进袋里,然后猜一猜。
2、等小朋友猜的差不多之后,教师一一将水果从魔法袋里拿出,请孩子判断自己猜的对不对。然后请小朋友举手回答说出每一样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
3、教师手拿着苹果或者其他水果,请小朋友们回忆“你还吃过什么水果”,并且回忆水果的味道,第一次吃的感觉等等,引发孩子的表达。教师可先举例“我吃过菠萝蜜,它是金黄色的,特别甜,我第一次吃就特别喜欢。”
4、待孩子表达之后,情绪活跃,教师可展示ppt,让孩子们说出图片的水果,并且看看上面是否有他们喜欢的水果,请孩子挑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说明原因。比如“我喜欢西瓜,因为它甜甜的。”
5、教师请助教老师切好水果,请孩子们上前拿起自己喜欢的水果,与小伙伴分享。
小班水果捞教案篇3
活动目标:
在看看尝尝中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了解水果的特点。
活动准备:
1、ppt;西瓜、猕猴桃;果汁。
2、幼儿已积累关于水果的一些相关经验。
重点难点:
找出水果与果汁的对应关系。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果汁,并说说果汁的味道。
1、你们喝过果汁吗?喝过什么果汁?
2、果汁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小结:果汁的味道有甜甜的,有酸酸的,也有又甜又酸的。
二、幼儿看看果汁的颜色,找找水果朋友。
1、提问:果汁是什么做成的?(水果)
2、ppt出示果汁,问:这杯果汁是用什么水果做成的?你怎么知道的呀?
小结:用眼睛看看果汁的颜色就能知道是什么水果宝宝,紫色的是葡萄汁,
葡萄汁是葡萄的好朋友…
三、幼儿观察比较,尝尝果汁的味道。
1、教师出示一杯绿果汁,问:这杯果汁什么颜色?你们知道它的好朋友是谁?
2、出示西瓜、猕猴桃,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呢?为什么?
(西瓜说:我有一件绿衣裳,我是你的好朋友;猕猴桃说:我的果肉是绿色的,我是你的好朋友。)
3、到底谁是它的好朋友呢?让我们来尝一尝。
现在你们尝出来了吗?谁是这杯绿果汁的好朋友呀?
4、教师现场验证。
小结:原来有些果汁的好朋友不单单要看颜色,还要想想果肉的颜色。
延伸活动:
水果宝宝夸我们小一班的小朋友真聪明,她还带来一些果汁朋友请你们尝一尝,尝好了告诉客人老师你喝的是什么果汁哦!
小班水果捞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尝试用手指团纸、捏紧。
2.初步会用糨糊粘贴,保持画面清洁。
2. 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获得愉悦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各种水果图片制成的ppt.
2.各种水果轮廓图
3.各色皱纹纸、浆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给水果宝宝穿上相应颜色的衣服。
难点:幼儿用团纸、粘贴的方法粘贴水果宝宝。
教学设计:
1.欣赏教师师范。
⑴师:“秋天到了,水果都收获了,你们都知道有那些水果成熟了?”幼儿自由讲述。(幼儿讲述过程中,教师请孩子说出xx颜色的xx)师:有水果的啊,那有什么水果啊?(葡萄,香蕉,苹果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出示红苹果、黄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宝宝。
⑵师:今天我们要自己动手做水果宝宝,猜猜看,水果宝宝是怎么做的'?
2.粘贴水果宝宝
⑴幼儿自选喜欢的水果宝宝。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进行涂色。(结合上面说的xx颜色的xx,幼儿选择正确的颜色为自己选择的水果宝宝涂色。)
⑵师:每一个小朋友都选了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我们马上要做自己喜欢的水果宝宝。师:看看老师怎么做水果宝宝,等会我们自己做漂亮的水果宝宝,好吗?幼儿选择喜欢的颜色,尝试用团纸的方法粘贴水果宝宝。
3.看一看,谁的水果宝宝最可爱。
宝宝们本领真大,画的水果真好看,
将幼儿做好的水果宝宝展示,大家选择最喜欢的水果宝宝。
小班水果捞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
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附儿歌
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棒棒天使
设计意图:
绘本《棒棒天使》原为大班主题活动“相反国”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故事借助外表完全不一样的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相反的事情,引领孩子进入一个精彩的相反世界,进而帮助孩子理解相反的概念,感受相反的幽默。小班幼儿已有比较的意识,因此也具有了初步的“相反”意识。例如,运动时,孩子会说:“我跑得快,某某跑得慢。”排队时,孩子会说:“我排在某某前面,他在后面。”当老师说“多吃饭长得高、力气大”时,孩子们会马上说“不吃饭长得矮、力气小”。在仔细阅读绘本之后,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对绘本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删减、调整,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幼儿自主发现和感受阅读的乐趣上。本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即激趣、精读、完整欣赏、延伸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运用ppt(演示文稿)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减少了幼儿因翻阅图书而产生的干扰;设计自制小绘本,则巧妙地为幼儿提供了在摆弄中讲述的机会。这些教学手段既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反义词:胖瘦、高矮、上下、多少、长短等,感知相反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体验故事幽默的语言风格,乐意大胆讲述绘本故事。
准备:
1.大绘本《棒棒天使》一本。
2.选择绘本第7~8页、第1o~13页、第18~19页制作成ppt。
3.自制小绘本(与ppt画面内容相同)的背景图,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图片每人三套。
4.实物投影仪一台。
5.小绘本《棒棒天使》若干,放于图书阅览区。
过程:
一、激趣导入——寻找角色形象上的相反特点
1.观察pptl(绘本第7页),比较棒棒天使与胖胖天使的外形特征,引出主题。
师:今天,有两位可爱的天使来到我们这里。看一看,这两位天使长得怎么样?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这位天使长得瘦瘦的、高高的,像小棒一样,叫棒棒天使;她的好朋友长得胖胖的、矮矮的,像小球一样,叫胖胖天使。我们一起来向他们问好。
2.用肢体动作表现相反特征。
师:这对好朋友可真奇怪,长的样子正好相反。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他们的样子,好吗?
师(小结):棒棒天使瘦,胖胖天使胖;棒棒天使高,胖胖天使矮。
(析:小班幼儿尚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语言有赖于动作、形体的支持。根据这一特点,我创设了故事情景并引导幼儿在做动作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相反的含义,并初步感受画面形象的幽默感。)
二、随机设疑——寻找故事情节中的相反现象
1.缓慢连播ppt2(绘本第8、1o、11、12、13、18、19页),重复两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猜测其中蕴含的相反的事情。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天天在一起玩,发生了许多有趣的相反的事情。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说一说。(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巡回指导。)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哪里?在干什么?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的周围有什么东西?一样多吗?
师:大象和小乌龟一样大吗?
师: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一样吗?
(析:教师利用简短的提问引发幼儿关注整个画面,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引导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大胆讲述,在讲述中逐步提炼多组反义词。自动连续播放的课件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近幼儿,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
2.观看ppt(将pft2中呈现过的所有画面放在同一个ppt页面上),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了这其中哪些相反的事?请告诉大家。
师:谁能把这句话说得完整些?句子中要用上意义相反的词。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意义相反的动作。
(析:幼儿在直观画面的暗示下讲述自己的发现,教师则适时提醒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并跟进提问,以帮助幼儿切合主题、准确讲述内容。教师在回应幼儿时有意识地运用故事原句,并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同时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讲一讲、做一做。这一切相关策略的运用都建立在对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把握的基础上。)
师(小结):他们都会飞。一个在白云上面飞,一个在白云下面飞。他们的玩具就是天上的云。棒棒天使的云少,胖胖天使的云多。胖胖天使用一朵大云,做了一个大象滑梯;棒棒天使用一朵小云,做了一只小乌龟。他们比赛变魔术。棒棒天使一挥手,变出一条长长的彩虹;胖胖天使也挥了一下手,但变出的彩虹太短,不能用。
3.给自制小绘本贴上相应的天使并自由讲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棒棒天使应该在哪里,胖胖天使应该在哪里,然后把它们贴上去,好吗?在贴的时候我们可以讲一讲这里面的有趣的、相反的故事。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反义词组,并用短句讲述四件相反的.事,同时纠正幼儿的一些不正确的表述。
(2)幼儿分享阅读,教师在投影仪上呈现1~2名幼儿的操作结果,并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培养讲述的兴趣是关键,养成大胆表述的习惯是重点。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反复刺激、不断强化,自主的操作和投影仪上的展示都能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营造出一个想表达的氛围,从而激发幼儿主动表达的愿望。)
三、欣赏原著——激发完整阅读绘本的兴趣
师:棒棒天使和胖胖天使在一起还发生了许多相反而有趣的故事,它们都藏在这本大图书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边慢慢讲述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讲到ppt中的内容时,教师稍作停顿,以暗示幼儿一起讲,特别是讲到反义词时,教师适当留出时间,以等待幼儿讲出来;当发现幼儿表述有困难时,教师则适当运用肢体动作进行点拨。)
四、拓展延伸——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师:在刚才的阅读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相反的事情呀?谁来说一说?(例如:横着飞,会淋雨;竖着飞,不淋雨……)
师:图书架上有许多《棒棒天使》的小书,自由活动时你们再去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一问老师,好吗?
(析:当孩子跟着教师完整阅读未删减的绘本故事时,新的内容激发了幼儿再次阅读的兴趣。适时将活动延伸到图书阅览区,可引导幼儿自主选择阅读,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
反思:
我觉得绘本阅读应是一个连续的教学过程,可以是多个高、低结构活动交叉进行的过程。在组织高结构的集体活动时,教师应多考虑幼儿接受能力的差异、活动有效时间的设定等综合因素,对绘本内容进行灵活的选择,通过有重点的引导,帮助幼儿把握绘本的中心内容和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等组织低结构的自主阅读活动,以形成对集体教学的补充。这样既体现了对原著的尊重,也照顾到了绘本阅读活动的完整性和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附:棒棒天使
棒棒天使的身体,就像一根棒球棒。那么细!那么长!
棒棒天使的好朋友,名叫胖胖天使。他们两个在一起,就像球棒和棒球。
棒棒天使瘦,胖胖天使胖;棒棒天使高,胖胖天使矮。
他们都会飞。一个在白云上面飞。一个在白云下面飞。
他们的玩具就是天上的云。棒棒天使的云少,胖胖天使的云多。
胖胖天使用一朵大云,做了一个大象滑梯;棒棒天使用一朵小云,做了一只小乌龟。
下雨了,他们照样飞。横着飞,会淋雨;竖着飞,不淋雨。
棒棒天使不去晒太阳,身体是湿的。
胖胖天使跑去晒太阳,身体是干的。
他们比赛变魔术。棒棒天使一挥手,变出一条长长的彩虹;胖胖天使也挥一下手,变出的彩虹太短,不能用。
他们把彩虹放在水中,当作一条彩虹船。棒棒天使身体轻,船的这头往上翘;胖胖天使身体重,船的那头往下沉。
他们玩累了,两人都想睡觉了。棒棒天使说:“晚安,胖胖!”胖胖天使说:“晚安,棒棒!”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什么动物吃什么》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2.喜欢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表现小动物的叫声和食物。
活动准备
1.头饰:小猫、小鸡、小鸭、小山羊、黄狗等每人一个
2.图片:牛、马、兔子等。
3.小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游戏:什么动物走来了
1.教师: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你看是谁来了?”
(请一名小朋友带小鸡的头饰,模仿小鸡的动作走出来)
2.教师:看!谁来了?
小鸡怎样叫?
小鸡喜欢吃什么?
小鸡和妈妈(教师)一起走,捉虫子吃。
老师敲小鼓,有节奏的说: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将小虫子的图片贴在小鸡的旁边。
(以此类推,请不同的小动物走出来,和幼儿一起模仿动物的动作、叫声;
并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进行表述)
二、游戏:小动物出来玩
1.摸口袋
老师把小动物的头饰、玩具、图片装在口袋里,请幼儿来摸动物,
拿出后,老师根据图上的动物问话,幼儿集体回答。
2.小动物出来玩
请幼儿自己选一种动物的头饰,听动物的叫声,模仿的动作,出来找喜欢的食物吃,
并运用儿歌的有节奏的语言描述。
如:出示小鱼的图片
带小鸭子、小猫的头饰的幼儿就学小鸭子、小猫的样子,走出来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三、创编儿歌
1.教师:今天,小朋友都知道什么动物吃什么了,现在老师把你们说的话变成了一首儿歌,
你们听: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老鼠;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2.幼儿跟老师一起学说儿歌,复习巩固小动物吃的食物。
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小鸭找妈妈
活动目标
○引发孩子仔细观察,练习讲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练习说儿歌时吐字清楚,口齿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
活动准备:《小鸭找妈妈》的flash、dvd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观看flash(集体观看,教师注意幼儿的观看姿势)
互动问题:
1、画面上有什么?
2、它们怎么了?小鸭子为什么哭?
3、其它的鸭子是怎样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鸭妈妈带小鸭子们去玩,小鸭子光顾着玩了,跑丢了,鸭妈妈找不到小鸭子了,急得到处找,到处喊,最后也没有找到他们。
2、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尊重孩子的差异。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幼儿观看画面、理解画面的能力也不同,这时教师不要着急,要给能力差的幼儿思考的余地和时间。
二、讨论讲述(分组讨论)
互动问题:
1、小鸭子为什么会跑丢?
2、鸭妈妈是怎么找小鸭子的?
3、小鸭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对于孩子们的讨论教师要仔细倾听,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师在巡视每组讨论时,可以参与到其中一组,使幼儿更好的组织语言,学习用适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
互动问题:
1、教师通过flash渗透儿歌内容。
2、教师带动作朗诵儿歌,幼儿仔细倾听。
3、幼儿逐句学说儿歌并带动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师在说儿歌时速度要放慢并带有动作,使幼儿轻松记忆儿歌内容。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总结(集体讨论)
互动问题:
1、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2、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育要求:
1、教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
2、教师要渗透给幼儿相关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小知识。
建议
○可以将儿歌改编成小故事,请幼儿来表演。
○可以请幼儿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可以将此活动延伸,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安全知识渗透。
附儿歌:小鸭找妈妈
一只鸭,两只鸭,
三只小鸭找妈妈,
四天前,五只小鸭跑丢了,
妈妈急得嘎嘎嘎,
到处喊,到处找,
究竟小鸭去哪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米皮皮的魔棒
米皮皮的魔棒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学习词:“大、缩”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向小老鼠那样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活动准备:
米皮皮的图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头饰一个、小苗苗、大苗苗图片、小胡萝卜、大胡萝卜图片、小蘑菇、大蘑菇图片,故事图片五幅
活动过程:
一、出示米皮皮的图片,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吗?他今天可高兴了,他今天得到了一个宝贝,他帮助了许多的小动物,听一听他是怎样帮助的?请听故事《米皮皮的魔棒》
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1) 米皮皮得到了一个什么宝贝?
(2) 为什么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
(3) 他对他们是怎样说的?(长长长)
教师引导幼儿把对华说完整。他对小苗苗说:“长长长”。小苗苗就长大了!
游戏:幼儿用手指当魔棒,教师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导幼儿是用手指磨棒说:“长长长”教师迅速的出示长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萝卜和蘑菇的卡片,学习词语:“长、缩”
三、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再听一边故事。
教师出示故事图片讲故事
提问:(1)米皮皮帮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鸭子,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2)狼叔叔捡到了魔棒、他做了什么?
(3)谁帮助了狼叔叔,怎样帮助它的?
四、学习游戏“米皮皮的磨棒”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我来当米皮皮,请小朋友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当我用磨棒指着问:“你是谁?”你要告诉我:“我是小苗苗”我说:“长长长”你就要扭扭身体举起手来说:“我长大了!”当我说:“缩缩缩”你就要扭扭身体蹲下说:“我缩小了!”
第一遍游戏老师来当米皮皮。幼儿当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
第二遍游戏清两个幼儿一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萝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游戏。教师指导幼儿边用动作表示边来说:“我长大了,我缩小了!”
五、结束:磨棒神奇吗?你喜欢米皮皮吗?为什么?他用磨棒做了什么?
教师小结:米皮皮帮助了别人,所以所有的小动物都很喜欢它,就向小朋友喜欢它一样。所以我们要多帮助身边的小朋友,这样你的朋友才会更多!
小班语言活动课后反思:水果谜语
在《水果谜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在教学活动中我准备了三个谜语,在猜第一个时,“红果子,麻点子,咬一口,甜丝丝,“猜一种水果的名字,一开始幼儿能有兴趣的乱猜,不是水果的也猜了进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进行了引导而在与幼儿一起分析谜面的时候,发现多是我在讲,给我的感觉是幼儿听不懂,而且兴趣也没一开始好了,因此我也急于把答案说了出来。而在猜第二个谜语时,“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在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听完谜面后,发现幼儿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会猜谜语,但是我还是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答案。可是还是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因此再一次的对谜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出示了准备好的实物,边讲边让幼儿观察,发现幼儿对实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我也发现幼儿还是不会猜谜,兴趣没有故事的高。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儿对猜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还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谜底应是幼儿熟悉的,谜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显而生动的,用的比喻应和谜底实物相似的。 再次,教给幼儿解谜技巧,即让幼儿仔细听谜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对每一句描述应引起联想与分析,从事物特点上去猜。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猜谜活动之前,对于小班的幼儿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当然猜谜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学会的,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也将在延伸活动中,饭后散步时以及教学活动开展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猜谜的游戏,相信,猜谜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愈来愈聪明!
小班语言活动:《半个蛋壳》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小班语言活动:《半个蛋壳》,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能够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较全面的考虑各个细节的处理,使得活动方案比较完整、全面。但在实际教学中,我还是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下面我想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执教感受。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在定教育目标的时候,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进行了确立,第一方面: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发展想象力和思维力。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是达成的比较好的,我通过出示实物蛋壳,蛋壳不同位置的摆放以及各种蛋壳像什么的图片帮助幼儿拓展想象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情绪还是相当积极的,在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第二方面:培养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的习惯。这个能力目标的达成也很不错,通过木偶、故事动画片等生动、直观的教育手段加强幼儿倾听故事的专注度,提升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三方面: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我觉得今天这个目标的达成做的不够好,首先是没有能够给予孩子们很多的讲述机会,幼儿回答问题的面不够广,跟说、集体学说等的讲述手段用的太少。
二、活动流程的完成情况
预设的教学环节主要有三个部分。开始部分,讨论半个蛋壳像什么,这里是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启发幼儿想象的一个讲述环节,运用了实物蛋壳来启发幼儿,但是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所以运用了一些画好的图片以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第二部分,听故事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升讲述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可能一些细节的处理不是很到位,如过渡语言的设计,提问的设计等,再有就是对幼儿学习讲的语言没能精确定位,所以导致整个教学中孩子们讲述的内容比较少。第三部分,玩半个蛋壳,想象我的蛋壳可以做什么?这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提升过程。通过教师的个别提问,让幼儿相互交流以及讲给客人老师听等方法,这个部分中孩子们都能带着要求去探索,也有一定的语言交流。所以整个教学的流程来看较完整,也能考虑到从简到难,逐层递进,动静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我将教学难点定位在“从半个蛋壳,拓展想象力,启发幼儿说说半个蛋壳像什么?和老鼠皮皮将半个蛋壳当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讲述上。”为了突破难点,我运用实物蛋壳和教师示范画的蛋壳想像画,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孩子们还是很好的发散了思维力。教学重点定位在“从童真、有趣的故事中,提升倾听、讲述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升讲述能力;故事的提问也设计的比较到位,能抓住故事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不足的地方就是提问回答的幼儿人数不够多,还有就是讨论、集体跟学等运用的太少。所以重点的突破稍微欠缺了点。
四、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通过此次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是: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孩子们能跟着老师的思路,以积极、专注的态度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也能通过教具的运用、自身的教学魅力来吸引孩子,使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的被吸引住。可以说,教师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快乐、有效的课堂。教师能真正的做好孩子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鼓励者。
比较突出的不足是: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孩子们讲述的机会太少。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要给予他们跟说,集体学说等机会,以丰富幼儿词汇,提升完整讲述能力。在语言教育中,尤其是小班幼儿,重复讲述的机会应该增加。
通过此次的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展示、课后反思教学,让我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我一定会更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