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数学游戏教案8篇

时间:2023-12-05 09:40:05 分类:工作计划

当老师准备教案时,他们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如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适切性,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400字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分餐数学游戏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8篇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学习推理,会对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应判断,并能说明理由。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摸球抽奖工具(1个摸袋、9个橙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转盘抽奖工具各1套,依据2个游戏设计的统计纸和与统计纸相配对的色笔各一套,2种糖果奖品,已裁好的圆形卡纸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好奇

教师鼓励孩子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你们玩过抽奖游戏吗,是怎么玩的?老师昨天也玩了3次,总是拿不到奖。今天我们也来玩两个抽奖游戏,找找为什么总拿不到奖的原因,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二、游戏进入学习

游戏一:转转盘

教师出示转盘:这是转盘,观察一下,上面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在哪里?(如果幼儿只说停在某一种颜色上,继续追问: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教师再引导孩子用“可能”推断游戏结果,如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教师: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请a组10个小朋友轮流拨动转盘试试看。每个人只转1次,注意观察每一次转动停止后,指针指在哪里?(教师在统计表上帮助记录。) 教师引导孩子观察统计表并讨论: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曾经指过哪里?指着哪里的机会最多,为什么? 幼儿:因为黄色在圆盘上占得地方多。所以指着它的可能性就大

游戏二:摸球

教师出示摸袋: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摸球。魔术袋里有许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奖,摸出黄球没奖。待会儿b组10个小朋友一个一个依次上来摸球,摸球后请在色球下面的'竖线上画上相应颜色的圆圈。(幼儿依次玩摸球游戏,并记录游戏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统计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的梦想能成真。

教师用油笔把统计结果写在横线上,如果有孩子梦想成真,则请获奖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贺。

教师引导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么多人摸出黄球,却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导孩子用“可能”一词对摸奖结果作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是不是你们猜想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把魔术袋中的乒乓球倒进透明的容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通过观察验证自己之前的猜测:黄色球多,白球少。

三、制作并检验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幼儿园打算在游园活动当天设置两个个转转盘拿礼物的抽奖活动:一个是文具转转转,另一个是水果转转转。文具转转转设3个奖项: 1个文具盒, 1支铅笔, 1块橡皮。水果转转转也设了3个奖: 1个大西瓜, 1串葡萄, 1个苹果。想不想动手试试?那我们一起到美工区,亲自设计一个好吗?在设计转盘前,先听老师讲清要求:

1、先要在盘子里选好材料,想想你设计的转盘是文具类的还是水果类,然后再进行操作。

2、转盘应该分几块?这几块分别代表哪些奖项?应该怎样分配这些奖项的范围我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3、最后,用胶棒时,一定要讲卫生,不要把胶棒蹭到外面。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并分别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设计、制作情况一致。请幼儿介绍作品,并说说设计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断作品效果与设计意愿是否相符。

四、总结揭开谜团

教师:今天玩了两个抽奖游戏,你们自己也设计了抽奖工具,现在都知道为什么总是抽不到大奖了吧?(引导幼儿总结,并指出这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设计的问题。)

活动延伸

教师: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老师把这两套抽奖玩具和你们设计的转盘都投放到科学区域中,下午区域活动时,大家再继续来玩,好吗?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气氛很浓,在最后的环节亲自动手设计了转盘,并向同伴介绍了自己的转盘,目标完成很好。

不足之处:有的幼儿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动手能力不是很好,还有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在今后的区域活动多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让其均衡发展。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孩子们经常会对老师或同伴说:我发现养殖角里的小房子是三角形的,我们吃的桔子是圆形的,我们教师的门是长方形的,为了使孩子进一步对图形有所了解,激发兴趣,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说、看、寻找,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加深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图行拼成的作品。

3、图片一副,小动物卡片。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太阳公公咪咪笑,花儿草儿弯弯腰,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动物出来玩了?

(2)师:有那些小动物要到公园去玩耍?(依次出示小兔、小鸭、小猫)它们还带了许多好吃的点心,请家仔细看看有什么形状的点心?(互相讲,个别讲)(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它们放好了点心背好了小包出发了!放歌曲《郊游》

(3)钻近几何图形门

a师:看公园的门多神气!这些门的形状棒吗?有什么形状的门?

b“小动物们造了自己喜欢的门进了公园。”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从什么形状的门进了公园。

9、中班数学礁有趣的扑克

一、抽“乌龟”

目的:能够给数字熟练地配对。

玩法:两人以上参加玩牌游戏。先将扑克牌随意抽取一张盖住当“乌龟”,并把牌逐一分给参与者;然后各人整理好自己手上的牌,两张小相同的对子,抽出放在一边;再朝顺时针方向轮流将邻座中的牌抽取一张,若这张牌能与自己手中的牌结合对子,就放在一边,不能成对则插入自己的牌中;直至剩下最后一张牌,将“乌龟”亮出,与“乌龟”成对的,即是输者。

一、比小

目的:对13以内的数字能够熟练地比出小。

玩法:将一副扑克牌放在桌子中间,参加游戏的.幼儿各摸一张牌,然后比一比谁的牌面,小牌归牌所有,遇到小相同的牌为公有,即不归个人所有。复进行,直至扑克牌全部摸完,最后比较谁得到的牌多,多者为胜。

三、“吃”牌

目的:复习10以内的加减。

玩法:两人参加游戏,先协商决定玩加法还是减法,然后各摸相等数量的牌进行游戏。游戏时两人同时各出一张牌,谁先算对两对牌相加或相减后的得数,谁就将对方的牌“吃掉“;若两人都算不出来或同时算对,就一起将牌放在一边。手中的牌全部算完后,比比谁“吃”的牌多,谁就为胜。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吃的、用的、玩的等等,在我班有几个孩子在课间也会谈论起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跟同伴、老师述说着特征。在《纲要》中提到"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和图形宝宝跳舞"、"饼干师"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辨认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并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通过观察图形,找图形和送图形回家,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认识、辨认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活动难点: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知。

活动准备:

彩色的图形宝宝卡片若干、多媒体教学课件、礼物盒、橡皮泥,三个用绳子拉成不同形状的舞台,三幅饼干坊的图,三个不同形状的盒子。

活动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演示法,幼儿操作法等相结合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引导认识图形—进行游戏—动手操作—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主题1、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小明友,昨天小白兔给我打电话说:"因为这两天一直刮大风,风把我的房子都给吹破了,你能帮我造一间新房子吗?"于是,老师就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新房子漂亮吗?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提问:

(1)你们看,老师把房顶盖成什么形状的?

(2)三角形有几条边?(和幼儿一起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种形状?(鼓励幼儿大胆描述自己所见到的物品)3、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和图形宝宝跳舞师:老师帮小白兔造了这么漂亮的房子,小白兔非常高兴,它还送给我很多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盒子",引起幼儿兴趣师:你们看,礼物都在盒子里呢?谁想先拿一个看看。(指名幼儿来操作,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然后拿出图形宝宝)"哦,原来小白兔送给老师的是图形宝宝"。

2、和图形宝宝找舞台师:你们喜欢吗?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挂在脖子上,看看自己的是什么形状宝宝?(引导幼儿辨认自己的图形宝宝),我们把图形宝宝带到自己的舞台上吧!(师说儿歌,幼儿找到相应形状的舞台)

3、和图形宝宝跳舞师:拿着小白兔送的礼物高兴吗?(高兴)我们一起和图形宝宝跳舞吧!(听音乐,师幼跳舞)

三、做饼工师

1、师: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饿了,你们想吃东西吗?我们一起来做饼子吧。介绍规则: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工就要到圆形加工厂,方形宝宝喜欢吃方形饼干就应到方形饼干加工厂,那三角形宝宝呢?(引导幼儿说出)。

2、幼儿用彩泥进行制用,师随机指导。(师帮助又困难的幼儿)

3、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做了这么多的饼干,我们把这些饼干放回它们自己的盒子里吧!(幼儿随音乐将饼干放回相应的盒子里)四、延伸活动我们和图形宝宝去找小白兔一起来分享这些饼干好吗?(师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执教者:迂苗苗20xx年3月《和图形宝宝做游戏》教学活动反思新《纲要》明确阐述了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整个活动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小兔送来的图形宝宝吸引了幼儿;其次,和图形宝宝跳舞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做饼干师"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反思:

科学活动必须是孩子通过科学知识的摄取,将所学的知识与操作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再次操作得出的结论,因此,我觉得引导发现法是幼儿科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目标在于养成幼儿积极探索、积极思考的习惯,并使之学得主动、积极。在教学过程中,使幼儿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伴有猜想、思考、期待,促使他们去寻找理由、证据。在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通过点数正确说出20以内物体的数量。

2、在抢椅子游戏中,感知椅子数量的递增递减模式。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小凳子40张。

经验准备:幼儿会熟练的玩抢椅子游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排放椅子。

1、请幼儿来想办法把一旁的小凳子排成圆形。

师:今天我们来玩抢椅子游戏。中间有很多椅子,谁来数一数有多少椅子呢?怎么样才能数的清楚?我请一个小朋友再邀请几个好朋友来排椅子。

2、点数椅子数量,制定简单规则。

数一数我们排了多少把椅子呢?怎么才能数清楚?谁来数一数?

在抢椅子游戏中应该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

抢椅子的规则是什么?

二、进行游戏,体验递减:

1、老师幼儿一起玩游戏,体验凳子和人数的递增递减。

问题:

现在的椅子数量是多少?人数是多少?

这次如果再来一次,旁边应该有几张椅子?应该还剩下几张椅子?

这次如果再来一次,旁边有几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小结:也就是中间的人会越来越少,旁边的人会越来越多。中间的椅子会越来越少,旁边的椅子会越来越多。

三、一轮游戏后,就“淘汰”规则进行商讨和调整:

1、被淘汰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心情?

2、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淘汰人,又能不打破“椅子的数量必须一点一点减少”的规则?

四、结束。

今天的抢椅子游戏就玩到这里,下次可以把游戏的规则放到你们自己的游戏中去,好不好?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点数正确数出20以内的数量,同时感知数量的递增递减模式。

在活动中,我能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为什么一开始椅子数不清楚,因为太乱了,让幼儿切实感受到要排列整齐了,才便于点数。在邀请幼儿排列椅子时也不经意的加入需要幼儿进行思考的环节“把你算在里面,一共5个人。”每一轮游戏之后我都及时进行提炼,进行点数。并且让幼儿一步步的感受旁边人数和椅子的递增,中间人数和椅子的递减。

不过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有的问题提的该不够准确,比如问孩子们“抢椅子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孩子们都回答“不能抢,不能推别人”等,而没有讲到“要一个人坐一张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人淘汰。”如果这个问题换成“抢椅子游戏应该怎么玩?”也许幼儿的回答就会是玩法了。在活动中我的点数次数过多,并且都是一起点数,有点乱,也会引起孩子的躁动,可以适当减少点数的次数,只需让孩子感知到椅子和人数的递增递减即可,不需要每一次都数一遍了。在活动中虽然我意识到要让孩子多说,但是有的时候给孩子的机会还是不够多,自己说的比较多,并且没有让幼儿生生互动,在后面重新商量规则的环节,可以让幼儿进行生生互动,这样会更好的得出结论。

2、大班游戏活动教案:抢椅子游戏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发现小朋友之间不会主动的去关心帮助别人,自私心理较严重,于是我就萌发了一个念想,组织一次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能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学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会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2、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自己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自己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为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动感歌曲。

2、椅子若干把。

3、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让幼儿每人站在一个凳子面前,围成一个大圆圈。(附:人数比凳子多两个)

二、基本环节

幼儿听老师讲述游戏规则,再进行游戏。步骤如下:1、音乐响起后,小朋友们围绕边唱边跳,音乐一停,小朋友们马上去抢椅子,抢不到的小朋友就会被淘汰出局。2、每轮出局两位小朋友之后,则凳子就会被再撤掉两把。游戏继续进行。3、进行若干轮之后,被淘汰的小朋友肯定心情不好,玩的不开心,老师这时要照顾每个孩子的感受,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玩的开心,于是,就想一个办法,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这个游戏,在凳子不够的情况下还得让每个小朋友都能有地方做。(附:不能做到地板上)后来在老师的激发下,没有抢到凳子的小朋友和已经抢到凳子的小朋友两个人结伴而坐,还有的小朋友坐在了其他小朋友的腿上。结果,所以小朋友都有地方坐了,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这时候老师的目的达到了。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述此次游戏的真正目的,让孩子明白通过这个游戏要让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团结合作,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变得那么自私自利。最后,再让幼儿说一说做此项游戏时的心情,体验互相帮助的快乐,伴随音乐声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抢椅子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孩子们自己在游戏中体验到团结互助的乐趣。也让孩子在游戏中明白主动的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总体效果较好。

一节游戏课看似简单,但要上出质量上出效果,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备课和有效的组织。因此,任何活动课只要用心去组织,精心备课,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插卡板一块;硬纸皮做的红、蓝花各六朵;1―8数字一套;大骰子一个;场地布置:红、绿两个大圆圈;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红蓝胶花各六个,小骰子一个共五套;1―8的纸牌五套。

活动过程:

1、数数游戏:1―30。

2、游戏:滚骰子

两个幼儿为一组,每个幼儿六朵胶花。游戏开始,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取出相应数量的胶花,比一比谁多?谁少?

3、游戏:翻纸牌

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8的纸牌反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翻一张纸牌,比一比谁多?谁少?

4、游戏:占圈

每次请8―10名幼儿游戏。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绕着地上的两个圆圈走,音乐一停,马上站到圈里(引导幼儿分别站到两个圈里),比一比哪个圆圈的幼儿多?哪个圆圈的幼儿少?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等待和轮流。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联欢会。

2.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比比谁的反应快:出示两组物体不一样多的图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一样多,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不一样多,就用手抱住膝盖。

二、感知5以内的数量。

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联欢会,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出示红气球5个、绿气球4个)

提问:

1.红气球和绿气球,谁多、谁少?”

2.你是怎么知道红气球多、绿气球少的?”(看的、数的……)

师:“到底谁多谁少呢?我们给它们排队比一比。”

(两种颜色的气球一一对应摆放,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点数验证谁多谁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师:“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5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4黄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

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

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3.5个红灯笼去掉1个是几个?4个红灯笼和4个黄灯笼谁多谁少?(一样多)

四、操作活动。

师:“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引导幼儿轮流操作摆放。)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7

核心经验:数数

设计意图:我是一个小班的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发现有些幼儿在数数的时候会发生漏数和重复数的现象,这让我觉得数数这个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其实对于3~4岁的幼儿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不是孩子会数1、2、3、4、5,他(她)就真正会数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这一方面,对3~4岁幼儿的发展指标明确指出:要求3~4岁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可见,手口一致点数是说出总数的基础,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最近,我班正在开展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结合这一主题,我设计了数学游戏活动:春天来了。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

2、启发幼儿能用较确当的数学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实物数量及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教室里用各种道具布置关于“春天来了”的环境。(教室的上面挂着2朵白云,1个太阳;草地上摆放着2棵盛开桃花的桃树,有4朵美丽的黄花露出美丽的笑脸,有3只小鸡在草地上玩;池塘边有3棵长出叶子的柳树,池塘里有5只小鸭、2条鱼和4只小蝌蚪在游水。)

2、每个幼儿1套实物图片和1~5的点卡,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歌表演《春天》,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练习点数看到的实物。

(1)老师:小朋友,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多变化,花开了,草绿了,许多小动物也出来游玩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呀?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游戏情境。

(2)小朋友,我们的头顶上有几个太阳?有几朵白云呢?(老师启发幼儿用较确当的数学语言告诉老师和小伙伴,头顶上有1个太阳,有2朵白云。)

(3)草地上有几棵桃树?有几朵花?有几只小鸡在草地上玩呢?(老师启发幼儿用较确当的数学语言告诉老师和小伙伴,草地上有2棵盛开桃花的桃树,有4朵美丽的黄花,有3只小鸡在草地上玩。)

(4)池塘边有几颗柳树?池塘里有几只小鸭?有几条鱼?又有几只小蝌蚪在游水呢?(老师启发幼儿用较确当的'数学语言告诉老师和小伙伴,池塘边有3颗柳树。池塘里有5只小鸭,有2条鱼,有4只小蝌蚪在游水。)

3、幼儿操作。将刚才看到的具体实物数量与点卡匹配。

(1)每个幼儿一套关于“春天来了”挂图里的各种实物的卡片和1~5的点卡,幼儿根据各种实物卡片上的数量拿相应的点卡,要求幼儿一边操作一边说:“1个太阳,我拿1个点的点卡;4只小蝌蚪我拿4个点的点卡等。”

(2)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巡视,适时的帮助一些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

(3)幼儿之间互相检查,如果正确就在自己的操作卡片旁边放一朵红花作为奖励。

(4)教师对刚才幼儿操作情况进行小结。

4、幼儿和老师一起歌表演《春天》,结束这次数学游戏活动。

活动延伸:数数还可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如带幼儿散步时,可以请幼儿数数幼儿园内有几棵树,花坛里盛开了几朵花,走廊有几个柱子等等。还可以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请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数数玩具篓里有红色的积木,又有几个黄色的积木等。在家里,还可以让家长多给你幼儿提供数数的机会,如吃饭时,数数家里有几个人?应该拿几个碗?拿几双筷子等等。教师要给幼儿构建多元化平台,给幼儿练习数数的机会,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数数活动,促进幼儿数数能力的发展。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篇8

活动目标:感知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5以内实物卡片、点子卡片。

操作方法:

1、引导幼儿探索接龙的规律,把相同数量的物体接在一起,可从前接也可从后接。

2、幼儿边操作边说谁和谁一样多。

3、依次类推,直到卡片接完。

活动反思:

这个数学活动具有游戏性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游戏过程也很简单,孩子操作方便;同时礼物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情绪高涨,动手动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设计时,我还注意到了问题的'分配方式,照顾到每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回答到问题,以调动其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满足孩子展现自我的需要。

《分餐数学游戏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