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教案6篇
通过教案的制定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优秀的教案是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的,下面是400字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的成长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的成长教案篇1
活动由来:
在“三八”节活动中有了解到妈妈养育了我们,孩子们提出:妈妈为什么会生宝宝?”
1、了解宝宝在母体内的生长过程。
2、体验母亲的辛苦。
3、知道自己的生长需要合理营养和锻炼。孩子的:
1、爸爸为什么不会怀宝宝?
2、妈妈怎样生宝宝的?3、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吃什么?
4、为什么生出来要量身长、头围、体重?
5、我在妈妈肚子里睡觉吗?
教师的: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吃什麽?布置宝宝的生长过程图书区提供有关内容的图书及图片1、请家长讲一讲,孩子在母体内的情况。
2、请家长帮助找书、碟。
3、带领孩子参观自然博物馆。电脑软件
活动网络图
主要活动:
1、会长大的房子
2、我的营养
3、测量
活动一:会长大的孩子
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为什么会生宝宝。
2、了解在妈妈的腹内宝宝的生长过程,感受妈妈的辛苦。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
1、有关妈妈生理知识。
2、光盘。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了解为什么爸爸不会怀小孩。
2、了解孩子在母亲肚子里的情况。1、故事《会长大的房子》(故事告诉幼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随着小孩子长大的子宫),爸爸肚子里没有这个大房子。
1、请幼儿看碟。(了解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是什麽样的)。由一个月至十个月的不同生长情况。
幼儿看后,幼儿非常兴奋,并提出问题“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什麽?”“宝宝睡觉吗?”
3、绘画出母亲怀自己的样子(体会妈妈怀自己时的辛苦)。从孩子们的言语中看出,孩子对自己的来历过程是最感兴趣的,他们非常想知道大人日常躲避的问题,“我是怎麽生出来的?”等等,我想应该把一些在他们能理解的真实知识告诉他们,这样既满足了好奇心又了解了自己。
活动二:我的营养
活动目标:
1、了解“宝宝在母亲肚子里所需营养”同时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2、引导幼儿合理饮食。
活动准备:书、光盘。
活动形式:集体。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了解宝宝吃什么?怎样吃?宝宝在母亲体内是否睡觉?
2、提问:离开母体后宝宝的营养谁供给?一、听、看讲解:胎儿所需要的营养。
1、大家一起看光盘。
(1)、妈妈吃有营养的东西都让我吃了。
(2)、我在妈妈肚子里吃好多有营养的东西。
2、宝宝在母体腹内长脐带的样子,了解脐带的作用。
3、听老师读书,了解宝贝在母亲腹内运动、睡觉。
二、引导幼儿讨论:
1、在妈妈腹内是谁供给宝宝营养。
2、现在小朋友长大了是否需要营养,怎么办?幼儿表现:幼儿能从光盘中了解到宝宝在妈妈腹中需要多种营养,妈妈要给多种食品才能供给宝宝营养,现在长大了离开了母亲应多吃有营养的食品。
分析:幼儿能根据宝宝在妈妈腹内所需营养见到自己成长。
活动三:测量
活动目标:1、了解为什么要为刚出生宝宝量身长,体重。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测量。
活动形式:先集体再分组。
活动准备:书。
设计意图师幼互动教育反思
1、解答幼儿问题。
2、学习用多种方法测量。1、请幼儿讨论:为什么要为刚出生宝宝测量。
2、老师与幼儿互动,解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测量是为检查刚出生幼儿是否发育正常)。
3、分组:
(1)、请幼儿讨论:怎样知道自己长高了。
(2)、老师没有尺子怎么办?请小朋友想一想还可以用什麽方法测量。
(3)、请幼儿按自己想的方法去测量身高。
(4)、老师指导幼儿测量方法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幼儿的'活动兴趣很高,想出了许多代替尺子的测量工具,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很多幼儿能两、三个合作进行。
思维接力棒:哪些小动物生下来和自己的妈妈长的一样,那些不一样?它们生宝宝的方式叫什么?
我的成长教案篇2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知道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
2、明确法律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
3、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并学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1)为什么要对青少年给予特殊保护
(2)家庭保护的具体规定,明确家庭的责任和未成年人的权利。
2、学习难点:四种保护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三、学法指导
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凡未年满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党和国家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和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家庭保护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学校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5、社会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6、司法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五、课堂合作研讨部分:
1、家长成天打牌,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以哪部法律为依据?
2、家长对我们的抚养、教育、呵护,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
3、学校保护我们健康成长,我们应如何对待老师和同学?
4、列举出社会上还存在那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三例),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5、列举司法保护的具体规定体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例子,并说明其原因。
我的成长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能用生活中的一个事例表现爱;
2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3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能在写作的同时从生活细微小事中感受到爱的存在,从而有一种感恩的情结,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
能写出事例中体现爱的细节,丰富文章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一首歌曲,大家想一起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二、写好细节要注意:
1.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2、师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母亲是怎样帮助我们的?(学习中、生活中)
3、师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除了母亲还有哪些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帮助过我们?是怎样帮助的?
4、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同学互评互补。
5、派代表说,别组同学补充。
三、师讲解怎样来选择写好这篇作文的材料
1、选择深受感动的事来写,
2、选择有积极意的事
3、内容要新
四、师讲解怎样才能写好作文的细节
1、 要真实、具体
2、抓典型细节写
五、出示范文
1、师读范文
2、生找出范文的优缺点
3、生说出应如何改正缺点
六、当堂写作
细读作文要求,选择一件能表现爱的具体事例,当堂写作。
我的成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寻找长大的变化,让幼儿感受自己不断在长大和变化。
2、感受长大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
1、视频《我的变化》;
2、操作材料包:p17页;
3、请幼儿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小时候使用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成长的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我的变化】。
提问:画面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小朋友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
2、幼儿通过视频了解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结: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要有很多变化,一开始还不会走路,后来我们会爬,可以玩玩具,再后来我们能走路,长得又高又大,能上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玩了。这样,我们一天天的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长大。
二、说一说:我的成长。
1、身体的长大。
过渡:最近我们收集了一些自己长大的资料,老师请你们找找看看与小时候相比你发生了哪些变化,把你找到的这些长大的秘密和我们一起来分享。
关键提问:说说你找到的长大的秘密好吗?
(1)脚变大了。
(2)身体变高了。
(3)开始换牙了。
小结:你看,长大多好呀,长高了,手臂变长了,身体变阔了,脚变大了,开始换牙了,人越长越漂亮了。
2、内在的变化成长。
(1)提问: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请你说一说,你和这件宝贝之间的故事。(幼儿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或物品来说)
小结:原来,不仅是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一些习惯和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我们学会了很多事,学会了独立吃饭、穿衣。所以,小时候有的东西,我们不再需要,因为,我们长大了。
(2)提问:你做过哪些关心别人的事呢?
小结:你们真的长大了,从你们话中,从你们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你们的成长。
有的学会了坚强,有的学会了谦让、有的学会了合作。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变化。
三、做一做:我在长大
1、看看右边照片中的小宝宝在做些什么?
2、想一想怎么给这些照片排队?
3、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4、相互介绍自己的记录:发现一些顺序上的不同。(比如有的幼儿先会说话,有的幼儿先会走路等)
总结:我们有自己的长大过程,有的先学会了走路,有的先学会了说话,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我的成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自己在逐渐长大的愉悦和自豪,感恩长辈。
2、用比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成长变化,表达自己的感受。
3、比较发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活动准备:
1、两名幼儿成长照片一组。
2、幼儿生活、学习的成长历程ppt。
3、音乐《火车开了》。
活动过程:
一、分享成长的快乐
1、猜照片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猜照片”,请你们猜一猜照片上的小宝宝是你们中的谁?
2、教师把幼儿1岁、2岁、现在的照片呈现出来,请幼儿猜一猜。
二、回忆成长历程
1、出示ppt,共同观察回忆成长的过程
师: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的?现在长大的你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2、抚养你们长大的过程中是谁照顾你们,谁最辛苦?
小结:对了,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都付出了许多艰辛劳动,我们要关心、体贴他们。
三、发现成长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看身高、体重数据测量表,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动作、自理能力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3、引导幼儿观看ppt,并说说从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自己现在与过去的不同。
4、师幼共同归纳总结成长的变化
四、表现成长的喜悦
1、游戏:火车开了,展示现在能干的我。
2、教师小结并引出讨论话题:你喜欢自己这些变化吗?你还会变吗?你希望自己将来变成什么样子?
我的成长教案篇6
一.主题来源:
刚开学,我带孩子们在园中散步,当孩子们发现桔子树上结满了一只只绿油油的桔子时,兴奋极了,争着围到桔子树旁看着、说着、笑着,有的忍不住伸出小手抚摸着……桔子宝宝深深吸引了他们。当老师看到孩子们热情的表现时,不禁想起陈鹤琴先生的话:“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于是,在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们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自然环境,开展了主题活动:“我伴桔子宝宝成长”。
二.预设主题活动目的:
通过亲近、观察、关心桔子宝宝的成长,在看看、说说、唱唱、做做等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爱”的情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教师预设活动及幼儿生成活动:
1、★桔子树妈妈好:我班幼儿认领一棵桔树做观察的对象。
目标:仔细观察,了解桔子的颜色、大小等的变化。
2、★我的桔子宝宝:每个幼儿与一个桔子做朋友。
目标:幼儿愿意和桔子宝宝做朋友,并时常关心它。
3、★和桔子宝宝说悄悄话。
目标:学说普通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4、送礼物:将幼儿的小照片及说的悄悄话做成标签送给桔子宝宝。
目标:熟悉并喜爱自己的桔子宝宝朋友,
5、★爸爸妈妈快来看。
目标:邀请父母参与到活动中,并和孩子一起关注桔子宝宝的成长,进一步激起孩子的兴趣。
6、做桔子宝宝成长记录:
目标:幼儿在与老师的合作下,将桔子宝宝的成长情况及其变化布置成墙面。
7、美术活动:我眼中的桔子宝宝。
目标:幼儿愿意用印染、棉签、印章等方法表现自己眼中的桔子宝宝。
8、★桔子宝宝快长大。
目标:了解一些桔子宝宝喜欢吃的营养品,并动手为桔子宝宝施肥,浇水,激起对桔子宝宝的关爱之情。
9、音乐活动:桔子宝宝。
目标: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愿意用歌声,动作表达自己对桔子宝宝的喜爱。
10、丰收。
目标:大家一起动手采摘成熟的桔子,体验丰收的喜悦。
11、★带桔子宝宝回家作客。
目标:愉快地与桔子宝宝一起做游戏,并和父母一起动手为桔子宝宝装扮。
12、桔子宝宝味道好。
目标:帮食堂的叔叔阿姨剥桔子,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水果羹,体验成功的快乐。
13、分享交流。
目标:
a、意与同伴、老师一起分享交流带桔子宝宝回家作客的快乐、趣事等。
b、愿意将自己采摘下来的成熟的桔子宝宝带给托班的弟弟妹妹,中、大班的哥哥姐姐及其他老师品尝,与他们一起分享,培养友爱情感。
四、日常活动:
结合午间散步,户外活动时间,途经时穿插进行。
1.向桔子宝宝问好。
2.桔子宝宝的变化。
桔子宝宝洗澡了(观察下雨前和下雨后桔子宝宝的变化)。
桔子宝宝长大了。
3、观察桔子宝宝的颜色变化。
备注:其中★号为幼儿生成的活动。
分析: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就要随时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捕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和物,敏锐地抓住幼儿生活中可以挖掘的教育价值,不注意寻觅事物中蕴含的兴趣点,设计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接纳幼儿独特的想法,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建构师生互动课程的新内容,促进幼儿心智得到全面开发和发展,让选择、探索、尝试、创新成为师生互动课程的最佳途径。
